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国庆节假期, 广州市第113中学"广府文化”社团的同学,跟着“丹霞山研学” 团,来到了位于广东韶关的国宝丹霞。</p><p> 为何叫国宝丹霞?因为它有三宝——地质、生物、文化之宝!</p> 文化之宝.岭南先祖 <p> 文化,是国宝丹霞中绚丽的一章。将目光移至整个韶关,更让你体会到文化的古老和缤纷。在12.9万年前,马坝人出现在了这片气候宜人的粤北地区。在这片宽广的土地上,出现了由早期智人带来的生机,旧石器时期再次体现。1.2万年前,在同样的地方,石峡遗址的出现向我们宣告了新石器时代的来临。他们开始了农耕生活,拥有了富足的粮食;运用纺锤和苎麻,他们拥有了更加舒适的生活。宗教也开始发展。他们开始举行葬礼,埋下大量的陪葬物品;祭祀成为了必要的活动,巫师的身份不断提高。同时,陶器小规模的出现,也令人眼前一亮。(黄致宁)</p><p><br></p> <p> 在那秋夏交接之时,山风是那般旖旎。座落在粤北的韶关,历史文化悠远。那12万年前的马坝人,是那般神秘,却又近在眼前。在那石峰林立、怪石嶙峋的喀斯特地貌之中,万年的宝藏坐落其中,一个接着一个的遗址是大自然留下万年的礼物。(初二9班邹高森)</p> <p> 在这里,可以看到浙江良渚文化的影子。然而后续的陪葬品,似乎又昭示良渚文化基因的失传,让文明出现了“返祖现象”。(初二9班黄致宁)</p> 地质之宝. 丹霞地貌 <p> 地质,是国宝丹霞中最尊贵且年长的。它的奇特地貌——丹霞地貌,向我们讲述了它成长的故事。</p><p> 在1.4亿年前,它像一粒种子,开始从盆地里萌芽,开始向上生长。经过了7000万年,它填平了盆地,埋葬了河床,向上攀登。</p><p> 在接下来的7000万年中,它不断地接受着来自创造者——大自然的挑战。他经历了流水和风化的侵蚀,接受了来自生物和岩溶的挑战。它承受着着岩层脱落,岩块崩塌的折磨,可它依然成长着,从未消失——并且变得更加秀美和险峻。(初二9班黄致宁)</p><p><br></p> 地质课堂 <p> 书吧里,导师介绍丹霞地质历史和成因,为同学们打开一本厚重的自然之书。</p> 生物之宝. 植物观察 <p> 生物,在丹霞地貌中是极其多元的。光是植物,它就拥有约2200多种。</p><p> 在一号科考线上,山路旁,可以看见苎麻。它初次登入历史舞台是在1.2万年前。在石霞遗址,人们用它来纺织做衣。它的经历和它的古老,让人叹服。</p><p> 你也可以在山路旁寻到“滴水观音”,它的学名叫“海芋”。它的花十分美丽,它由此而得名。它的叶片有毒,一般人不会轻易去接触它。但它的叶片却满目疮痍——有着大大小小的洞,明显是虫子撕咬而成的。是哪种虫子如此“英勇”?竟不怕毒素?这是锚阿波银叶虫,“滴水观音”便是它最喜欢的食物。它让叶脉中的毒素流出,变成鲜美的食物。这种方式,它定然寻找了很久罢?它逐渐成长,最后,适应于这片天地。(初二9班黄致宁)</p><p><br></p> <p> 样方调查,认识植物多样性,调研不同区域生物种类差别。</p> 生物之宝. 昆虫夜观 <p> 丹霞夜观,跟着导师寻找身边的暗夜精灵,走进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了解它们的习性、活动空间、生存的智慧、和我们的关系。</p><p> 课本之外,有许多有趣的事物、有趣的灵魂,在告诉我们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发现自己的局限性与可能性……</p> <p>可爱的竹节虫</p> <p>有蛇🐍?</p> <p>蝽与圆蛛</p> <p>蝽</p> <p>发现圆蛛</p> <p>黑框蟾蜍,有毒</p> <p>燕凤蝶,珍稀品种</p> 文化之宝:摩岩石刻 <p> 文化是古老的,但它从未停止迈开生长的脚步。</p><p> 时间飞逝,转眼,时间到了大唐。张九龄的出现,使韶关拥有了新的生机。各式书院在此兴办,读书风气增浓。</p><p> 宋元时期,中国王朝向外开放,风格大同小异的瓷器开始流传。瓷器技术的兴旺,象征着民间工艺的进一步发展。</p><p> 明清时期,丹霞进入高光时刻。