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是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每个人都过着简单乏味的日子。我们国家对疫情控制的相对较好,所以我们这次借着国庆、中秋的假期搞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p><p>10月4日清晨六点我们一行七人驱车朝着人类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出发。经过近七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这次旅行的第一站——兴隆洼文化遗址</p> <p>兴隆洼文化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距今约8200年古人类生活遗址,因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而得名,当时先民的经济形态除农耕外兼狩猎、采集。兴隆洼遗址是兴隆洼文化的代表性遗址,是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时代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遗址总面积3.5万平方米,遗址周围有人工围沟,围沟内有成排平行排列的房屋,已发现房址最大面积为140平方米。出土陶器均为夹砂陶,深筒直腹罐和钵为其典型器物,并有玉玦、玉斧、玉锛等玉器出土。该遗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p> <p>游览完兴隆洼文化遗址后我们继续驱车前行于下午3点钟到达旅行第二站——敖汉旗史前博物馆</p><p>敖汉旗博物馆馆藏文物逾500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12件。敖汉旗内分布有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小河沿文化遗址,还有多座辽代壁画墓。这些遗址和墓葬出土的文物是博物馆的特色藏品。</p> <p>非常喜欢的两件玉猪龙</p> <p>中华陶神</p><p>陶人呈现男性特征的陶塑人像为整身、盘坐,头戴盘索冠,口圆张,双目圆睁,两臂交叉,右手用力按在左手上,陶塑人像表情生动、造型逼真细致。</p><p>如此生动细致的陶塑堪称5000多年前红山文化时期先民创造的伟大艺术珍品。</p> <p>博物馆内有专门反映当时生活场景的辽代壁画展厅</p> <p>参观博物馆后已经下午四点多了,我们再次驱车前行,晚六点多到达赤峰市入住后我们来到了赤峰比较有名蒙餐酒店——斯琴阿妈酒店。一天的舟车劳顿大家又累又饿,但坐在蒙古包看到正宗的奶茶、手把羊肉、烤羊排时又开始欢笑起来,一切的开心都融入酒中~~</p> <p>10月5日早餐后大家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中外知名的红山文化遗址。这也是每个古玉爱好者梦寐以求想看到的地方</p><p>红山文化遗址,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是华夏文明最早的遗迹之一,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p><p>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赤峰东郊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4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辽西北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及朝阳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发现了近千处遗址。并对松岭山脉及努鲁尔虎山之中的凌源、喀左东山嘴、建平牛河梁遗址群开展了大规模的发掘,使红山文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14年赤峰市与朝阳市共同签署了《红山文化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备忘录》宣布将联合对红山文化进行申遗,至今尚未批准。</p> <p>游览完遗址我们约好了当地藏家来的契丹古玩城,欣赏他们的藏品</p> <p>接近中午我们又来到了当地收藏家朱俊杰创办的“玉源博物馆”,这里的藏品虽然没有出土报告但也都是被国家文博系统认可备案的珍品,有些藏品比国有博物馆还要珍贵</p> <p>聚精会神参观</p> <p>博物馆的C型龙</p> <p>陶人像</p> <p>参观博物馆后朱馆长盛情安排与我们共进午餐</p> <p>虚心学习</p> <p>民以食为天,吃饱了再说</p> <p>午餐后主馆长又陪同我们一起参观赤峰博物馆并合影留念。</p> <p>玉虎</p> <p>赤峰博物馆玉器不多,都是一些平时在其他管能见到的所以照片拍的不多</p> <p>这次出行的领路人,大向导</p> <p>参观赤峰博物馆后我们驱车继续前行,晚上到达被誉为中华龙村的——翁牛特旗(乌丹)</p> <p>深更半夜出来觅食</p> <p>10月6日早餐后我们参观乌丹博物馆。