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五十年,情系修理连,一一记原5911部队修理连滨海战友入伍50周年庆典

周德祥

<h3>  2020.11.22.原5911部队修理连滨海籍战友入伍50周年庆典活动,在滨海亚特兰大酒店举行。修理连老战友共到场30人,并邀请了原连队老首长和老班长们计33人前来参加。场面气氛热烈,活动盛况空前。<br> 记得50年前,我们滨海1500多名有志青年,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踊跃参军,穿上绿军装,从家乡通榆镇登船,后转乘闷罐列车,奔赴祖国大西北,投入三线建设和国防施工的战場。 新兵集训后,其中有50多名战友一起分到了修理连。我们一起训练,一起站岗,一起学本领。在修理连这个熔炉里,受到连队老领导关爱与培养,摔打锤炼;得到老班长传帮带,言传身教。我们人人都学到了一门技术,学到了一行手艺。例如:汽车修理与驾驶,车钳铣锻焊与电工、木工与白鉄工等等。真所谓:工种繁多,行当齐全。记得当年虽然条件比较艰苦,气温环境也比较恶劣,但我们无怨无悔,互帮互助,学中干、干中学。我们之间结下了比天高,比海深的战友情!<br>  如今我们都是奔七望八之人,火热的军营生活,浓浓的战友情谊,常在梦中显现。许多战友多年未曾谋面,渴望交流情感和信息,希望从戎50周年之际,举行一次联谊聚会。今天,我们终于如愿以偿。</h3> <h3><br>弹指戎装五十载,入伍庆典聚滨海。秦岭营中寻足迹,嘉陵江畔饮清泉。有夙今朝聚一堂,推盘把酒话衷肠。如今纵是古稀翁,各媲雄心红夕阳。 一一周德祥</h3> <h3>滨海县城(东坎镇)全貌</h3> <h3>滨海县滨海县,属江苏省盐城市所辖县之一。江苏省东北缘、北依废黄河、西枕204国道,江苏沿海高速贯穿南北,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横穿东西境。东西距离55公里,南北距离47公里。 滨海县因东濒黄海而得名。全县总人口123万人,16个乡镇。</h3> <h3>县城夜景,灯火阑珊,美不胜收。</h3> <h3>东坎镇老街</h3> <h3>  滨海县城一一东坎镇 是有三百多年历史的黄海之滨的著名城镇,素有“金东坎”之美誉,镇区位于盐城市东北,为滨海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h3> <h3>滨海公园</h3> <h3> 上个月初(10月6日),在滨海县城东坎镇,隆重举办了近500名,原5911部队滨海籍战友,入伍50周年庆典活动! 今天(11月22日),又迎来了我们滨海修理连战友,入伍50周年庆典活动。这对其中不少战友来说,时隔一个多月,先后参加了两次庆典活动。这真是:喜事连连,好事成双。</h3> <h3><br>11月22日,天高气爽,阳光明媚。</h3> <h3>菊花怒放,姹紫嫣红,喜迎战友们的到来!</h3> <h3>本次庆典活动,在滨海亚特兰大酒店举行。</h3> <h3>会场布置,喜庆典雅。</h3> <h3>  兄弟连队顾明中、辛立和、刘训宏、郑兵四位老战友送来的花篮,增添了喜庆的气氛。</h3> <h3>活动由周德祥战友主持</h3> <h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战友情义深。 在这个初冬季节,寒意渐浓的日子里,我们大伙分别从西安、张家港、杭州、兰州、镇江、江都、盐城、响水等地,以及本县乡镇风尘仆仆的赶来,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滨海亚特兰大酒店,欢聚在这金壁辉煌的殿堂,共同庆祝我们原5911部队修理连滨海籍战友入伍50周年!</h3> <h3>  在举办本次活动的一个多月前,我们就分别发出《公告》与《邀请函》。</h3> <h3>会场实况</h3> <h3>  首先,由周德祥战友,对远道而来的原连队首长和老班长们分别作介绍。