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每年的国庆长假,我都会择一处景点游上几天。今年也不例外,与朋友相约,一起去浙南的小众景点~“中国廊桥之乡”温州泰顺看看。 </p><p><br></p><p>“走走泰顺,一切都顺”成了泰顺的旅游推广语,倒也贴切。泰顺没有太多的人造痕迹,带着丝丝烟火气,吸引游人是当地人早已看腻的那山那水那桥,这里商业化气息很淡,有大城市没有的静谧,和慢悠悠的生活。如果你只是想找个远离喧嚣的地,安安静静度个假,那么你更不能错过这里了。</p><p><br></p><p>到泰顺旅行,可看的有廊桥、大院、古村和宗祠,还有碇步。我们这次泰顺自驾游安排了三天行程,主要看廊桥、走碇步、逛古村。游览顺序:飞云湖~库村~南浦溪~仕阳碇步~泗溪姐妹桥~胡氏大院。中途景点视时间可做调整。</p> <p>按照事先计划,我们第一天的行程安排:衢州~飞云湖~库村。</p><p>10月3日早上6:00从衢州出发,一路顺畅,大约6个小时的车程后抵达泰顺。</p><p><br></p> <p>在泰顺的长垟村,我们看到了此行的第一座廊桥~文弘桥,兴奋不己。这是一座新建不久的廊桥,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p> <p>去飞云湖的路上,不停被窗外的风景所吸引,经常下车拍照留影。</p> <p>红色的高架桥。在蓝天的映衬下,是如此之宏伟。不仅使人想起了主席的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p> <p>路遇福庆桥</p> <p>福庆桥,建于清光绪六年,1990年因洪水冲毁,于2013年重建,2020年1月圆桥。它是目前全国最长的木拱廊桥,在泰顺廊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p> <p>“双龙瀑下建新桥,水岸巉崖野草飘。嫁接青山相对出,飞云湖面尽添娇。”诗中所描绘的大概就是这个场景吧。</p> <p>飞云湖,位于温州泰顺县内和文成县交界地带,是浙南最大的湖。湖湾盘盘绕绕,湖面浩淼如海,山包仿若海上的小岛,星罗棋布。景致与衢州的仙霞湖和淳安千岛湖极为相似,在我们看来并不陌生。</p> <p>下午4点左右,我们抵达温州文成县的飞云湖码头。</p> <p>上观景阳台,览飞云湖美景。</p> <p>飞云湖珊溪水库,依山环绕水青山。</p> <p>傍晚时分,抵达今天第二个目的地~库村。入住禾心山舍,挺有特点的一家民宿。</p> <p>趁天未黑之前,先进村一睹为快。</p> <p>泰顺的古民居建筑有很多,而要说其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村落,还要数库村。</p> <p>这座始建于晚唐的古村,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这里的街巷、山墙是用鹅卵石砌成的,因为这里又被叫做“石头村”、“鹅卵石的城堡”。</p> <p>夜晚的库村,安静且有些神秘。唐时吴畦、包全等先贤因其山水之胜、风物之美、气候宜人,而于此地建宅隐居,始为先祖。</p> <p>这是库村书院,在漫长的家族发展过程中,两姓子孙先后创建过三个书院。将耕读当作传家至宝,代代延传。</p> <p>第二天清晨,睡到自然醒,光线正好,去村里转转,看看与夜晚不一样的库村。</p><p><br></p><p>“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陶渊明描绘诗一般的意境,在这里充分体现。</p><p><br></p> <p>库村的古村落布局沿袭唐宋时期的特点,其别具一格的鹅卵石地面和山墙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是黄土筑成的人家屋墙,还是村中百年古柏及曾经养育了村中子民的古井,都记录了一段难忘的历史。</p> <p>行走在库村青石路上,触摸着鹅卵石砌成的石墙,无处不让你感受到唐宋民居的魅力。随便寻几处景留个影,都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p><p>在这里,没有了大城市的繁华和快节奏,一切都变得很慢,静静的漫步于此,很踏实很轻松。</p> <p>即使白日,库村也少有人。村里老宅大多是沧桑的老房和紧锁的大门,只能透过门缝可窥院落,整个村庄显得有些神秘,漫步其中,仿佛与历史同行,又如穿越在吴越文化的历史。</p> <p>上午游玩库村后,进入南浦溪景区已临近中午。在烈日炎炎下,我们游兴不减。这里景区挺大,石壁滩、木湾沙滩、碇步、棋布道、三重漈、一线天、空中玻璃走廊,这里面都有,在南浦溪景区可以玩上大半天。</p> <p>这里有细软的沙滩,置身木湾沙滩如在海边。</p> <p>大如舞台的石壁滩。</p> <p>在泰顺,有溪就有碇步。初见碇步,欣喜不已。</p> <p>呈S型的碇步,在水中有一种曲线美。</p> <p>走过路过,不容错过的风景。