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10.4号,马武寨-抱犊村 徙步12KM下降500米</b></h3> 早上鸡汤、小米粥、馒头加素菜、特意叫老板加了煎鸡蛋。居然还有鸡汤,而且还有很多,是昨天剩下的。<br> 8点左右在老宋家小楼前,老板娘给我们合影后,我们又出发了。 老宋家门前合影 出发 马武寨—抱犊村,一直是沿着山沟走。这条山沟有人叫马武沟,也有人叫抱犊沟。当地人则分段叫。马武寨出来后分别叫马蹄河、老黄、洗脚篓、七仙潭、抱犊沟。<br> 出村委会,过小学,沿小路向南走出村,下马蹄河,一路顺着小溪流而下。一直是沿着山沟走。 50人广州队正好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我们后面带着小狗的是郑州的朋友,他们7、8个人到了抱犊村后还要往回赶,他们的车停在了马武寨。<br> 路很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行,看到郑州的朋友猴急的赶时间给我们造成不小的压力,我们只能在一稍宽处给他们让行。<br> 马蹄河沟里怪石嶙峋,巨石密布,所谓的路也是在石头上翻上爬下。有的落差足有3、5米,只能寻着落脚点屁股朝外一步一挪一个一个的下。 等待 下行 果不然50人团队就堵在了我们的前面。他们在下的过程中,我们只好原地休息。等他们下完20分钟差不多过去了。<br> 马蹄河沿山沟一路是下坡,这条沟壑走起来忽尔谷底,忽尔崖壁,沟底的尽头就是一个悬崖,也就是瀑布口,落差几十米。远朓的景色十分的壮观,瀑布口的几块巨石也正好适合打卡留影。 瀑布口 瀑布侧小道 过瀑布口的路就在左边,悬岩凿出了一条便道,走过的时候胆战心惊。<br> 过瀑布口后还要下一陡坡,才能再次下到沟底。碰到了一队上行的驴友,天津队的,十多号人,爬得气喘吁吁的,问到马武寨的距离,答曰,还有一个半小时左右。<br><br> 下陡坡前合影 沟底往前走的路越走越危险,右边是凹凸不平的绝壁,左边是几十米深的悬崖,路在右边绝壁旁,非常窄,还有树根、乱石挡道,过的时候,只能面向绝壁一侧,手扶乱石,侧身挪动。<br> 橘子过的时候恐高症发作了,吓得哭了起来。我也赶忙放下背包过来安慰帮忙,拉着她的手小心通过。<br> 这一段路当地人叫“老黄”,什么意思搞不清,可能容易走错或出事的意思。 险路 路险 才过了“老黄”前面就是一线天,这个峡谷宽处50米有余,窄处10米左右,山高谷深。一线天这一段,最狭窄处,仰望是青天一线。因为最窄,自然雨季水流最激,看那完全由水流的力量深蚀冲刷出来的谷底,——形如缸潭,一潭一潭的依次陡错折转倾下排列,可以想象飞流急湍的巨大的轰鸣。不过那是在雨季,现在是雨歇水枯,潭里少水。有一个较大的潭,直径约7、8米,一泓青绿,深度难测。如要通过,只能切着一个个圆滑的潭边角慢慢的爬过去,稍不小心,就掉到潭里了。不会水的,自然有性命之忧,会水的,四面光滑,也很难爬出来。当地人把这个潭,称为”洗脚篓”。指这段路难走危险,雨季走肯定要湿鞋,据说有时需要泅渡,曾摔死过一个女驴友。现在虽然打了铁索,仍是危险的路,需要一步一挪小心踩稳了才能安全的通过。 深潭 小心下一线天 一线天 ”洗脚篓” 大家正慢慢下行的关键时候遇上了烦心事,一队上行的驴友几个人,是上海的还是江浙的记不清楚了仗着年青,硬往上闯,和我们下行的挤做一起,相当危险,明哥见此情景也大声喝止,训斥他们不懂驴行规矩,应让我们先下,他们再上。他们没听懂又或许充耳不闻仍然我行我素向上爬升和我们挤做一起。还好最后大家都相安无事。<br> 过了一线天,下到谷底,前面开阔点的地方又挤满了人。原来是50人团队在休息吃午餐。我们决定绕开他们,不和他们挤做一堆,到前面去休息。 50人团队 沿着左边岩壁上了又下,上上下下这一路马武沟、一线天走来,一会是断崖,一会儿沟壑,悬崖两壁老藤盘曲,枯木倒挂,荆棘密蔽,石缝水浸,磊石危倾,苔藓密布。常年风雨的侵蚀,流钙层积,形成了各种浮雕,有的如一本天书,有的似人形类猴样,有的如虎踞豹跃,恣形肆意,不能尽述。<br> 一线天过后不久山间沟壑视眼开阔处,峡谷底部有很大一片石滩,上面有一条支流。这就是七仙潭。我们决定这里午餐、休息。<br> 石滩上已摆有十几个背包,有两个人在留守,其中一个是地陪小许,一个二十多岁的帅小伙。他是当地抱犊村人,进去的是苏州的,来了十几号人。<br>我们也放下背包、午餐休整。50人团队也陆路续续走了进来,然后又蜂涌着冲入了七仙潭,留下了领队在看包。 见此情景我们也讨论着还是要进七仙潭去看一看稀奇,喊小许在进潭之前给我们照了合影,背包也托给小许照看。 七仙潭峡口合影 从七仙潭进去,据说能看到三个潭,也有说四个,走到头,大约半个多小时。再进去,还有三、四个潭,要游水、攀岩,才能进去,非常困难。