<p>茅台镇地处赤水河畔,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在郁郁葱葱的河滨地带。茅台镇历来是黔北名镇,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写照。茅台镇是中国酱酒圣地,域内白酒业兴盛,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茅台四渡赤水。茅台镇集古盐文化、长征文化和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p> <p>在这里,也就是茅台镇真正的入口处,已经可以闻到酒香。不知道这里测酒指标是不是要高一些。</p> <p>茅台镇的中心就是在赤水河畔的1915广场。</p> <p>从广场向上一路阶梯,神秘茅台四个大字坐落在阶梯上,宽阔的阶梯引领游客走向茅台酒厂,走向国酒文化城。阶梯旁有不少景观小品,都是以酒为主题。</p> <p>阶梯终处就是杨柳湾的入口牌坊。这里是一处浓缩了茅台镇酒文化体验的业态群。在这里,大家可以与酒亲密接触,尽情品酒,知晓更多与酱香白酒相关的知识。</p> <p>从过去到现在,杨柳湾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茅台人的光荣与自豪,还有茅台人用一生的岁月去诠释的酒文化。长久以来,这里的人们重阳下沙,端午踩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茅台,是“一个镇与一瓶酒”的叠加,是杨柳湾日日夜夜,始终守护的梦想和传奇。</p> <p>台圣寺,在杨柳湾街尽头,临近国酒文化城。建于明嘉靖年,原为禹王宫,祈求风调雨顺。有茅台圣地之意。寺外酒旗林立,商贾往来,寺内香烟萦绕,磬声遥远。</p> <p>居然文化城不开放,说是还是疫情影响,无语!</p> <p>右转有条古道,很有意境。结果是杨柳湾老街</p> <p>最接近茅台酒真实的是杨柳湾老街,虽然那时的人去物非,但岁月留痕,一代代造酒的,卖酒的,喝酒的,曾在这条街上演绎了多少醉人的故事。他们的后生们还在,这些后生们正在把父辈们积攒下来的酒神气质传承。</p> <p>逛到这里,居然就是厂区,是可以参观的,太妙了!</p> <p>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p> <p>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是以“茅酒之源”为代表的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茅台工业遗产群内,国家级文物项目数量之多、体量之大居全国酒行业之首,包括现存的清同治元年(1862)、光绪五年(1879)、民国十八年(1929)先后建成的“成义”酒坊、“荣和”酒坊、和“恒兴”酒坊旧址。</p> <p>茅台酒的源头在哪里呢,现在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起于秦汉,据考证,最早的茅台酒是仁怀濮人所制,成为曲酱,到了宋朝,茅台酒就因其酒质甘美成为朝廷贡品,到了清朝的嘉庆道光年间,茅台镇上生产茅台酒的酿酒作坊已经不下20家。1840年茅台地区的白酒产量已达170余吨,创下中国酿酒史上首屈一指的生产规模,仁怀的酿酒业已是全省第一,村村有作坊,户户闻酒香。</p> <p>一湾赤水河,两岸醉生活。</p> <p>彩虹桥,青山绿水间,一桥飞架东西,诠释着茅台镇的厚重历史与微醺生活。</p> <p>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是中国红色旅游、红色文化、长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茅台渡口纪念碑、红军铁索桥、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等景点组成。</p> <p>进入园区正门处有一精美的红旗状浮雕,浮雕以红色色调为主,再现了“鲁班场战役”、“青杠坡战役”、“三渡赤水战役”等画面。从浮雕旁沿台阶向上可以到纪念塔。</p> <p>向上主台阶启始处两边设有两口和平警世钟,时刻提醒来这里参观的人们,今天的盛世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流血牺牲打出来的,要永远记住他们的功绩,永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p> <p>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矗立在贵州省仁怀市赤水河西岸茅台渡口朱砂堡顶。纪念塔1995年5月动工,1996年1月建成 。由江泽民同志题写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九个铜板鎏金立体大字,镶嵌于塔座之上,熠熠生辉。