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清丰傅氏文化中心成立

将门之后

<p>  </p><p> </p><p> </p> <p class="ql-indent-1">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朝军队从山西招募2.4万户百姓从军,后又都复员成为老百姓,就地安置垦荒种地,至此开启了山西移民与彰德、大名两地的“洪洞大移民”序幕,距今已经640年,据考究就是这个时期,从山西来的傅氏君宝公在清丰孟博村赘留繁衍,至今人丁繁盛、人才济济,据统计,孟博傅氏一族现有人口两千有余,播及村庄十余个,占濮阳傅氏人口的10.2%,为濮阳市辖区内傅姓族脉人口第三位,清丰县辖区傅姓族脉人口第一位,在明清时期民间流传为直隶大名府的名门望族。</p><p class="ql-indent-1"><br></p><p><br></p> <p class="ql-indent-1">接近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孟博傅氏一直坚持忠国睦族、爱家孝亲、修己达人的家训理念,以忠孝为本、耕读传家、乐善好施、守望祖地的家风精神,涌现出了德高好善的傅国兵,为族立记的“儒官”傅国政;“一母三举人”的傅好学、傅好德、傅好思;孝道有声的傅启蒙、傅作元;为民请命的国子监学正傅廷梅;为新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做出重大贡献的功勋将军傅学阶;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贵州剿匪和对越自卫反击战做出伟大功勋的傅建斌等等;现代新时期的精英能人更是举不胜举,数不胜数。</p> <p class="ql-indent-1">中国人一向重视“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新时代铸就新梦想,刚刚结束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中国2035年要建成世界文化强国;今天的孟博村正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怀下,团结奋斗、不危艰险、不惧疫情,聚集各方力量新建了和谐美丽的孟博傅氏孝道文化园和纪念祠堂,并且团结傅氏族人圆满完成了孟博《傅氏家谱》的第十次续修任务,即繁荣了乡村文化建设,也为傅氏家族研究傅姓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为濮阳傅氏宗亲做出了榜样和贡献,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弘扬孟博傅氏列祖先贤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不断挖掘、研究和传承傅氏家风文化,以孝为先、德善并举,让下一代懂孝道、爱国家、有成就、敢担当,真正“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中的作用,所以,素有“天下之本在家”、“百善孝为先”之说。在一个家庭或者家族里面,只要家庭成员或者家族成员能够长期按照家训、家规、家教发语行事,那么,久而久之,这个家庭或者家族就会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家风”。这样的家风既“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它用之于家庭,不仅使其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得以顺利地成长,而且也使家庭之中的孩子在长大之后能够顺利地“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p><p class="ql-indent-1"> </p><p class="ql-indent-1"><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