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 “ 旷世奇才”,百科《梦溪笔谈》

夏鸣

<p>宋迹追踪之五</p> <p>如果有一个人,其本职工作是搞政治的,然后对你说:军事,外交,天文,地理,数学,化学,医学。。。我全都懂。</p><p>你是不是会觉得很好笑?心里想这准是一个吹牛逼的,十有八九就是美国的"懂王"。</p> <p>你错了,在1000多年前,在中国的北宋时期,真的有那么一位全才人物,而且这个人还是我的老乡,出生在浙江杭州,他的名字叫沈括。</p> <p>沈括是北宋时期与王安石,苏东坡同一时代的人。他不仅参与了王安石变法,是个伟大的政治家。他还是个军事家,曾驻防西北,与西夏作战。而且他还是一位外交家,曾经出访辽国,力挫辽人的割地要求,取得外交上的胜利。</p><p>而让他流芳百世,被后人所景仰的却只是他晚年退休之后所写的《梦溪笔谈》,当时只是一本笔记。记下了北宋当时的一些发明和创造。在宋时即被广为流传,是当时的一本畅销书。</p><p>这是一部被后人百般推崇的科学巨著。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p> <p>沈括24岁为官,足迹遍布华夏各地。最高官至三司使,是一种差遣,负责总管财政,分管盐政,铁政(矿政),户部,度支等。(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发改委主任?)</p> <p>沈括故居梦溪园位于江苏镇江市区梦溪园巷,梦溪园原有面积约十亩左右,沈括在官场隐退后,闭门谢客,深居不出,身体抱恙,忍受悍妻。。。在这种状态下将毕生学识吐茧而成了科学巨著《梦溪笔谈》。</p> <p>宋朝初建时,园里有岸老堂、萧萧堂、壳轩、深斋、远亭、苍峡亭等建筑,还有一条溪水流经园内。</p> <p>现在的梦溪园是原梦溪园的一部分,由镇江市政府于1985年重修,占地2亩,计2幢建筑。前幢为清代修建的硬山顶平瓦房,坐东朝西,当中设正门入园,门上方嵌有茅以升题写的“梦溪园”大理石横额。</p> <p>沈括就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8年,逝后坟墓迁回了杭州。</p><p>英国人李约瑟将沈括誉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一位坐标式的人物”。</p> <p>前后幢房子抱柱上的对联是沈括一生的高度概括和评价:</p><p>“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川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纵横”。</p><p>“数卷奇文物志无心匀翠墨;一钧初月南航北驾为苍生”。</p> <p>“梦溪”两个石刻的大字,是沈括的手迹。</p><p>院里一角肃然坐着原主人沈括,青衣便髻,左手托着陨石,右手抚展书卷,默默地长考,永不停息地深思……</p> <p>后幢为清式厅房,坐北朝南,内有沈括全身坐像和文字图片、模型、实物,展现了沈括在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地质、医学等方面的科研成就。</p> <p>让眼睛稍歇会儿,还有,还有。。。</p> <p>如果你有仔细看,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佩服得合不拢嘴了?</p><p>宋朝不光是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以及经济财富的巅峰,在科学技术史上,宋朝也是个巅峰。</p> <p>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100多项重大发明里,有50多项都是中国人发明的。</p><p>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当中,“火药,活字印刷,指南针”都是在宋朝被发扬光大,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其中指南针和活字印刷在《梦溪笔谈》当中都有详细的记载。</p><p><br></p> <p>如果将来有类似诺贝尔奖这样的中国人设立的世界科学大奖的话,应该命名为“沈括奖”,以纪念咱们这位优秀的祖先,真正的旷世奇才。</p> <p>补遗:</p><p>有人问,沈括在写书时忍受悍妻是怎么回事儿?据史书记载,沈括中年后续弦了张氏,张氏性情泼辣,赶走了前妻所生的儿子,经常殴打沈括,甚至惊动了官府。老实人沈括活到65岁,张氏在头一年去世。</p> <p>  本文照片均为华为mate40 pro 手机所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