整座纪念塔雄伟壮观,内涵丰富,寓意深远。</p> <p>塔总体高25米,寓意着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塔身由四根巨大的浪形柱依次错位重叠构成。浪形柱上部悬嵌着不锈钢球,恰似腾空的浪花。塔座为木船造型,寓意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乘风破浪前进。整个塔体用红色花岗岩板材贴面,通体赭红。</p> <p>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位于茅台渡口纪念碑上方,馆内主要是用文字、图片、雕塑对红军四渡赤水战役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评述。生动再现了80年多前红军四渡赤水波澜壮阔的历史,重温茅台酒镇与中国革命历史红色情缘,展示中国工农红军在血与火中建立的不朽功勋。</p> <p>在陈列馆旁边的观景台上可以展望茅台镇全貌。</p> <p>茅台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第三渡,为纪念长征胜利,弘扬长征精神,传递长征文化,1980年3月,仁怀人民在位于茅台镇朱砂堡下面的赤水河畔兴建茅台渡口纪念碑。</p> <p>红星桥</p> <p>从茅台1915广场去茅台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必须通过铁索桥,高高的桥墩基座旁是一座红军战士渡河群雕,雕塑上的人物个个都那幺英姿飒爽。</p> <p>茅台天酿景区位于中国酒都、国家4A级景区茅台古镇,与茅台酒厂一河之隔的西山公园山顶。作为4A级景区中的一景,茅台天酿景区集剧场演艺、灯光索道和观景平台于一身。作为古镇旅游中的重头戏,来茅台旅游,不可不来茅台天酿景区。</p> <p>从天酿景区观景台探望茅台镇夜景</p> <p>中国酒文化城,这里是正门,也是不对外开放。但是看到有团队进入,一堆人在门口扫健康码,时不可失,赶快列入扫码人群,这样顺利进入。</p><p><br></p> <p>中国酒文化城,是茅台集团于1993年至1997年投资修建的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酒文化博览馆。1998年被中国文联确定为“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基地”,1999年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证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14年被评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p> <p>中国酒文化城是集雕塑、书画、藏匾、碑刻、文物、实物酒品于一体的酒类博览馆。设有中国酒源馆、中国酒技馆、中国酒韵馆、中国酒俗馆、中国酒器馆、茅台馆、茅台·名酒世界馆、规划展示馆等八个展馆,系统介绍了中国酒的起源、酿造技术、酒俗酒韵、茅台酒的发展历程及独特工艺,中国各地名酒品牌及历史、世界蒸馏酒文化、葡萄酒文化等。</p> <p>中国酒源馆展厅分别介绍了中国酿酒起源的传说、出土古酒、酿酒流程、中国酒礼、酒政等内容。</p> <p>中国酒韵馆为宋代建筑风格。馆内酒诗词、匾联琳琅满目,全馆主展品为一幅50米的“酒韵”故事艺术长卷。画卷中历代不同时期的酒韵故事,展示了酒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的韵味和人文情调。</p> <p>中国酒技馆为唐代风格建筑,主要展示了中国酿酒技艺的发展沿革。</p> <p>中国酒器馆展示了各时期酒器的制作技艺和发展历程,陈列了中国历史上具有典型代表的陶制酒器、青铜酒器、漆器、瓷质酒器、金银酒器、玉质酒器等。</p> <p>中国酒俗馆以两座并列的蒙古包建筑构成,馆内主要介绍了酒令的起源、形式及多姿多彩的民族酒俗。</p> <p>茅台馆,通过影屏再现、微雕场景、文献资料及实物展陈等形式,展现了茅台酒悠久的历史文化。</p> <p>茅台馆内有一整面墙各种定制版本的茅台收藏品。</p> <p>茅台镇是有魅力的,在这里你不自觉的闻着香酒,品着盐的故事,看着红色历史……</p><p>茅台,茅草祭台,因之得名;茅台,中华国酒,因之闻名。现有酱香酒企业300余家,酱香酒产品2000余种,真正的中国第一酒镇。</p><p>明清时期川盐入黔,茅台镇大贾云集,会所遍地,一举成为川黔名镇。盐来酒往,盐酒联姻,茅台酒顺流而下,进入中原,走向世界。</p><p>红军四渡赤水在茅台镇第三渡,铭刻了毛泽东的“得意之笔”;红军用茅台酒解乏疗伤,军民鱼水,再出奇兵!从此,茅台与红色结下不解之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