</h3> <h3>来自西安的老领导:</h3> <h3>相里重山<br></h3> <h3>费群安</h3> <h3>李宗夏<br></h3> <h3>李公玉<br></h3> <h3>薛仲礼</h3> <h3>来自苏南的老领导:</h3> <h3>周瑞华</h3> <h3>刘士华</h3> <h3>蒋文明<br></h3> <h3>黄炳松<br></h3> <h3>薛金良</h3> <h3>聂松林</h3> <h3>余仲国<br></h3> <h3>周宗贤</h3> <h3>顾玉明<br></h3> <h3>叶国洪</h3> <h3>来自浙江老战友:<br></h3> <h3>盛其福<br></h3> <h3>来自镇江的三位老战友:</h3> <h3>潘德华</h3> <h3>许三根</h3> <h3>倪发庆<br></h3> <h3>来自江都的六位老战友:</h3> <h3>张茂龙</h3> <h3>陈森</h3> <h3>郭兴喜</h3> <h3>张政余<br></h3> <h3>郭永<br></h3> <h3>郭爱龙<br></h3> <h3>来自兰州的老战友:</h3> <h3>楊建中</h3> <h3>滨海兄弟连队战友代表:</h3> <h3>顾明中</h3> <h3>辛立和<br></h3> <h3>刘训宏<br></h3> <h3>郑兵<br></h3> <h3>徐仁高</h3> <h3>沈光伟</h3> <h3>刘士标<br></h3> <h3>(以上特邀嘉宾33人)<br></h3> <h3>对于以上各位老首长与老班长们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您们的到来,使活动的气氛更加热烈。</h3> <h3>收看录像<br>  录像内容:报导了50年前的今天,滨海籍1500多名热血青年,响应祖国召唤,报名应征入伍,来到5911部队,投身三线建设和国防施工中!录像记录了滨海籍战友成长史,所涌现出诸多的先进典型,证明咱们滨海兵,是好样的!影片虽仅仅二十多分钟,内容精彩,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回味无穷!</h3> <h3><br>举行战友联谊会</h3> <h3>主持人周德祥宣布战友联谊会开始<br></h3> <h3>尚守群老战友致词 尚守群战友是当年滨海籍来到修理连50多人中,唯一提干,后又当了修理连长。庆典致词,非他莫属。</h3> <h3>《致词》热情洋溢,对老连队首长与诸位老班长们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感谢!(致词全文附后)</h3> <h3>尚守群致词视频</h3> <h3>西安老领导代表:</h3> <h3>相里重山老司务长讲话</h3> <h3>  相里重山老司务长讲话,语重心长,对我们滨海战友特别有感情。他讲出了埋藏心底四十多年的一个秘密:当他家乡受灾时,是我们滨海陈如贵等战友,将探家补发的粮票,送给他家一百斤,帮他家渡过了灾荒。仅此小事一桩,令他终身难忘。他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动过大手朮。但这次他千里迢迢,不怕旅途劳累,带来了两箱家乡名酒一一西凤酒,与大伙同饮,共叙衷肠!</h3> <h3>苏南来的老领导代表:</h3> <h3>刘士华助理讲话<br>  刘士华助理现为企业集团老总,对他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他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前来,我们深表感谢!<br></h3> <h3>滨海原5911部队兄弟连队代表:</h3> <h3>顾明中老战友讲话<br>  他的讲话,充满激情,对老领导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本次庆典活动,表示热烈的祝贺! 人生有战友,到老手拉手,战友情怀,正如一杯醇香的甘露,色香四溢,味香远久!(他的讲话全文附后)</h3> <h3>  顾明中老战友原是三营的,从部队转到滨海县人民法院,后任副院长。 </h3> <h3>  对以上老首长与兄弟连队代表的讲话,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h3> <h3><br>滨海修理连战友由李兵银、吴界和二位发表感言。