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豆沙关古称石门关,位于云南省盐津县城西南约22公里,距昆明468公里左右,行程5小时30分钟既可到达。</p> <p>豆沙关边上静静流淌着一条河,叫“关河”,所有的美丽故事都围绕着这条浑浊的大棺河说起,在河的南岸,有座鸡公山,鸡公山把四川和云南一隔为二。</p> <p>盐津豆沙关的古城堡,又叫关楼,它是五尺道上“锁钥南滇,扼守西蜀”的重要关隘。关楼始建于隋唐年间,总高15米,宽4.5米,条石砌成,古道就从关楼门洞中穿过。关楼在50年代毁损以后,于1982年和1994年两次重修复原。</p> <p>盐津是秦汉以来中原入滇的要隘之地,是古人由蜀入滇的第一道险关。</p> <p>壁立千仞的石岩,被关河一劈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门,锁住了古代的滇川要道,被誉为“滇南第一关”。</p> <p>据说,古人由蜀道入滇,要进入云南,这里是第一道关口。</p> <p>遥想当年马帮从盐津老县城出发一路向西,经过这条古道曾经累垮了多少马匹,熬死过多少客商,见证了昭通怎样的沧桑变迁。</p> <p>先秦古道、朱提水道、内昆铁路、滇川公路、水麻高速公路在此形成“五道并行” 的交通风景线奇观,这也就是闻名全国而绝无仅有的“交通活化石”景观。</p> <p>豆沙关有著名的“五尺道”遗址、“唐袁滋摩岩”、“僰人悬棺”等著名景点,一些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p> <p>五尺道是中国战国时代修筑的一条连接中原、四川与云南的通道。秦国蜀郡太守李冰采用积薪烧岩的原始办法,开山凿岩,开通了此条道路。因路宽五尺,所以称为“五尺道”。</p> <p>古道石级上马蹄印痕深入石髓,可见这条古道历尽沧桑。</p> <p>僰人悬棺,它位于关楼直线150米外的对岸绝壁的岩缝中,现存棺木6具。用望远镜头摄下来看,悬棺都是整木凿成,用木杠搁在避雨的岩缝当中,虽经2006年7月两次地震,悬棺并未受损。悬棺悬在关河水面以上百米的绝壁岩缝当中,盗棺者都无力攀达,而安放悬棺如今更是一个迷。</p> <p>现在的豆沙关古镇,是在2006年“7.22”地震之后重新修建的,虽然是重新修建,却不失古韵。</p> <p>这个镇虽然小,却是千年古镇。</p> <p>这个崭新的千年古镇,依然弥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青石板的街道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种商铺、小吃店,均悬挂着古色古香的匾额楹联。</p> <p>豆沙古镇是当年驿站的延续发展,近年来知名度越来越大,游览的人也越来越多,相信不远的将来这里一定能变成街市繁荣,货物流通的集聚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