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皖南行

姚光辉

<p>原本国庆计划到两广去旅行,但从央视中了解到国庆期间这二地人满为患,于是3日驱车到冷门的安徽池州市去浪个几天。</p> <p>一路非常顺当到了池州市,可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气温也急骤下降,入住酒店安顿后准备到附近的百荷旅游风景区逛逛,在大厅见到有一架古筝,于是辉叔坐下拨动琴弦……。</p> <p>走在绵绵细雨中的景区是另一种滋味,游客稀少,景物朦胧,拍照能拍出写意山水感觉。</p> <p>此时无任在城市还是步入景区,国庆的气氛还是很浓郁的,国旗、红灯笼四处可见。</p> <p>鲜花点缀</p> <p>柳树在冷风中摇曳</p> <p>山上的宝塔若隐若现</p> <p>湖面仿佛披了一层纱幔</p> <p>人物的清晰度也大打折扣</p> <p>九华山,距我们入住酒店40公里,开车50分钟即可到达。</p><p>九华圣境,国家5A级景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地藏菩萨的道场。</p><p>九华山原名为九子山,后因诗人李白的诗而改名。</p> <p>诗人李白到此曰: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故将原名九子山改为九华山。</p> <p>九华天下神,秀丽的自然风光,群山众壑,溪流飞瀑,苍松翠柏,奇丽清幽,相映成趣。</p> <p>在我们走的这一段,山间的溪沟岩石在水流的冲击下,岩石的棱角与锋芒也变细圆润光滑,岩石记录了自然,也书写了历史,九华山就是一个明证。</p> <p>野猴出没,可惜我们到此因雨雾无法看到野猴们上窜下跳。</p> <p>潺潺流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p> <p>我们沒有坐索道车,只是沿石梯爬到半山的坡顶观看自然景色。</p> <p>陡峭石梯</p> <p>怪石嶙峋</p> <p>咔嚓</p> <p>以此见证我们到此一游</p> <p>尽管云雾山中,风光依然如画。</p> <p>山水雄奇,林中鸟语伴着溪水声,置身于此,感觉是享受了视觉盛宴。</p><p>我们一行就在花坛景区观光,由于天气不佳,沒有到主峰去观光,也沒有到九华古街去烧香拜佛,据景区电子屏打出的信息,九华古街人满为患。故下午转大愿文化园观光。</p> <p>下山来到大愿文化园</p> <p>这是九十年代中期建立的观光点,文化园的狮子峰上有一尊高近百米的地藏王铜像。</p> <p>有观光车,行车到此为此,还要步行一长段路才能近观,天下着雨,衣服和旅游鞋已湿了,为防感冒只能远远的用手机拉近距离拍了一张略显模糊的照片,只能请地藏菩萨原谅了。</p> <p>回到池州市已是华灯初上,雨中的街巷少有行人,我们到商业圈的新西街晚餐。</p><p>这是池州市最大的美食世界,但缺少地方美食的特色,估计池州也沒有什么可拿得出手的美食,新西街的饮食是以成渝火锅、串串为主力,我们仿佛来到四川某个城市,空气中飘着一股辣味。</p> <p>斑驳的古城墙有着千年历史,城墙内便是池州府。</p> <p>池州市博物馆是在原池州府衙和儒学堂基础上复建的。</p> <p>牌坊</p> <p>文昌阁</p> <p>进府衙前的警示石牌</p> <p>大成门、大成殿,孔子像。</p> <p>乡贤祠,古碑亭。</p> <p>城隍庙</p> <p>驱车70公里过长江大桥来到安庆市,观光4A级菱湖风景区。</p><p>据简介菱湖景区方圆8平方公里,有260多年的历史,是安徽省建成最早的园林式公园。</p> <p>站在荷花池想起宋朝杨万里的二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p><p>可惜荷花已谢了,只剩绿叶了。