</h3> <h3>盐城战友李兵银发言</h3> <h3>  李兵银战友是活动牵头人,为举办好庆典,做了大量的工作。 他的&lt;感言&gt;,情真意切,娓娓动人,是对50年前当军人的怀念!割舍不断我们50年战友貭朴的情谊!来到修理连,火热的连队生活,锻炼了我们的身体,锤炼了我们的意志,凝结了我们的友情,学到了本领,师徒情,终身情。彼此间形成了恰似劲松般的坚忍不拔的军人气貭!(感言全文附后)</h3> <h3>滨海战友吴界和发言</h3> <h3>吴界和曾是修理连的老文书,退伍回乡安置在滨海县化肥厂工作,后任厂长。(他的感言全文附后)</h3> <h3>吴界和发言视频</h3> <h3>会场实况</h3> <h3>兄弟连队嘉宾顾明中与刘训宏。</h3> <h3>老首长夫人们</h3> <h3><br>参加庆典的滨海修理连战友共30人 <br><br></h3> <h3>尚守群<br></h3> <h3>李兵银</h3> <h3>吴界和<br></h3> <h3>马士兵</h3> <h3>陈如贵</h3> <h3>孟宪书<br></h3> <h3>李士军</h3> <h3>王俊</h3> <h3>王锦岭</h3> <h3>张寿文</h3> <h3>吴兴齐<br></h3> <h3>姬绍标</h3> <h3>张长兵</h3> <h3>孙永付<br></h3> <h3>曾凡义</h3> <h3>张銀虎<br></h3> <h3>包永顺<br></h3> <h3>史学平</h3> <h3>彭华<br></h3> <h3>王瑞成</h3> <h3>武宜海<br></h3> <h3>胡军</h3> <h3>仇耀民<br></h3> <h3>万炳洋</h3> <h3>韦乃付</h3> <h3>朱国民</h3> <h3>李成将</h3> <h3>高善武</h3> <h3>刘必荣</h3> <h3>周德祥</h3> <h3>  退伍回乡后,每每想起在修理连的日日夜夜,我们都感到心潮澎湃。是5911部队修理连这个大熔炉煅炼了我们,她让我们有了崇高的理想,她让我们有了坚强的意志,她让我们有了前进的方向,她让我们学到了本领,不少战友回乡后,把在修理连学来的技能,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应用和发挥。</h3> <h3><br>全体人员合影 战友相互留影</h3> <h3>参加庆典活动的全体人员合影(合计:68人)<br></h3> <h3>与会的修理连战友合影(合计:56人)<br></h3> <h3>特邀外地嘉宾合影(合计:33人)<br></h3> <h3>与会的滨海籍修理连战友合影(合计:30人)<br></h3> <h3><br><br>故里聚诸君,共叙军旅情。 喊一声老战友,胸膛里涌起一阵阵滚烫的暖流; 叫一声老战友,脑海里闪过一串难忘的镜头。</h3> <h3>自由组合拍照</h3> <h3>左起:杨建中 潘德华 张寿文 马士兵 许三根 倪发庆</h3> <h3>三排11班战友</h3> <h3>左起:潘德华 张寿文 李宗夏 马士兵 杨建中</h3> <h3>   五十年了,带着对战友一生的思念,一世的牵挂,今日聚到一起,找回我们曾相思、相伴、相护的那个岁月。</h3> <h3>张银虎 刘士华 吴界和 李兵银</h3> <h3>镇江与江都部分战友</h3> <h3>顾明中 吴界和 李兵银</h3> <h3>楊建中 尚守群</h3> <h3>李兵银 孟宪书 王锦岭</h3> <h3>王锦岭 相里重山 陈如贵</h3> <h3>李宗夏 楊建中 马士兵</h3> <h3>尚守群 李宗夏</h3> <h3>左起:王俊 潘德华 周瑞华 马士兵</h3> <h3>杨建中 辛立和 刘训宏</h3> <h3>李宗夏 相里重山 刘士华</h3> <h3>王锦岭 刘士华</h3> <h3>郑兵 王俊</h3> <h3>孟宪书 王锦岭</h3> <h3>武宜海 朱国民 吴兴齐 马士兵</h3> <h3>姬绍标 李宗夏</h3> <h3>周德祥 韦乃付</h3> <h3>马士兵是这次活动的策划人。</h3> <h3>陈如贵、王锦岭二人分管后勤,他们热心为大伙服务。</h3> <h3>王锦岭</h3> <h3>界牌战友合影</h3> <h3>相里重山与彭华</h3> <h3>刘士标 费群安</h3> <h3>刘训宏 杨建中</h3> <h3>尚守群战友在热情接待战友们的到来。