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月18日,晴</p><p>不到晋祠,枉到太原。今天的首要任务是去晋祠打卡。</p><p>晋祠,始建于西周,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p><p>三晋(战国时的韩、赵、魏三国)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这里山环水绕,古木苍天,在如画的美景中,历代王朝在此建筑了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真可谓是人文荟萃。</p><p>晋祠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碑刻、壁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晋祠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的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p><p>晋祠在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祠重修扩建。(源自百度文库)</p> <p>沿中轴线上分布的主要建筑分别是山门</p> <p>水镜台,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三晋是后山西的代称。</p> <p>戏台上方悬挂的“水镜台”牌匾,是晋祠三匾之一。</p> <p>始建于宋朝的金人台,香炉是琉璃制作的。</p> <p>金人台上宋朝铸造的铁人武士,经历了近千年的雨雪风霜,至今完好无锈。在此铸造武士的目的是为了镇水,防止水患。</p> <p>对越牌坊,建于明万历年间,是报答宣扬祖先功德的意思。牌匾“对越”是晋祠三匾之一。</p> <p>献殿,建于金代(1168年),是专门供奉祭品的地方。</p> <p>献殿为单檐歇山顶,斗拱简洁,出檐深远,但整体结构轻巧稳固。这个殿堂又是四周无墙壁的,安装有直棂栅栏,又非常像一座玲珑雅致的亭子。在中国的建筑史上,用殿堂作为供献的地方,也仅此一例。</p> <p>鱼沼飞梁,北魏时就已存在,桥梁呈十字形,从高空俯视如大鹏展翅。它是中国现存古桥中仅有的实物孤例。</p> <p>圣母殿,创建于宋天圣年间(1023年—1032年)。其殿内宋朝彩塑最为精典,属于国宝。</p><p>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合称为“晋祠三宝”。</p> <p>木雕盘龙,栩栩如生</p> <p>圣母殿左侧的周柏是西周时种植的,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p> <p>右侧的难老泉,历经千年,常流不息。牌匾《难老》与《水镜台》《对越》同为晋祠著名的三匾。</p> <p class="ql-block">晋祠里宋朝的彩塑,主要反映了宫廷的日常生活。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p><p class="ql-block">宋代侍女像,难老泉与周柏合称“晋祠三绝”。</p> <p>慈禧的手迹</p> <p>一幅壁画,一个故事</p> <p>他乡喜相逢的老同学,开心!</p> <p>南禅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创建年代不祥,重建于唐,)距今1200多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南禅寺山门</p> <p>大殿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称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p> <p>佛光寺,位于山西五台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p> <p>伽蓝殿里的彩塑</p> <p>唐代石幢两座,分别立于文殊殿和东大殿的门前。</p> <p>东大殿为寺内正殿,公元857年建成。它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公元782年)的正殿以及芮城县广仁王庙(公元831年),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三。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p> <p>殿内的浮雕与彩塑罗汉,这些彩塑生动逼真,线条自然流畅,布局合理,让人惊叹不已!</p> <p>壁画</p> <p>初祖禅师塔,即祖师塔。建于北魏时期,是唐代会昌五年灭法,佛光寺被毁时留下的唯一建筑物,这是全国仅存的北魏时期的两座古塔之一。</p> <p>今天还捎带着去了闫锡山的故居</p> <p>行得通是连接新老院落的通道</p> <p>今晚入住五台山台怀镇</p> <p>10月19日至20日,睛。</p><p>五台山,带着敬畏之心去转山拜访山间寺庙,感受浓郁的佛教文化氛围,赏古建筑、彩塑、壁画之美。</p> <p>大文殊院,敬香</p> <p>参拜礼佛</p> <p>随缘自在</p> <p>人山人海的万佛阁,又称五爷庙。五爷庙是五台山香火最为旺盛的寺庙之一,殿内供奉的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p> <p>五爷庙古戏台上精彩的彩绘</p> <p>围栏上的铜画</p> <p>塔院寺,高耸云天的大白塔是寺内的主要标志,塔的全称为释迦摩尼舍利塔。这座塔拔地而起,凌空高耸,在五台山群寺簇拥下颇为壮观,人们把它当做五台山的标志。</p><p>毛泽东主席1948年春天,曾到塔院寺视察。</p> <p>显通寺,始建于东汉(公元69年),是五台山规模大、历史悠久的寺院,也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全山寺院之首,与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寺庙。</p> <p>登高远眺,寺庙林立,僧侣如云,好一派佛国圣境。</p> <p>罗喉寺,始建于唐代,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寺之一,寺内两栋木构小楼,以接待十方客人而闻名。</p><p>山门前的石狮子是唐代的,硕大雄浑,威武壮猛。是台怀中心区唯一的唐代石狮遗作。</p><p>寺院后殿还有一个著名的“开花见佛”活动机关装置,转盘内侧安装了四方佛,二十四诸天和十八罗汉画,中央有木质花瓣。当花瓣开放时,背对背面朝外的四尊佛像便会显现出来。这个装置是罗喉寺仅有的。</p> <p>藏经阁</p> <p>十方堂,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专门用于招待从远地来的喇嘛和少数民族善男信女。</p> <p>远眺菩萨顶</p> <p>菩萨顶山门前的108级石阶,代表人有108种烦恼,踏上一节台阶,就意味着解脱一种烦恼,石阶尽处就是超凡脱俗的佛土。同时它也暗指山西旧属的108个县。