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殷墟,原称“北蒙”,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p><p>1961年3月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3月20日,安阳殷墟景区恢复对外开放。</p> <p>2020.10.22日,我们从红旗渠下来后,就前往安阳的殷墟博物馆</p> <p>先参观了博物馆里陈列的文物和介绍</p> <p>有发掘出的各种陶器</p> <p>工具</p> <p>装饰品</p> <p>钱币</p> <p>模具</p> <p>青铜器</p> <p>这是一件器具的盖子,十分精美,其身子流落海外,至今没能追回</p> <p>这个就是作为殷墟典型标志性的文物,在大门上呈现的图案</p> <p>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购药,在北京发现中药店中所售龙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文字,意识到这是很珍贵的文物,开始重金收购,进而考证出这些“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王懿荣义愤自尽,所收藏龙骨由其子转售晚清学者刘锷。1903年,刘锷将其收藏的甲骨编印出版,成为第一部甲骨文著录《铁云藏龟》。</p> <p>发现商代甲骨文的消息传开后,整个学术界为之振奋,许多学者加入到收藏甲骨的行列中来。各中药铺中的“龙骨”,一时间身价百倍。由于贩卖甲骨有暴利可图,古董商人便把甲骨的出土地点隐瞒起来。1908年(一说说1910年),罗振玉经多方探求,始知甲骨出于“滨洹之小屯”,于是多次派人去那里收购甲骨,并对其上文字作了一些考释,认为小屯就是文献上所说的殷墟,至此,殷墟遗址第一次被学术界所知。1917年,王国维对甲骨文上的资料进行了考据,整理出商王世系表,进一步证实小屯村就是盘庚迁都的都城。</p> <p class="ql-block">骨头上还有清晰的文字</p> <p>有许多是当时占卜的用具</p> <p>导游给大家讲述大鼎的故事</p> <p>车马坑</p> <p>这一个大坑里就发掘出了数以万计的甲骨文骨片</p> <p>宫殿宗庙区还有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王室成员墓葬,也是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墓室有殉人16人,出土器物1928件,包括468件青铜器,755件玉器以及564件骨器,另有将近7000枚海贝。</p> <p>商朝军事统帅、商高宗王后</p><p>妇好,妇为尊称,妇是属性,姓是倒过来的,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妇”为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是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也就是她。</p> <p>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表明,在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征集兵员,屡任军将征战沙场。曾统兵1.3万人攻羌方,俘获大批羌人,成为武丁时一次征战率兵最多的将领。参加并指挥对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作战,著名将领沚、侯告等常在其麾下。对巴方作战中,率领沚布阵设伏,断巴方军退路,待武丁自东面击溃巴方军,将其驱入伏地,予以歼灭。是为中国战争史上记载最早的伏击战。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的商代,妇好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为武丁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曾率兵镇压奴隶反抗斗争。竭心尽力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和特权,深受武丁宠幸,被封于外地,担负守土、从征的重任。卒于武丁时期。</p> <p>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2]妇好墓于1976年于河南安阳殷墟发现[3],墓中的谜团正在不断发掘之中。</p> <p>甲骨文是汉字的前身、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文字造字法则,对3000年以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不仅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而且由于甲骨文内容丰富,涉及殷商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对全面复原殷商社会史具有重要意义,被称为中国古代乃至人类最早的“档案库”。对甲骨的研究,也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甲骨学</p> <p>郭沫若评价:①“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②“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③“殷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p> <p>参观殷墟遗址博物馆,了解商朝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华文字的艺术魅力,对于我这个历史文化小白来说,也是接受了一次补课,很值。</p> <p>当天我们就住在安阳市的钟楼夜市附近第二天一早就来到了殷墟王陵遗址</p> <p>遗址的面积很大,有许多遗迹开挖现场供人们参观</p> <p>说实话吧,看见陪葬的人骨,动物骨骼等,引起不适,更不想拍照啦,所以也就是走马观花般转了一圈</p> <p>广场正中的大鼎非常气派</p> <p>世界上最大青铜器——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p><p><br></p><p>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p> <p>我们打个卡</p> <p>意外收获:一只喜鹊</p> <p class="ql-block">梅花鹿</p> <p>一共有四只梅花鹿在这里自由自在的散步和吃草,真漂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