</h3> <h3>陈森 吴兴齐</h3> <h3>许三根</h3> <h3>左起:相里重山 费群安夫妇 李兵银 李公玉</h3> <h3>李兵银 费群安</h3> <h3>薛仲礼</h3> <h3>李公玉</h3> <h3>李宗夏 马士兵</h3> <h3>倪发庆 潘德华 许三根</h3> <h3>左起:武宜海 万炳洋 曾凡义 胡军</h3> <h3>费群安 张寿文</h3> <h3>张寿文 孟宪书</h3> <h3>顾明中 徐仁高</h3> <h3>孟宪书 辛立和 顾明中与江都的战友。</h3> <h3>辛立和 孟宪书与江都的战友。</h3> <h3>孟宪书 辛立和与江都两位战友。</h3> <h3>左起:姬绍标 顾明中 刘士标 费群安 徐仁高 沈光伟</h3> <h3>马士兵 费群安</h3> <h3>马士兵与费群安夫妇</h3> <h3>马士兵与李宗夏夫妇</h3> <h3>左起:陈如贵 李宗夏 费群安 相里重山 王俊</h3> <h3>李兵银与西安几位老领导</h3> <h3>马士兵与杨建中</h3> <h3>王俊 李宗夏 马士兵</h3> <h3>左起:李宗夏 相里重山 刘士华 孟宪书</h3> <h3>有首歌词说得好:老战友再相会,道不尽那喜和悲,旅途何惧风和雨,心有天地爱相随。梦里寻你千百回,英雄也落相思泪!<br></h3> <h3>李宗厦 相里重山 刘士华</h3> <h3>当年的勤杂排留影。</h3> <h3><br>有人说得好:战友情,就是理解与信任;战友情,就是支持与尊重;战友情,就是宽容与接受。</h3> <h3>左起:张政余 彭华 陈森 王锦岭</h3> <h3>左起:张寿文 孙其福 王锦岭 李士军</h3> <h3>陈涛战友合影。</h3> <h3>左起:包永顺 周瑞华 张茂龙</h3> <h3>李士军 薛金良 陈如贵</h3> <h3>张长兵 吴兴齐 薛金良</h3> <h3>左起:王俊 潘德华 周瑞华 马士兵</h3> <h3>潘德华 周瑞华 马士兵</h3> <h3>左起:黄炳松 朱国民 薛金良 陈如贵 吴兴齐</h3> <h3>照片中的我们都是1968年同期入伍。 当年我们分别来自陕西与江苏两省,是军旅生涯,使我们走到了一起。回乡后一别就是几十年,时境迁,人古稀,今日有幸相聚滨海,感谢滨海战友,提供如此美好的平台。</h3> <h3>李兵银 孙永付</h3> <h3>张长兵 盛其福</h3> <h3>左起:仇耀明 聂松林 李成将 王瑞成</h3> <h3>周德祥与徐仁高</h3> <h3>当年团部篮球队员们与费群安夫妇合影。前排左起:徐仁高 费群安夫妇 吴界和 尚守群后排左起:刘士标 周德祥 沈光伟 </h3> <h3>顾明中 徐仁高</h3> <h3>刘士标 费群安 徐仁高</h3> <h3>姬绍标 徐仁高</h3> <h3>尚守群 徐仁高</h3> <h3>吴界和 徐仁高</h3> <h3>周瑞华与张茂龙二位老领导在亲切交谈。</h3> <h3><br>中午11点半宴会开始<br><br></h3> <h3>  忆往昔峥嵘岁月,五十年弹指一挥间。相逢就是缘,相聚就是歌。让我们敝开心扉,把酒当歌,共叙灿烂人生的真缔,共诉离别相思之情!<br>主持人周德祥宣布宴会开始! 首先,感谢老司务长相里重山,为大伙提供了两箱西凤酒;感谢镇江战友提供了名牌镇江醋。 为首长及夫人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共同干杯!<br>  请嘉宾们品尝滨海特产一一五醍浆系列酒&lt;一帆风顺&gt;。寓意:祝愿老领导与老班长们:不虚此行,一帆风顺! 共同品尝地方菜肴一一&lt;滨海八大碗&gt;。</h3> <h3>  相里重山老司务长从家乡陕西,带来两箱20年陈酿一一西凤酒。他对我们关怀备至,仍象当年那样,是我们的好后勤。</h3> <h3>请嘉宾也品赏一下滨海特产五醍浆酒。 五醍浆大曲始酿于清朝乾隆年间,采用优质高粱为原料,“鸭蛋汪”神泉水和现代科学技术精酿而成。具有“窖香浓郁,绵甜爽净,回味悠长,饮后不渴”的独持风格。</h3> <h3><br>品赏家乡特色菜一一滨海八大碗。(淮扬菜系列)</h3> <h3>红烧肉、烧魚圆、大煮干丝</h3> <h3>剁椒鱼头、烧老鹅、烧杂烩</h3> <h3>松花鱼、烧带鱼</h3> <h3>相里重山 费群安</h3> <h3>当年团部篮球队员一起敬相里重山酒。