</p> <p>菩萨顶,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年),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是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行宫,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为五台山黄庙之首。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p> <p>传说文殊菩萨居住之处。</p> <p>乾隆御碑矗立在东院,为方形巨石雕成,碑身高达六米,四面各宽一米,碑文分别用汉、蒙、满、藏四种文字镌刻,是五台山最高大的石碑。</p> <p>佛缘</p> <p>黛螺顶,又称大螺顶,始建于唐朝,是五台山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别具一格的一座古刹。</p> <p>旃檀殿就是此寺别具一格的建筑,殿内供有佛祖,释迦牟尼佛不是常见的结跏跌坐的式样,而是站立于佛坛上。因站佛是用旃檀木雕成,故名旃檀佛。</p> <p>站在殿外,聆听着晚课上宏亮悠扬悦耳的吟唱,心宁神静。</p> <p>广化寺(建于北宋),是五台山著名的华严道场。2019年,广化寺被打造成一座夜景绚烂,金碧辉煌的网红寺庙,这是五台山唯一一座晚上开放供游人参观的黄教寺庙。</p> <p>殊像寺,创建于东晋,后经历代重建、再建。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五大禅处,又为青庙十大寺之一。是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p> <p>殿壁上塑造有五百罗汉渡江的故事,这一巨型彩色悬塑,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场景多变,给人一种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博大深远之感,是一副有动有静,色彩绚丽,刻画逼真的彩色悬塑画。这里展示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p> <p>金阁寺,建于唐代,当时是一座闻名的密宗道场。金阁寺是按照道义悟见的金阁形制而建,是仿造印度著名那烂陀寺而建,工程历经五年才竣工。玄奘法师曾在寺中就学多年,原寺毁于12世纪,到宋代之际,金阁寺只剩遗址了。1555年高僧了用大机重新建寺,通过民国原年,以及改革开放初期不断的修缮和维护,才保存至今。</p><p>我们去时没有对外开放,我们是走后门才得以进入。</p> <p>殿内供奉的是1993年新塑的千手观音菩萨,是五台山所有圣像中最高的一尊。</p><p><br></p> <p>规模宏伟、富丽堂皇的大殿</p> <p>竹林寺</p> <p>竹林寺,始创于唐代。在唐代就有日本高僧到此朝山拜佛,它是中日友好往来源远流长的佐证。寺院原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等建筑,毁于文革时期。现在寺院中的建筑均是国家拔款投资修葺的。</p> <p>寺院中最有名的就是这座八角形的舍利塔,该塔为楼阁式,始建于明弘治年间,嘉靖时重修。</p> <p>这里的书,是可以带走的,其目的是为了宣扬佛教。</p> <p>岁月有痕</p> <p>碧山寺,始建于北魏,明朝重修。明英宗年间是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禅寺,所谓十方,是指凡出家僧人和四方居士到此,都可以免费食宿,如果从这里启程时缺少路费,寺内还会周济一些,所以很多朝山教徒都把这里作为必朝之地。</p> <p>硕大的木鱼</p> <p>雕梁画栋</p> <p>再见了,五台山!你那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宏伟壮观的古寺庙建筑,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让人终身难忘。</p> <p>悬空寺,建成于公元491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现存建筑是明清两代修缮的遗物。寺庙小巧玲珑,空间丰富,布局紧凑,错落相依,小中见大,真是巧夺天工,奇特壮观。</p> <p>山门</p> <p>殿堂里毁坏严重的彩塑,人物头像都不复存在。</p> <p>朝拜之路</p> <p>今晚的驿站是大同市汉庭快捷酒店。</p> <p>10月21日,晴</p><p>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始建于辽(公立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取“慈悲之花,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后毁于战争。金(1140年)重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佛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多次拨款维修华严寺。它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屋脊上的神兽鸱吻,传说是龙的第九子,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北吻是金代的原物,南吻是明代制作,也是中国古建筑上最大的琉璃吻兽。</p> <p>大雄宝殿</p> <p>合掌露齿菩萨</p> <p>壁画</p> <p>寺院的守护者</p> <p>华严宝塔,是根据《辽史.地理志》上的记载恢复建造的,是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p> <p>华严宝塔的地宫,塔底面积近500平方米,采用了100吨纯铜,用雕凿、锻打、贴烙、线刻等多种铜工艺技法打造而成,建成时为中国最大而且纯粹的铜造地宫。</p><p>地宫里的万佛像</p> <p>地宫里的浮雕画上用图案记录了释迦牟尼一生的经历。</p> <p>下华严寺</p> <p>云岗石窟</p> <p>古驿道</p> <p>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p> <p>飞天</p> <p>小天使</p> <p>昙曜五窟</p> <p>应县木塔</p> <p>应县木塔全称为“佛宫寺释迦塔”,始建于辽代,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且唯一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与巴黎埃菲尔铁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应县木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p> <p>色彩艳丽的壁画</p> <p>今晚住宿代县,明天雁门关见。</p><p>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