</p> <p>棋布道,不一样的碇步。</p> <p>乘景区观光车进入另一处景点-三重漈。顺着山路蜿蜒而上,走走停停,这里的风景跟我们衢州大山里的风景差不多,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倒是一线天给我们意外惊喜。这里的一线天,是经回折而上的独特岩石断层,最窄处一人侧身都困难。在狭长昏暗的一线天穿行而上,我不禁感叹:幸好来此处,要不然真是遗憾。</p> <p>一线天</p> <p>沿一线天上行百余米,有一段空中玻璃栈道,可俯瞰这个三重漈峡谷。</p> <p>三重漈由落差五百米的瀑布群组成,它是南浦溪景区重要的水源之一。</p> <p>这个季节,雨水不多,瀑布从山石之间飘落下来,气势不大,但雅致有加。</p> <p>从南浦溪景区出来,来到离它不远的仕水碇步。碇步是一种桥梁的原始形式。泰顺的碇步很多,最有名的是这条仕水碇步,好多人慕名而来,据说这是世界最长的碇步。</p> <p>仕水碇步,修建于清嘉兴年间,架设在仕阳镇溪东村一段平坦宽阔、水流平缓的河面上。其长130余米,每隔0.6米为一步,计有223步。其宽可供三人平行来往,每齿分高低两级,高的那级可供肩挑扁担者或涨水时行走,低的那级可容两人并肩而行。</p> <p>行走在古老的碇步,仿佛在钢琴键盘上舞动。</p> <p>走在那两岸青山、溪水潺潺的碇步上,总能感受到乡民们匆忙又闲适的生活步伐。</p> <p>泰顺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不妨来非遗长廊了解一下。</p> <p>10月6日:凤垟云海-泗溪姐妹桥-胡氏大院</p> <p>泰顺多山多云海,但要说云海之最,当属凤垟。这里是一片尚未完全开发的处女地,却是个日出云海的绝佳观景平台。一大早赶至这里,只想看到期盼的云海奇观。可惜天公不做美,有点遗憾。</p> <p>泰顺,是一个移民之地。在这里,一个个家族从漂泊迁移到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汤氏宗祠和汤家大院,就在我们入住民宿边。虽然年久失修,但大体的样子还在,大宅院现在好像也没什么人居住。</p> <p>泰顺是“中国廊桥之乡” ,这里的廊桥,或隐于深山之中,或藏于闹市之中,温婉而不喧嚣,清丽而不张扬,沧桑又风韵犹存。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泗溪姐妹桥——北涧桥和溪东桥。</p> <p>北涧桥,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木拱廊桥。坐落于上桥村东、南、北三溪汇合处的古渡口,横跨此溪,故得名“北涧”。它是红色的木制廊桥,廊顶是飞檐屋脊,还有两条龙在戏珠,并有凤来栖。桥边有两棵数百年的大樟树,树影婆娑掩映在清澈的河水上,红桥、绿树、清水、蓝天、白云,共同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和安居乐业的景象。</p><p><br></p> <p>桥头千年香樟,浓荫滴翠。先有树后有桥,古树呵护下的北涧桥,从容矜贵。</p> <p>北涧桥头有一条小小的店铺街,售卖各种小吃、玩具、纪念品。最大的一家店是茶座。</p> <p>北涧桥清晰呈现的木拱结构。这种结构不怕压,越压越稳。</p> <p>长长的石步矴伸延通往溪涧的另一头,金色的鱼儿非常通人性,喜欢聚集在游人的身旁。</p> <p>溪东桥,离北涧桥不远,是它的姐妹桥。</p> <p>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木拱廊桥,位于东溪上游。据说此桥当年位于风水宝地,有远近山峰衬托,清溪环绕,现在除了溪水尚在,四周已是楼房围绕,被剥离了清溪绿树的背景,飞檐轻盈的翼角再秀美,也难敌北涧桥半分了。</p> <p>溪东桥下也有碇步,呈弧形在桥侧的水面展开。那矴步像半边拉锁,要把两边翡翠般的流水整合起来,映出头上的天光云影。</p> <p>这是溪东桥桥头的临水殿,据说供奉的是临水娘娘陈靖姑。这里的建筑与一些知名的浙式古建相比,也丝毫不见逊色。</p> <p>游完泗溪的廊桥后,前往此次泰顺之行的最后一个景点~胡氏大院。</p> <p>胡氏大院,位于雪溪乡桥西村,当地人也称其为石门楼。胡氏祖上原居住在庆元官塘,明顺德年间,胡家先人胡道严迁徙至泰顺雪溪西岸,从此在此地安居乐业。传至胡东伟一代(清嘉庆年间),家道昌盛,逐渐开始大规模地建造住宅,大院共经前后三次的建造才形成我们今天看见的规模。</p><p><br></p><p>胡氏大院是泰顺县少有的大型合院式民居,古色古香,颇有特色的小院。步入其中,寻找喜爱的点,穿越时空,记录着似曾相识的那时光。</p><p><br></p> <p>三天的泰顺自驾游玩,对泰顺有了初步印象。泰顺是个好地方,也是个值得慢慢品味的地方。如果你希望自己的镜头中,添加更多的色彩,那就去泰顺走一遭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