</h3> <h3>团部篮球队员敬老队长费群安夫妇酒。</h3> <h3>左起:姬绍标 吴界和 周德祥 尚守群</h3> <h3>周德祥敬酒与刘士华、薛金良、陈森交谈视频。</h3> <h3>李兵银、李士军敬老领导刘士华酒(这是途经盐城时)</h3> <h3>李兵银与王俊敬老领导刘士华酒。(这是途经盐城时)</h3> <h3>镇江、江都四位战友共同干杯。</h3> <h3>王锦岭敬酒视频。</h3> <h3>吴界和 周德祥 尚守群</h3> <h3>西安首长途经盐城时,受到盐城战友盛情款待。后面站着的是王俊战友。</h3> <h3>在盐城喝酒席上视频。</h3> <h3>姬绍标紧紧搂着费群安、薛仲礼两位老领导,叙说离别相思之情。</h3> <h3><br>  战友头碰头,功名利禄抛脑后;战友手拉手,知心的话儿说不够。</h3> <h3>王俊与费群安首长。</h3> <h3>王俊与李宗夏老领导。</h3> <h3>顾玉明 胡军 曾凡义 万炳洋</h3> <h3>李士军与相里重山亲切交谈。当年的文书与老司务长,情同手足的好兄弟,千言万语说不完!</h3> <h3>王寿军敬李宗夏夫妇。(这是途经盐城时)</h3> <h3>镇江、江都的四位战友。</h3> <h3>周德祥与楊建中夫妇交谈视频</h3> <h3>姬绍标敬李宗厦与李公玉二位老领导。</h3> <h3>在盐城接待西安首长席上,姬绍标战友敬李兵银夫妇。</h3> <h3>盐城战友与西安首长及夫人留影。</h3> <h3><br>游览滨海月亮湾,大丰梅鹿园,射阳丹顶鹤园等景点<br></h3> <h3>滨海月亮湾景点集体留影</h3> <h3>盛其福 相里重山 薛金良 李宗夏</h3> <h3>楊建中 潘德华 马士兵 刘训宏</h3> <h3>李兵银</h3> <h3>相里重山 李兵银</h3> <h3>李宗夏夫妇</h3> <h3>游览滨海港左起:杨建中 潘德华 刘训宏 马士兵 <br></h3> <h3>左起:楊建中 潘德华 马士兵 刘训宏</h3> <h3>杨建中夫妇</h3> <h3>左起:杨建中 潘德华 马士兵</h3> <h3>左起:潘德华 马士兵 杨建中</h3> <h3>射阳湿地,丹顶鹤园。</h3> <h3>丹顶鹤雕塑</h3> <h3>薛金良</h3> <h3>悠闲散步的丹顶鹤</h3> <h3>冒着小雨游览射阳湿地</h3> <h3>送别老领导与老战友们<br></h3> <h3>离别的泪水,赶走快乐的时光。离别的泪水,穿透你我的心扉。离别的泪水,化作友谊的缩影。虽离别,但愿我们,友谊天长地久!</h3> <h3>送别老首长与老班长们的视频</h3> <h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昔日的青年如今已满头银发,稚嫩的脸庞刻上了岁月的印痕。我们都不再年轻,我们终将老去。但是,我们的青春不会老,我们的思念不会老,我们的战友之情不会老,我们5911部队修理连这面光荣的旗帜不会老。让我们把那些美好的记忆永远藏在心底。珍藏到六十年、七十年,我们再聚首时,仍然相约在滨海,再来回忆那些点点滴滴。到那时我们一个都不能少!</h3> <h3>相逢军营五十年,今朝重聚喜无前。知音谊比同胞厚,战友情逾兄弟坚。富贵贫穷如幻梦,平安康乐胜金钱。祝君万事常如意,子孝孙贤福寿绵。 一一吴界和</h3> <h3><br>盅翻碟覆影跹翩,富贵贫穷一缕烟。车钳铣焊修未尽,相聚黄海叙无边。古稀不老兵魂在,岁月留迹铁骨坚。陕甘豫青掀热血,丹心犹系秦岭巅。 一一马士兵<br></h3> <h3><br>原连队老领导金葵生贺诗二首<br>战友情金秋大地景色浓,五十春秋君重逢。 从戎惜别真情在,犹如彩带系心中。芳华热血洒国防,千里秦川称英雄。朝夕相处亲兄弟, 一生一世暖流涌。 <br>卜算子 泳怀 军旅铸深情,共舰同朝暮。回乡分离日日思,梦断天涯路,今又喜重逢,酒散还归去。都是花甲古稀年,但愿春长驻。<br><br></h3> <h3>靑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h3> <h3><br><br>副 篇(一)尚守群致词(二)兄弟连队代表顾明中讲话(三)盐城战友李兵银感言(四)滨海战友吴界和感言<br><br></h3> <h3>尚守群致词尊敬的原5911部队修理连的老领导,尊敬的部队老战友,各位来宾,你们好! 