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正当时,秋游恭王府20201027。

狂飙3号23381190

<p>恭王府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代表作,是我国王府文化的最高水准,恭王府顾名思义是恭亲王奕忻居住过的地方,最早的主人是和珅,恭亲王只不过是第三代主人,和珅被嘉庆皇帝打到后,恭王府给了其胞弟僖亲王永璘,所以历史学家曾评价说,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这里拍摄过宰相刘罗锅,雍正王朝和还珠格格。恭王府名声很大,这座北京最大的四合院位于后海边上。</p> <p>  恭王府,立于闹市而独自清高。大门上高挂的牌匾是末代皇帝的弟弟溥杰先生親笔书写笔走龙蛇的“恭王府”三个大字。 跨过重重油漆大门,接近那一座座高墙大院围起的秘密。王府的一草一木到一山一石,无不精细,无不从容。 在这里,文化成了斧凿,历史成了笔墨。景致成,墨汁干,王府安静地座落在这层层叠叠的树荫下,波光粼粼的湖水中。 王府院落宽阔,青砖铺地,属明代建筑风格。一架生长了二百多年的藤萝,至今依然茂盛。淡紫色的串串花朵播散出阵阵清香,弥漫整院。藤萝依旧,历史却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不禁感触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变化。 “西洋门”上的题字:外题“静含太古”内题“秀挹恒春”意指喧闹之中取太古幽静,颇有道家意境。 老戏楼里,文雅之声从未断绝,台子上朱红场门背后,生旦净未丑扮了百年,却依然没有堕入凡胎。哪怕它曾经历过生死的浩劫,亦未改书生般的傲骨。在王府中信步漫游的匆匆,或登上王府房顶的小城墙,浏览屋檐堂前飞鸟;或钻入庇阴龙头石洞,触摸祈佑石头上的福字;或攀岩坐石观“福堂”嗅嗅那年代久远已潮湿的竹梁(福堂是用竹子建造的)刹那间,只觉得天地这方寸中精致如瓷,光阴在飞檐间如白驹过隙。 欢歌艳舞,琴瑟合笙。风一阵阵吹來竹梁的香气,忽然神清气爽,再看一眼黄昏中的这山这石、这花这草,如美人般懒懒倦倦。 难怪有游人墨客叹道:“旧日梦,惊鸿一瞥,扰乱芳菲步。今重游,淸舞弄影,只添新竹秀”。</p> <p>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它经历了清王朝从鼎盛到衰亡的全过程,也留给后人很多关于清朝历史的许多故事和文化。建筑、植物、景色也都值得一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