<div> 才走到峡口不远就要翻过一层层河床,呈阶梯状,每一层都有1.5到2米来高,光滑手几无攀处,需要同伴的协助才能爬上一层,峡谷背阴,风从里面吹出来相当阴冷,失温很快。翻过一两层后,大伙都失去了兴趣,决定返回。留下了小遗憾。</div> 峡口 青龙潭 地陪小许 从七仙潭出来,沿着沟的左岸,一直往前走了十多分钟,看到小许带的人马在干河沟里穿行。他也大声招呼我们说前面危险。原来这条路旁边有马蜂窝,前不久,有路过驴友就着了道儿,被蛰晕了,招呼我们下到河沟绕过这一段。 小心驶得万年船,我可不想被蜂子蛰了,落下话柄被王叔叔编成故事来“传颂”,带着橘子、兰云、朵朵、王京下了河道绕行。<div> 明哥、山海关、二妹姐不信邪还是顺着小路直往前冲去。<br> 幸好没有事情发生。</div> 从河道上来后不久经过了一个废弃的大磨盘,路两旁也有了庄稼地,梨树、柿子树、核桃树、山楂树分布在路旁,结满了硕果。看到了人家,看到了正在杀羊的老乡,我们知道抱犊村到了。 杀羊 <b>抱犊村,位于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只有六、七户人家,至今仍是晋城市唯一一个未通公路的行政村庄。抱犊村周边林木苍翠,山环水绕,风景奇秀。抱犊村三面环山,依水为邻、依山而建、密集而居。现在,村里人的运输问题基本解决。村里花了3万多元,已经在悬崖上装了个卷扬机,焊了个铁笼子,高程800米,每次可吊运货物800斤。要买东西,从河南雇三轮车拉进山沟,再从悬崖下吊上来即可。近几年,抱犊村的“不通”和“悬崖飞瀑”成为无数国内驴友、户外运动爱好者、普通旅游者、学生露营训练组织者的行进目标,其“不通”和“难行”正成为一个时尚卖点,给村民带来意外的福利。</b> 抱犊村 橘子电话联系了订好的客栈“抱犊人家”就在小村的最后面,穿过小村,一路上都是驴友热闹的身影,看来整个村庄又是人满为患。<br> 我们的住宿是一座二层小楼的顶楼,三间屋都分配好了,门口一间是我和橘子住,中间一间安排兰云、朵朵、二妹姐,最里的两人间正好分配给明哥和山海关。 “抱犊人家” 住宿点 本来今天的行程是上午马武-抱犊村,下午游八里沟。等我们在抱犊村安顿下来已是下午2、3 点左右了,单独游玩八里沟也要6个小时左右,时间上肯定来不及了,大家商议后决定就在村周边逛一下。<br> 沿着村里小路下到干枯的河床往前走,回望抱犊村在群山环抱下显得渺小、祥和静谧,蓝天白云加上伟岸的群山,大伙争先恐后的留影打卡,临时摄影师山海关拍一张就感叹一句,”大片,看麻大片”,又不停的把刚拍的相片点出来,给模特儿观看,模特儿也不时点头表示附和。 群山环抱的抱犊村 村头打卡 再往前行不久,可以看到一片平滑的大石头,下面就是高达数百米的悬崖深渊,悬崖下面就是河南辉县地界,这就是村头的“老龙口”,抱犊村最重要的景观之地。抱犊沟在这里呈现断崖式下跌,形成了万丈深渊。雨水季节漫流的山水会在这里收缩水口,咆哮着冲出丹崖泻入河南,在悬崖的对面,可以看到瀑布高悬、似挂九天的壮阔景致。<br> 可惜现在是枯水期,看不到瀑布。<br> 眼前的美景再次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或在悬崖栏杆旁远朓下面的八里沟,或座在老龙口丹崖上拍照,或座或立,时躺时卧,忙前跑后到处打卡,不亦乐乎。 俯瞰八里沟 老龙口 老龙口 老龙口 尽兴过后,我们继续老龙口的右边悬崖上的土路向“八里沟”方向前行,从别人的功略得知,前面有下到八里沟的电梯和石梯(当地人称天梯)。<br> 走了四、五百米看到了抱犊村物资进入的工具“卷扬机”,立在悬崖边,落差800米,每次铁笼可吊运货物800斤。又成了我们打卡的网红点,咔嚓、咔嚓又一阵乱拍。 卷扬机 再前行了约30分钟,除了碰到一个放羊人和他的羊群外,也没看到电梯和天梯,大家只能打道回府。其实梯子处离老龙口有5公里,要到电梯处1个小时还是要花的。 晚餐兰云今天给我们安排了油炸小河鱼、炒蘑菇、番茄炒蛋、青椒炒肉、炒白菜、炒豆腐皮,外加一电饭保内胆盛的羊杂汤。6菜一汤,吃了装莽。 6菜一汤 坝子里的就餐,加上天黑降温,吃起肯定没得厅堂里热闹、热和。旁边桌武汉反穿队十多个男的,只有一两个女的,正大口劝酒、大口吃羊肉(提前预定、一羊多吃,烤、炖……我们的羊杂汤可能就是沾了他们的光), 显然气氛要比我们热列得多。但我们这边美女多,俗话说得好--秀色可餐也!来,大家举杯、喝起。<br> 餐后山海关提议走一走,我们觉得冷放弃了。明哥显然酒没尽兴,跟反穿队套近乎又喝起了。<br> 入夜的抱犊还没有平静下来,远处发电机的轰鸣声不知为哪家客栈提供着光明,反正不是我们,我们停电。<br> 楼下还可以听见郑州队年轻人有男有女正熟络着自我介绍的声音,好象明哥也在其中。认亲戚、认朋友明哥绝对行。<br> 自驾队,今天你们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