首先,请让我代表原5911部队修理连的滨海籍战友,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我们热烈庆祝滨海籍战友参军入伍,进入5911部队修理连5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你们光临滨海参加聚会,给我们带来了祝福,带来了惊喜,带来了快乐,带来了友谊。让我再次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我们滨海是个美丽的县城,地处黄海之滨,淮海流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我们部队有不少领导,50年前曾来滨海接兵。那时的滨海相当落后贫困,是苏北有名的穷县,工业落后,农业薄弱,商旅凋零,交通闭塞。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经过120万滨海人民的艰苦奋斗,早已旧貌换新颜。看,县城到处是高楼林立,道路宽阔,商贾云集,人流如潮。每到夜晚灯火辉煌,广场公园莺歌燕舞。看,工厂、园区遍布,机器轰鸣,产品络绎不绝,出口内销两旺。看,农村大棚片片,稻谷飘香。 尊敬的老首长。老领导,老战友,尊敬的各位夫人女士们,滨海欢迎你们!滨海籍老战友欢迎你们!祝你们在滨海玩的开心,吃的顺心,住的舒心。 各位领导。我们相遇在50年前,相识在50年前,光荣的使命使我们相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成为一家人,成为兄弟,成为战友。我们一起战斗过,一起拼搏过。我们一起为军人的荣誉,为三线建设贡献了自己的青春、汗水,甚至热血、生命。我们无怨无悔。我们骄傲自豪!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分别有40多年了。当我们脱下军装步入社会,经历了世事的沉沉浮浮之后,更发现战友之间的友谊,新兵老兵之间的情怀是难以割舍的。是一份躲不开的缘。今天我们从天南海北相聚在这里,就是为了再叙战友情!我相信,今天,2020年11月22日,一定会令各位终生难忘,大家一定会度过一个温馨而美好的时光。30周年,我们相聚了!40周年,我们相聚了! 50周年,我们相聚了! 60周年,我们还会再相聚! 最后,我祝贺这次聚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家庭幸福,年年安康。祝我们的友谊万古长青!谢谢大家!(语音录制,难免有误)</h3> <h3><br>兄弟连队代表顾明中讲话尊敬的老首长,敬爱的战友们,中午好! 一个月前,战友马仕兵就给我发过邀请,说修理连的老首长们要来滨海,战友们想借这个机会,以修理连滨海籍战友庆祝入伍五十周年聚一聚。我十分赞同和支持。可能因为一些特殊情况,这项活动今天成功在此举行,对此我代表应邀参加这次活动的其他连队几位战友,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祝其圆滿成功! 二零五团的修理连,虽然我没在这个当年优秀的,技术含量很高的,业务水平很强的,而且是团蓝球队训练基地的连队生活和体验过,但通过道听途说,并和修理连好多战友接触相处,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上,反映出团机关直属队的思想觉悟,工作作风,生活秩序,业务能力,官兵团结等等二零五团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真的为你们点赞,为你们骄傲。今天又能在五十年后,溶入你们之中,回忆军营生活,真的很激动,很开心,很高兴。更感谢你们对我们厚爱,让我们在第一时间分享这一幸福的时刻!首长和战友们,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五十年中我们一批又一批,一次又一次的转业退伍,挥手流泪告别战友,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不变的是,战友之情魂牵梦绕,念念不忘。