</p> <p>菱湖以水取胜,湖面碧波荡漾,湖心小岛,亭阁竹林相映,湖中菱荷茂盛。</p> <p>菱湖景区由几大湖泊组成:菱湖、莲湖、东西二湖。</p><p>这里水岸蜿蜒,林木繁茂,是安庆的绿肺。</p> <p>揽月桥上,战友信步而来。</p><p>"热烈欢迎先生来俺安庆4A级菱湖景区观光"!</p> <p>湖边留影</p> <p>牡丹园,花已凋零。</p> <p>来到长江边,走上江堤,彼岸是池州市,此岸就是安庆市了。</p><p>安庆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京剧鼻祖徽班的摇篮,也是黄梅戏的发源地,安庆同时是近代名人陈独秀、核专家邓稼先、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的故乡。</p><p>从清代开始直到新中国成立,安庆作为安徽省省会长达300年之久。</p> <p>漫步在江堤上</p> <p>四位UncⅠe(叔叔)同框</p> <p>江风很大,远处的安庆长江大桥是内陆通向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p> <p>"妈妈,救救我!这个叔叔要带我去上海,我怕,那里沒有我喜欢的玉米棒子…"。这个从安徽农村来穿黄色衣服的男孩十分不安,而边上那个略大的孩子却高声说道:"我要去"!</p><p>"好了,等你们长大了,辉Uncle欢迎你们到上海来读书、工作"。</p> <p>千年古刹迎江禅寺,依坡而建,占地2万平方米。七层振风塔雄姿挺拔。</p><p>简介中说始建北宋开宝七年(974年),被称为"中江第一刹",寺门上面有光绪皇帝御书"迎江寺"匾。</p> <p>山门两侧各有铁锚,寓意城为船(安庆地势如一条船的形状)塔为桅(振风塔)。</p> <p>振风塔,始建于1570年,原名万佛塔。</p> <p>辉叔请了三柱香,很虔诚的点香拜佛:祈愿菩萨再许我10年健步如飞的走步精力。</p><p>驼背智深和尚13岁进庙已有60年的僧人生活,辉叔问他,清理的香灰作何用处?智深和尚很自然的回答:卖钱!</p><p>辉叔一头?????。</p> <p>午餐就在迎江寺吃素斋,也许是我们美食吃的太多,迎江寺的素斋竟这么难吃,且价格不便宜。</p><p>钱,是他们的主旋律,难怪驼背和尚要将香灰卖钱。</p> <p>去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p><p>拼图下是倒扒狮牌坊,据悉原牌坊有400多年历史,后因战乱、破四旧而被毁,现在这座牌坊是按原牌坊尺寸大小而后建的。</p> <p>这是一条古老的商业街,目前还保留着200米长的明清风格建筑和各个时期的历史建筑。</p><p>倒扒狮因倒扒狮古牌坊而得名。</p> <p>这个老城厢曾经是安庆人和周边地区的重要商贸中心。</p> <p>黄包车夫拉着辉叔来到老街,车夫说:"先生,你头回来此地,对着长筒吼出你心中的安庆,便可免去车资"。</p><p>我对着长筒大声说道:"安庆,我来啦!你是一座有故事的古城,辉叔喜欢"!</p><p>"very good!车资全免,外带导游带你游全城"。车夫一句`非常好'的英语逗乐了辉叔…。</p> <p>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p><p>很多人脑海中的杏花村是在山西,地名之争持续多年,但辞海79年修订本中的杏花村标名却是安徽池州市的杏花村。</p> <p>这个4A级景区因诗人杜牧春游杏花村时写下的一首诗(清明)而闻名全国。</p> <p>这是一头真的牛,而非塑像,只是放牛的牧童去哪里了?大概到山下游戏机房打游戏了,把牛扔在山上不怕阿爸拿树枝抽他吗?