</p><p>博物馆共有四个文物展厅,一楼展厅《见龙在田》:分为“文明之光”、“草原青铜”两个单元,主要展示翁牛特地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文物,突出翁牛特旗是最早孕育中华文明的地区之一,以及在北方草原文化史上占有的重要地位。二楼展厅《契丹遗韵》:分为“契丹族源”、“ 辽代撷珍”、“ 契丹习俗”、“ 永州古城”四个单元,向观众叙说大辽王朝的历史及契丹族创造的灿烂文化。三楼展厅《毡帐乾坤》:分为“大元帝国”、“明清两代”、“民族民俗”三个单元,主要展示翁牛特地区元至清代的文物及近现代民族民俗展,向观众叙说元、明、清以来,翁牛特旗地区在中国北方民族发展和民族融合中,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北方草原的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四楼为临时展厅。目前共有馆藏文物6455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1件,二级文物95件,三级文物155件</p> <p>五千多年前先民祈祷的场景</p> <p>博物馆前合影留念</p> <p>账房先生,我们的大管家</p> <p>二人合影</p> <p>都看啥呢?</p> <p>在博物馆我见到了玉质最好的C型龙</p> <p>10月6日下午我们又驾车来到了“巴林右旗博物馆”</p><p>现馆藏文物8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60余件。设有三个基本陈列展览,即“史前文化精品文物展”;“辽代文物精品展”;“巴林历史文化展”。展览内容丰富,展示形式新颖,馆藏和陈列的文物均为巴林右旗境内出土、征集,充分展示了巴林右旗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p><p>这个博物馆是我们这次参观博物馆中收藏古玉器最多的博物馆,参观之后大家都感觉收获之大不虚此行</p> <p>史前文化馆都是红山文化的藏品</p> <p>玉猪龙</p> <p>玉人面</p> <p>玉玦</p> <p>三联璧</p> <p>玉枭</p> <p>玉枭</p> <p>鸟形玉玦</p> <p>圆雕巫师像</p> <p>筒型器</p> <p>勾云型玉佩</p> <p>看看这件钻孔留下的螺旋纹</p> <p>辽代展馆中玉器不多</p> <p>非常精美的玉熊</p> <p>石雕辽代玉龙残件</p> <p>参观博物馆后我们又驱车前往辽上京遗址——巴林左旗,途中路过巴林左旗七锅山地质公园合影留念</p> <p>下午4点左右到达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p> <p>想想曾经的金戈铁马看看现在的满目苍凉,大辽帝国的皇城现在也只有这残垣断壁。温领导有感而发特题诗一首:</p><p>山围残城风月在</p><p>荒草夕照寂寞回</p><p>旧时上京王侯殿</p><p>散在脚下土砾间</p> <p>《辽史地理志》有这样一段话,大意是:永州有座木叶山。山上建有一处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又记作奚首,传说中的契丹始祖)在南庙,可敦(可汗之妻)在北庙。庙内彩绘雕塑有二圣和八个儿子的神像。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由平地松林泛潢河(淮河上游的支流)而下。这两条河在木叶山合流,两位神人天女也在此相遇,于是结为配偶,生育八子。后来,八个儿子的族属逐渐繁盛,于是就分为八部</p> <p>我们是一群钓鱼人</p> <p>领导就是领导可以到博物馆买藏品😄</p> <p>丁总拍了东西不付款,看看大哥这愤怒的眼神!哈哈😄</p> <p>10月7日早参观辽上京博物馆,虽然博物馆中玉器不多,但佛教题材的石雕还是很震撼的</p> <p>一组石雕飞天,个个手捧带火焰的佛珠精神饱满在云中飞行</p> <p>迦陵频伽石雕像</p> <p>红山文化玉器</p> <p>玉枭</p> <p>驼虎相争铜器</p> <p>10月7日我们还参观了契丹博物馆,虽然这是一个私人博物馆但有好多藏品是其它博物馆没有的,级别之高令人赞叹!</p> <p>一对石雕龙头,这应该是皇宫房屋上的构件。雕工精细,气势恢宏!</p> <p>石雕乐师,正在吹奏。颇有唐代遗风</p> <p>宋代钧瓷盏与盏托一套</p> <p>参观完博物馆我们又游览了“召庙”,</p><p>辽代石窟“真寂之寺”即林东后召庙石窟寺,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西南20余公里处,实际上,它是一组石窟群。真寂之寺蒙语称之为“格力布尔召”。汉语现称为“召庙”。</p><p>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没有全部浏览,也算是这次出行的一点小遗憾</p> <p>10月7日下午我们离开召庙,一路飞奔于晚8点到家结束这次文化之旅。尽管这次时间比较紧张但已超过到我们预期,可谓是一场视觉盛宴,不仅看到好多奇珍异宝还提高了我们对古玉的认知和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