中青年时,忙事业,创家业,育儿女,孝父母,战友联络也从未间断。战友聚会也渐渐增多。特别是四十后,交通通讯飞速发展,给我们战友的联系、相聚提供了方便。天各一方的战友们,每联系上一位,都会给自己带来无比的喜悦。每一次的聚会,都让我们年轻好几。相聚一起,我们谈天说地,最多的还是想起当年应征入伍,在那艰苦的条件下,繁重的施工中,紧张的生活里,我们官兵一致,团结一心,互帮互学,以老带新,如一个大家庭,像一群亲兄弟,奋战在国防建设第一线,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建设,创建了一个又一个的后勤保障基地。秦川八百里,哪里没有我们的脚印,渭河两岸边,哪边没有我们的汗水。回忆起军营激情燃烧的岁月,虽有牺牲,虽有伤残,虽有劳疾,我们笑而回答,无怨无悔!因为,在艰苦磨练下,在好多坎坷中,在危险困难时,坚定了我们的信念,坚强了我们意志,坚实了我们情感。五十年后今天,我们又能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望着老去的你我,回忆当年的情形,笑看今日安度夕阳,让人开怀让人昂扬。好多战友,身强力壮,若有需要,还能立在车床,钻进机房,驾驶吊车拿起钻枪。蓝球队员还想上场,抢个下蓝扔到前场。大家恨不能来一次穿越。 千言言不尽,万语说不完,每一次我参加战友聚会,都会深情享受一次新的愉悦。愿战友们多联系,多走动,常相聚!它能让我们开心,也是最好的保健! 最后,愿首长战友们阖家幸福!平安健康!(下载于顾明中&lt;美篇&gt;,谢谢明中战友)</h3> <h3><br>盐城战友李兵银感言各位首长,各位战友,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经过我们积极筹备,多方联系,原5911部队修理连的老战友们从四面八方、祖国各地赶到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回忆当年在部队战斗的激情岁月,对于我们离开部队多年,年近古稀的战友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预祝联谊聚会圆满成功! 参加这次联谊聚会的战友,除了我们滨海籍战友外,还有甘肃兰州,陕西韩城,浙江杭州,苏南苏州,无锡及盐城等省市的老战友, 老首长,让我们首先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各位首长,各位战友,各位来宾, 当年我们在部队,担负着特殊的技术保障任务,为部队完成各项国防施工任务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到首长战友们的表彰和肯定,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是我们永远难忘的光荣和骄傲。 在部队共同的战斗生活中,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以老带新,团结友爱,结下了兄弟般的战友情谊,是我们一生的财富和自豪,不管风吹雨打,不管山高路远,不管天南海北,不管财富年龄,我们的战友深情,永远不变,永远传承,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更加浓郁汾香,铭刻胸膛! 战友们,岁月匆匆,光阴易逝。我们如今不知不觉已步入老年,犹如黄昏,时间对我们来说,已变得十分珍贵。我们要珍惜他,利用他,创新他,把我们战友深情发挥到极致,多交流,多走动,多相聚,多享乐,始终保持初心激情,保持军人本色,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发光发热,贡献一生,成为真正的坚强运转的钢铁战士。 此次活动后,我们要经常到各地多走走看看,和战友多交流互动,使之成为我们今后一次次难忘的美好时光,更加充实我们的晚年生活,使战友之情永放光辉。祝各位首长,战友,各位来宾身心愉快,万事顺意,祝联谊活动安全顺利,圆满成功!入伍六十周年时,请在坐的一个不能少再相聚!谢谢各位!(下载于明中的美篇,谢谢明中战友)</h3> <h3><br>滨海战友吴界和感言敬爱的老首长,亲爱的老战友,各位来宾,大家好!