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信息技术 创造未来教育

美友72395986

<p>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2020年10月28日,由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湖北省武汉市教科院主办,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教育局承办,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云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小学虚拟实验教学区域培训会暨武汉市实验区启动仪式在武汉市汉阳区楚才中学实验楼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老师们一同参与了此次盛大的开幕式活动。</p> <p>  会议开始,由汉阳区教育局局长刘平华发表致辞。刘局长表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区教育信息化程度,大力支持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协调我区智慧教育和综合发展共同推进,加强学校教育模式创新同步发展。在硬件设施上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实现设备、网络、信息的协同发展,推进我区信息化技术不断提升。通过多方面的建设和改造,我区教育信息化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给师生带来了更加优秀的教育体验。</p> <p>  来自联通公司的韩卓辰先生表示,要用信息技术为教育赋能。目前、云数据、AI智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教育界发展的新趋势,并必将再以后的教育中成为常态化,联通公司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携手,为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带来新的体验,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借由互联网大数据、智慧云等平台作为依托,实现了“停课不停学”,推动了网络教学,为广大学子在疫情期间提供学习服务。今后,联通公司也将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研究,为教育提供优质服务。</p> <p>  会议第二项,由中央电教馆副馆长杨非发表讲话。杨馆长指出,中央高度重视对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与发展,并就如何借由技术开展实验进行了多次探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推动信息化与虚拟实验在教学中的发展,中央电教馆组织开展了多次教师培训活动,旨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中央电教馆多次深入课堂,推进技术的应用,并为各学校提供设备,以支持其信息化与虚拟实验的建设。在这些活动中,以武汉市汉阳区理解最透彻、反应最迅速,充分调动了一线教师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将技术应用到了课堂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面对其他试验区在信息技术与虚拟实验上的研究,杨馆长也提出了几点建议:虚拟实验未来要发展的道路还很长,因此在发展初期,还需要认真落实,稳扎稳打,深入有序地推进;在虚拟实验和信息技术的开发上,要敢于突破、敢于探索,束手束脚终究是不能长远的;要求点面结合,抓好运用,以点深入,全面铺开。杨馆长提出,教育是复杂的,没有现成的案例可以做参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不怕失败,勇于探索,才能多出经验,多出成果,为后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p> <p>  会议第三项,由中央电教馆副馆长杨非、央馆基础资源处黄旭光、汉阳区政府副区长皮惠兰、武汉教科院副院长朱长华、云启总经理周澄华、央馆杂志社马小强、联通总部领导韩卓辰、教育厅副厅长徐艳国、湖北联通副总覃晟、教育厅信息中心田明华、汉阳教育局长刘平华、联通总部教育总经理张明山共同按下中小学虚拟实验教学区域培训会暨武汉市实验区启动仪式的按钮,庆祝大会正式启动!</p> <p>  仪式结束后,由中央电教馆基础教育教学资源部主任黄旭光为中小学虚拟实验教学服务系统做介绍。黄主任从试点工作背景、虚拟实验系统介绍、平台使用、实验区试点工作要求这四个方面向参会的领导老师们做了介绍。在虚拟实验系统介绍方面充分展示了虚拟实验在应用科学教学方面的优势与创新,实现了实验危险系数0、超1000种实验器材的整合、超10000种实验的搭配等,为教学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p> <p>  中场休息后,与会的领导老师们共同观摩了由武汉市楚才中学九年级化学组阮芬芬老师带来的一场教学信息技术与虚拟实验结合的复习课。阮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做了4个实验,分别是孔明灯、液氧与氧气、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检验、氧气与二氧化碳与氮气的检验,分别使用了3D技术与AR技术,让学生参与课堂实验,体验化学的学科魅力。课后,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邓阳教授就阮老师的课程进行了点评。邓教授用两个“新”总结概括了本堂化学课:课堂新样态,实验新范式。他指出,阮老师的这节课让化学这门自然科学走进了学生的生命之中,实现了教师对学生的“育人”教育,同时,将此课定位为复习课,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实验的魅力,也可在实验过程中规避因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课程的层次性、进阶性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让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实验思维得到了锻炼,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同时,这堂课也给老师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化学实验到底能不能做、敢不敢做、该如何做?如何把握好技术的质量关,科学地教会学生知识?这些都是老师们在后面的教学中需要思考并且改进的地方。关于虚拟实验技术与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问题,邓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要真正让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认识化学对象和化学问题,认识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其次,在化学实验中要真正激活学生的学科思维;第三,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特有的科学文化,要充分利用好现在的技术冲击与整合,培养好学生的实际能力;第四,技术的改良是实验学科育人的关键,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最后,邓教授指出,虚拟实验要注意区分虚实问题,要做到虚为实用,虚实结合。邓教授的发言也得到在座领导老师们的肯定。</p> <p>  会议的第六个议程,由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吴砥做主题演讲。吴教授就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入手,回顾了教育信息化发展成果,从教育信息化1.0时代下的我国教育状况,到后续加大对信息化的投入,改变老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状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逐步推进到教育信息化2.0模式,在此之间,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得到了飞速发展,各地区教师信息化手段不断加强,尤其是2020年疫情的特殊推进,使得网络教学得到了更加快速的发展,也为我国教育改革带来了契机。新的教学模式下也带了教学思维的新转变,教师要培养高度的信息敏感性,关注教育新政策,把握好教育新时代,促进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与发展,为教育事业提供更多的智慧和力量。</p> <p>  午休时间,武汉市楚才中学校长郭建斌与央馆副馆长、教育厅厅长就教育信息化和虚拟实验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交流。</p> <p>  下午的物理分会场,是由武汉市楚才中学的郑丹老师带来的一节九年级物理观摩课。郑老师从课前任务的反馈展开,以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隐形”于生活中的内能、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和构建知识体系、完成思维导图这四个活动着手本次的期中复习课,运用3D视频、VR体验、3D虚拟实验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对学生掌握情况的及时反馈,也让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中得到了解决,实现了知识的落实。本节课由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科与技术学院乔翠兰副教授进行点评。乔教授从课堂的主体问题出发,给在座的领导老师们以思考,结合现阶段物理教学,肯定了虚拟实验的运用,并对物理学科与与虚拟实验的未来发展做出了期待,引领在场的老师们继续对其进行探究。</p> <p>  此次活动给与会的领导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技术与教育的饕餮盛宴,是大家大开眼界,激励着教育界的同仁们在后面的教育工作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推动教育的发展。</p><p> (通讯员:张露)</p>

教育

实验

虚拟

信息化

学生

老师

教学

武汉市

发展

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