</p> <p>这里原只不过是几间荒野中的茅舍酒肆,如同山野中名不见经传的农舍,因杜牧的诗而闻名,入得景区大门,一座假山飞瀑而来,上有艾青所题:"杏花村"三字。</p> <p>杏花村因诗而蜚声四海,古时有十里烟村一色红(杏花),村酒村花两共幽的记载。</p> <p>(题杏花村志)石碑:小杜寻春载酒时,清明细雨杏花枝。</p> <p>棋盘对弈</p> <p>黄公酒是杏花村的特产酒,在外面无处有买。</p> <p>此后历朝历代的文人名士,杜牧、李白、苏东坡、岳飞、司马光、王安石等纷纷慕名而至。</p> <p>他们在杏花村吟诗饮酒,留下了无数首诗篇。</p> <p>然而,盛筵难继,随着战乱及天灾,曾经乡村酒旗风的杏花村,逐渐甄沒于岁月的风尘之中,如今还保存着少量残垣断壁的旧址。</p> <p>为重现杏花村十里杏花,灿若红霞的美景,池州市政府出台政策,引来有识之斥巨资再现昔日杏花村的美景。</p><p>它沒有都市钢筋水泥的压抑和枯燥,沒有城市园林的娇柔与造作,它是恬静的,是一幅充满生机和色彩的田园画。</p> <p>经过十几年的规划与建造,发掘了历史的遗存,形成今天的杏花村格局。</p><p>古朴而宁静,淡妆而优雅,茂林修竹,竹篱茅舍,置身于此,让人产生一种乡愁,这便是中国最美的乡村…。</p> <p>牧之楼(844年)唐风汉瓦,再现唐代古韵。</p> <p>诗人、官员(刺史)杜牧木雕像。</p> <p>写诗作画,杜牧任职届满在牧之楼与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p> <p>大夫第杜牧私宅</p> <p>青莲馆</p> <p>小姐闺房</p> <p>朗遂堂里,朗老爷与亲家商谈小女结婚的彩礼。</p><p>"白银万两,马匹八十,绸缎百匹,稻谷千石,耕牛百头,玉器百件,香炮镯金一样不少…"。</p><p>"成交!聘礼即日交付"。</p> <p>参观古戏台</p> <p>焕园,奉仪大夫郎文韶不愿降元为官,隐居杏花村,修此建筑,命为焕园。</p> <p>怪屋,走进怪屋,家具等物品都是倒置的,这就有现代的元素了。</p> <p>百杏园,一口古井在园中央。</p> <p>站在岸边看远处的佛艺堂</p> <p>过桥进入佛艺堂</p> <p>辉叔敲钟祈平安</p> <p>修佛养心</p> <p>黄公广润酒坊</p> <p>镜面反射</p> <p>与已握手</p> <p>返城回家路上,在高速安徽段月湾服务区休息,这个有着浓浓的徽派建筑可评为4星级服务区了。</p> <p>辉UncⅠe在这里留下此行旅途中最后一张个人照。</p> <p>皖南的民居建筑经典模样是粉墙黛瓦,在回程中为避开高速公路堵车,我们选择走一段地面公路,行进时不少村落在绿水青山中,时隐时现的徽派建筑,无意间让人产生仙境一词的遐想。</p> <p>在这些村落大都建有宗祠,在村里家族宗法是代代相传的。</p> <p>秋风起,沃野金黄,稻谷飘香,丰收在即。</p><p>俗话说南米北面,北耕旱田,南种水田,坐拥南北的安徽,不拘泥于此,皖南的水稻,皖北的麦子,安徽人都喜欢。</p> <p>从浙江织里收费口下高速公路,导航提示前方有10多公里堵车,从这里走地面可以避开堵车。</p><p>车行太湖边,想买螃蟹,但价格贵的离谱,只能沿着太湖边再绕道上高速……。</p> <p>从早上7:45分开车,450公里路程,到家已是7:30分了,整12个小时,大半时间在地面走,还不错,沿途看见有小镇就停一下,看看路边农民设摊有什么好买的,出门就是玩的,方式有多种,到一个沒去过的地方看一看,也是一种玩…。</p><p>看官,你认为呢?</p> <p>安徽,身跨南北,一省山川名胜…。</p><p>在乡土宁静的皖地,跳动着一颗朝气蓬勃的心脏,她欢迎来自祖国各地乃至世界游客的光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