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太山龙泉寺位于太原市晋源区风峪沟内的太山之阳。寺院坐北朝南,南北长129米、东西宽49米,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据史料及寺内碑刻记载,太山龙泉寺的始建年代应在唐武周时期(690~705年),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重建,万历七年(1579年)重修,清乾隆年间又进行了修缮和增建。寺内除现存明、清时期建筑外,还保存了唐武周时期的碑刻、佛塔地宫及其出土文物。</p><p><br></p><p><br></p> <p>10月16日,开车半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太山。</p> <p>已是深秋,满山遍野的红叶笼罩着龙泉寺。</p> <p>沿着山路拾阶而上</p> <p>今天的天气晴朗,蓝蓝的天空。</p> <p>山路两旁红叶伴我而行</p> <p>半山腰看到山下的红叶点缀着大山</p> <p>半山腰的小亭子休息一下</p> <p>从已修成的层层台阶迂回而上,在峰峦环抱、松柏掩映之中,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这就是龙泉寺。</p> <p>大红的山门迎接着游客</p> <p> 龙泉寺东数十步有龙泉洞,洞上建有龙王庙,清洌甘甜的泉水自洞中流出,此即传说中人们发现的泉眼,每逢天旱,人们便在此处祈祷龙王普降甘霖。潺潺流水从山顶倾泄而下。</p> <p>美丽的红叶下留个影</p> <p>洒落在水中的红叶</p> <p>太山龙泉寺依山而建,中轴线上建有山门、中门、大雄宝殿、观音阁和莲花洞,两侧为钟楼、鼓楼、东西厢房;寺院东侧还有太山龙泉寺唐代塔基遗址及龙神祠。其中大雄宝殿、观音阁、莲花洞等为明代建筑,其余为清代建筑。大雄宝殿为二层建筑,下层为砖砌窑洞,上层为木构部分,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前有武周时期碑1通、明万历年间与清乾隆时期碑碣8通;莲花洞为石构建筑,三楹。寺院塔林共有10座灵塔,5座保存较完整,其中2座元塔,3座明塔。另外,还有唐李存孝将军墓及若干古树名木。</p> <p>观音阁</p> <p> 观音阁内保存的明代悬塑和唐代地宫出土文物十分精美,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p> <p>唐塔遗址,从这里出土了石椁,石椁里有银椁,金椁,就像套娃一样,一个套一个,不让拍照,故没有照片。</p> <p>观音阁平面为八边形,攒尖顶,殿内正中佛坛供奉观音菩萨,两侧为十八罗汉,殿内四壁分布着明代悬塑。</p> <p>唐代的菩萨造像形态端庄优雅,形象特别漂亮。</p> <p>西侧一个院落,摆满了菊花。</p> <p>秋天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p> <p>水池中的红鲤鱼</p> <p>太阳落山了,我们下山。</p> <p>走出山门,回望太山,好美好美!</p> <p>一只蓝雀落在树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