大量文人骚客的涌入,使丹霞山拥有了几分名气;精美多彩的摩崖石刻,成为了一个个绚丽的见证。他们在此建起寺庙,立起学堂,丹霞山步入了发展的高速通道。(初二9班黄致宁)</p> <p> 走入一线天,巷谷的迂回婉转让你体会到了“峰回路转”,抬头望天,你会想到了“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峭壁旁,紫色的小花成片的生长,给丹霞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山壁上,一棵黑色的枯枝,给丹霞带来了一丝古朴。(初二9班黄致宁)</p> <p> 绘制摩崖石刻导赏地图,让视觉留下生动记忆!</p> 国宝宣传. 我是志愿者 <p> “我是国宝丹霞志愿者”,向访客做访问公约宣讲,让我们一起爱护、保护国宝丹霞。</p><p> 从第一次面对陌生人的尴尬、被拒绝,到大方邀请访客聆听宣讲和签名,少年们打开自我,走近社会,收获了访客们的接纳和欣赏,收获了经验与自信!</p> 美丽丹霞. 植物敲染 <p> 植物敲染,用艺术之手,把自然的色彩形态、少年的创意情怀带回家! </p> 收获. 感言 <p>关键词:“神秘”</p><p>初一12班 张可媛</p> <p>关键词:“稀有”</p><p>初一12班朱钰涵</p> <p>关键词:“来源”</p><p>初一12班 谭楚瑶</p> <p>关键词:“丰富”</p><p>初一12班 刘丹</p> <p>关键词:“差别”</p><p>初一12班 郑雅心</p> <p>关键词:“多元”</p><p>初二9班黄晓悦</p> <p>研学手册、实践与志愿者证书</p> <p>邹高森(初二9班):</p><p> 这趟旅途,或许给我心灵最大的震撼是丹霞山。不知何种机缘巧合,苍天亿万年时间造化,人性至柔至刚之美,竟遗落在粤北丹霞锦江之间,成就了一方圣地。</p><p> 砂岩,砾岩,泥岩,粉砂岩,成就了丹霞山,成就了那一个又一个的奇观。错落的岩块,波纹状的岩石,龟裂的严楔,风化的软岩,令人应接不暇。</p><p> 随之而来的便是一个又一个,地质的奥秘,历代的文人墨客在此,挥洒下他们的笔墨,尽其赞美之词,留下他们对这赤红色山峦的热爱。摩崖石刻便是他们对丹霞喜爱的直接体现。</p><p> 丹霞独特,独特的不仅仅是它的地貌,山中的植物,昆虫也是独一无二的。</p><p> 有时,来往的游客并没有遵守他们与丹霞之间的约定,或许也有自然的侵害,摩岩石刻那珍贵的国宝,就面临着灭顶之灾。</p><p> 韶关很美,美得让人心颤。它的历史、文化、地质结构和那美丽的景观,不由得让人心生赞叹。短短三天的相处,我或许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地方。</p> <p>黄致宁(初二9班):</p><p> 丹霞的存在,本就是一种奇迹。它的古老,是为后来的绚丽做铺垫;它的生长,是它“一生”的必由之路。如若无丹霞这样的存在,文化会发生什么?人类的历程又会变化些什么?我无法想象。</p><p> 国宝国宝,何谓国宝?一国之珍宝。见到“国宝丹霞”,我不枉此行。期待下一次的研学活动。</p> 感谢 <p> 感谢GloBal游学荟和广东青旅的大力支持,他们为本次研学活动提供了丰富而安全的资源与服务,给孩子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与成长的多样性,使活动圆满安全完成!</p><p> 感谢Global 游学荟的导师们 ,你们循循善诱,教书育人。一路上不但有知识传导,也有能力锻炼。不但引导我们如何打开大自然这本大书,还教导我们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解决问题,如何突破自己,大胆面对困难与挑战,发现自己的闪光点!</p><p> 本次“国宝丹霞”研学之行能圆满完成,深深感谢家长们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孩子们的投入和参与。</p><p> 愿我们共同学习,共同努力,共同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