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静园

矛头(谢绝私聊)

<p>2020.10.26</p> <p>静园,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70号(原日租界宫岛街),建于1921年,占地面积约3016平米,建筑面积约1900平米,为天津市特殊保护级别的历史风貌建筑、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静园初名乾园,为北洋政府驻日公使陆宗舆宅邸。1929年—1931年,末代皇帝溥仪于此居住,更名“静园”,寓意“静以养吾浩然之气”。</p><p><br></p> <p class="ql-block">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撵出北京后,来到天津张园,5年后携皇后婉容、淑妃文绣来到同街乾园居住。溥仪随后把乾园改名为静园,取“静以养吾浩然之气”之意。</p> <p class="ql-block">静园主体建筑带有日本木构建筑特点和西班牙建筑的样式。门的结构和材料选用具有典型的日本特色,朴素自然而简约,然而它的缓坡屋顶、筒瓦的利用以及室内细部装饰则有明显的西班牙中世纪建筑的风格。</p> <p>静园园内建有折中主义砖木结构楼房一座,融西班牙式和日式风格于一体。主体建筑属于折中主义风格,带有日本木构建筑特点和西班牙建筑的样式。门的结构和材料选用具有典型的日本特色,朴素自然而简约,然而它的缓坡屋顶、筒瓦的利用以及室内细部装饰则有明显的西班牙中世纪建筑的风格。静园占地3000余平米的院落中,承载着近百年的荣辱与记忆,建筑主体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历史遗存,主楼室内完全依据上世纪二十年代,溥仪居住时期的生活场景和历史事件进行复原展示。</p> <p>走进静园,仿佛时空交错,城市中心的喧闹被高高的院墙阻隔在外,只余阵阵鸟鸣如背景般意味悠长,无怪当年的末代皇帝居住于此时,会发出“静以养吾浩然之气”的慨叹。</p> <p class="ql-block">今昔对比</p> <p class="ql-block">疫情期间打卡静园</p> <p class="ql-block">疫情期间参观静园</p> <p class="ql-block">一楼:大餐厅、小餐厅、会议室、会客室、文绣卧室等。</p> <p class="ql-block">原婉容卧室</p> <p class="ql-block">原婉容书房</p> <p class="ql-block">原溥仪卧室</p> <p class="ql-block">溥仪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唯一留下了大量生平照片的人,爱新觉罗溥仪展览馆以“紫禁城的黄昏”、“津门寓公”、“出关以后”为主题,分三部分展出了有关溥仪的百余张珍贵图片。</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