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深秋的圆明园

戈壁古柳

圆明园遗址公园是5A级景区。这里春季繁花似锦,夏季荷塘荡漾,秋季五彩斑斓,冬季松柏常青。是北京居民休闲歇息的好地方!<div>这里还有一段让国人刻骨铭心的耻辱记录!1860年10月18日凌晨,遵照额尔金和格兰特的命令,3500名英军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世界上最宏伟辉煌的皇家园林被英法侵略者疯狂掠夺后一把大火焚烧殆尽!这是中国人永远的痛!</div><div>勿忘国耻!</div><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资料: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48年),是康熙赐给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园林,用于打发空闲。<br data-filtered="filtered">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园林再遭劫难。在抗战时期,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最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圆明园也受到某些破坏。<br data-filtered="filtered">遭焚毁后的圆明园遗址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被保护起来,1956年北京市园林局开始采取植树保护措施,1976年圆明园遗址随成立专营机构。1988年6月29日,圆明园遗址向社会开放。<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今年已经4次到访圆明园了。前面3次都是从南门进入,以赏荷花为主。这次走了东门,主要是寻访“银杏大道”和“西洋楼”景区。<div>红色线是我的行走轨迹!</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步入东门后的景观</h3><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银杏大道直通“西洋楼”东门</h3> 直行是“西洋楼”景区东门,我选择了左拐进入“狮子林”景区。 这里有一片元宝枫树林。在晨曦温暖的阳光的照耀下,火红的叶子,分为妖娆! 沐浴着和熙的阳光,沿着湖边向南走,猛然看到湖边树立的黑天鹅雕像。这是一次偶然的邂逅!我3次来圆明园,都要寻找这尊雕像,均无收获!没想到今天“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也是北京公园里唯一的一座“黑天鹅雕像”。<div>雕像始建于2016年6月。</div> 碑文记载:黑天鹅原产于澳洲。2008年6月一对黑天鹅夫妇飞临圆明园。以后便定居于此,截止2016年,先后孵化出8窝黑天鹅小宝宝。为了铭记这对黑天鹅夫妻,故在此树碑立传!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这片湖面上没有发现黑天鹅宝宝</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圆明园全貌实景展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沙盘制作精美!要拍照全貌可不容易!</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阳光沐浴下的残荷枯枝也很牛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白的一首咏荷花的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李白诗词</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用在这里倒也贴切!</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里还是“长春园”北岸</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泽兰堂遗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已经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原来模样了!</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这里邂逅2只正在梳妆打扮的野鸭子</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这里折返到银杏大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是我此番来圆明园的主要目的</div> 金黄色的叶子铺满草地,“满地尽显黄金甲”,恰似黄金铺满大地!美不胜收!丝毫不逊色城里“钓鱼台黄金大道”!只是树龄稍稍嫩了一点点!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向南望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满地尽显黄金甲”。</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正在捡拾“松果”的松鼠</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喜欢逆光拍摄花草,</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银杏的叶子晶莹透亮,美不胜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银杏大道仅仅走了2/3的路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这里的小门步入福海!</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曲径通幽”,走进“福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说起福海,我还是1967年1月份骑着自行车,从结冰的湖面上登上湖中心的“蓬岛瑶台”的!再次来到此地,弹指一挥间,57年过去了。血气方刚的黑丝少男变成步履阑珊的白发老翁!</div> 架着“长枪短炮”等待“打鸟”的摄友们,这么执着。不知道今天有无收获!祝他们走运!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福海东岸景观</h3> 原以为今天会与黑天鹅失之交臂,没想到在这个水面上又碰上了一对“黑天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洋楼景区</h3> 这里是西洋楼景区西门。按照惯例,应该从东门进入,顺序参观。我是从西门进入向东参观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线法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眺“迷宫”</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瀛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晏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晏堂原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2生肖兽首。已知下落的有8只</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晏堂南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晏堂东侧-蓄水池石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圆明园展览馆</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2生肖兽面人身铜像喷头(复制品)</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水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水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法国著名大文豪-雨果</h3> 雨果(1802~1885)是法国著名文豪。在英法侵略者纵火焚毁我国圆明园以后,1861年11月,他曾复信给一个曾经参加“火烧圆明园”的法军巴特勒的上尉,怒斥这桩丑行。 文字记载:对面的小土包原来高8米,是乾隆皇帝骑马上山的地方。 西洋楼景区是长春园北部仿建的一处欧式的园林。建筑形式是“巴洛克”风格。1860年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后,这些西式建筑因以石材为主,故多有残存,经百年风雨仍然屹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出东门</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次游览结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资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雨果(1802~1885)是法国著名文豪。在英法侵略者纵火焚毁我国圆明园以后,1861年11月,他曾复信给一个名叫巴特勒的上尉,怒斥这桩丑行。下面是他复信的摘要。<br>先生,您问我对这次远征中国的看法,您觉得这次远征值得称誉,干得漂亮,而且您很客气,相当重视我的感想。按照您的高见,这次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旗帜下对中国的远征,是英法两国的光荣;您想知道我对英法两国的这一胜利究竟赞赏到何等程度。<br>既然您想知道我的看法,那么我答复如下:<br>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也可能有原型的话。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后来又经过几世纪的营造,究竟是为谁而建的呢?为人民。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艺术大师、诗人、哲学家,他们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亦曾谈到过它。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它仿佛在遥远的苍茫暮色中隐约眺见的一件前所未知的惊人杰作,宛如亚洲文明的轮廓崛起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一样。<br>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br>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对他们我要提出抗议,并且谢谢您给了我抗议的机会。统治者犯下的罪行同被统治者是不相干的;政府有时会是强盗,可是人民永远不会。<br>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富归还被劫掠的中国。<br>先生,这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赞赏。<br>维克多•雨果<br>1861年11月25日于欧特维尔-豪斯<br>────────<br>【注释】<br>巴特雷是这次随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一名法军上尉,并且参与了劫掠圆明园。在他看来:“这次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旗号下进行的远征中国的行动,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认为干得“体面而漂亮”。回国后,他写信给雨果,征询他对所谓“远征中国”的看法,本想得到一些赞美褒奖之辞,没想到,从雨果那里所得到的却是愤怒的抗议和痛斥。<br>摘自:《腾讯资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END——</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