在这初冬十月枫叶飘红的日子里,我们50名亲如兄弟的老战友。欢聚一堂,热烈欢迎来自西安,张家港,杭州,镇江,扬州,甘肃等地的原5911部队修理连的老首长,老战友!热烈庆祝当兵入伍,来到原5911部队修理连50周年!在这个欢聚时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面对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孔的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我们永远不会忘记,50年前,我们一群风华正茂英姿飒爽的热血青年,身穿绿军装,胸佩大红花,心怀报国志,头顶寒风雪。从黄海之滨来到三秦之地,成为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宝鸡,渭河之滨,经过三个多月艰苦而短暂的新兵训练之后。50多名滨海籍战友,被分配到条件相对较好的修理连时,喜悦和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从此就注定了我们是一个家庭的成员,是兄弟,是一生一世的战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到了修理连之后,在严格的军旅生活中,得到连队首长和老战士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在思想上帮助,生活上关心,技术上传授,工作上支持。使我们很快的融入到这个战斗集体,很好地掌握了各种技能,一起为当时的三线建设贡献力量。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滨海籍的几位团篮球队员更得到费群安、沈祥根、包云南、王胜利、王维富等老队员,老领导的言传身教。在球场上挥汗如雨,东征西战,为部队的体育发展做出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那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里,我们滨海籍的战友们将自己顽强的精神,精湛的技术,无穷的智慧,充沛的体力投入到连队的各项工作中。修机械,修汽车,造零件。钳工、车工、电工、焊工、木工、磨工、修理工;炊事员、驾驶员、材料员、勤杂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成为部队战备施工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同时也锻炼了自己,成就了自己。其中多人入党提干,立功受奖,转志愿兵。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为他们喝彩叫好!尽管有多数战友壮志未酬,解甲归田。但他们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军人敢于面对挑战,敢于攻坚克难,敢于争先创优的特有气质,凭着在部队培养的过硬作风,练就的精湛技术,拼搏弄潮,艰苦创业。闯出了一条又一条闪光的道路,创造了一番又一番事业。我们同样为他们点赞,为他们鼓掌!弹指一挥间,50年过去了。曾经生龙活虎的我们,早就红颜已逝,青丝不再。早已年过花甲,儿孙满堂。早已功成名就,退休养老。但是时间没有磨平我们的战友情谊,岁月没有减弱我们的彼此思念。相信通过这次聚会。一定会使我们的情更深意更浓。最后祝各位来宾,各位战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祝我们的友谊长存!谢谢大家!(语音录制,难免有误)</h3> <h3><br>鸣 谢 感谢顾明中战友的《美篇》,为此提供了两篇发言稿与部分照片! 感谢郑兵、王俊、姫绍标等战友提供的照片! 感谢马士兵战友为人员介绍作最后审定!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又是闭门造车,诸多不妥,敬请指正,容后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