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10月25日,早9:30-12:00,群艺馆花鸟研习班第六次课程,李智明老师先讲解一下谢赫六法。</p> <p>谢赫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摹写。谢赫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p> <p>在点评三位同学的习作后,李智明老师集中前五次分花、叶、枝干、石头画法,用四尺整张对临吴昌硕《沉香亭北倚阑干》牡丹图。李老师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教大家?互相真诚地对待,路径就是从一家学精,再延展。要求大家画原大,用大笔画,放开胆子。首先,李老师用炭条勾画出花头、叶子、石头位置,要松一点,勾出花头周围叶脉主线条。</p> <p>形成这样一个图,经营位置</p> <p>同学们围在老师周围认真观察,手机录像</p> <p>接着,李老师调色胭脂,稍加一点墨,用写的笔法点簇画眼👀花头,强调颜色要有层次,要在炭条确定的位置画。</p> <p>李老师调出墨色,勾画两朵白色牡丹</p> <p>用笔尖沾水、沾墨,调出合适的墨色,用侧锋从各个方向画出叶子</p> <p>趁着叶子未干不能勾叶脉的时间,李老师用拖泥带水和横涂竖抹的方法画出底部的石头,强调要有石分三面的视角,用干笔适当皴擦,淡墨涂抹</p> <p>最后李老师勾叶脉,以叶脉表现叶子朝向翻转等状态;调赭墨,掌握水分,写出枝干,把花叶及叶脉连接起来,表现关系</p> <p>李老师用淡墨将叶子之间点涂,用淡色将花瓣之间白色部分复笔。并对照原图补充画面不足部分。看,这是李老师课堂临摹与吴昌硕牡丹图对照!多好啊</p> <p>为了庆祝吴昌硕牡丹图的完美临摹,同学们和李老师合影留念!</p> <p>今天恰逢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祝福李老师佳节愉快!感恩李老师用心对待公益教学,我等受益良多。</p> <p>雅典娜依老师所交对图临摹,关于腌制加墨调色、用淡色或淡墨调整花头、叶子使其气韵连贯请教,李老师言到:胭脂色由于生产厂家及纯度明度的不同,有的过于红艳,须加适当墨使其柔和。加不加墨视原色而定。花头及叶子过于松散的地方需用填或堵的方式使其整体化或气韵贯通,填色一般较前为淡色,程度视需要填堵的地方相关墨色或颜色而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