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如果要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在这绝不是人呆的地方,据然有个住着七、八户人家的村子。</p><p> 如果说在前几年西藏墨脱是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城。那么这个小村就是现在在山西唯一不通公路的村庄。全国的“村村通”在这里不通。在这里可以说是没路,硬要说有路,那也就是或在悬崖边缘,或荒沟峡谷,或在乱石丛中给脚找路的路。</p><p> 小村的名字叫抱犊村,隶属陵川县古郊乡所辖。距陵川县城90公里,在陵川县最南边缘,与锡崖沟,马武寨相邻。南与河南辉县“八里沟”景区接壤。至所以村子叫抱犊,是因为村子有史以来生活条件恶劣,是属于那种“通讯靠吼,交通靠走,取暖靠抖”的那种条件,春耕秋收靠的是锄刨,肩挑,没牲畜犁地和拉车。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村民们只好从山下河南卖幼犊子,崽子抱着回来养殖发展,后就叫成“抱犊村”。</p><p> 抱犊村虽小,但历史悠久。据清光绪“陵川县志”记载,清以前就有“抱犊寨,抱犊山也。马武寨南三十余里。”的说法。据村里的旧香炉,碑刻记载显示,明、清时期就已成村,村民多数都是河南人,都是躲避战乱,而在此聚居。</p><p> 村子虽小却风景秀美。村子三面环山,雄山环抱,一面临水,河水从上游“七星潭”大峡谷而来,在村前流过。山清水秀,环境幽静。</p><p> 村子虽然地处偏僻,但却是名声在外,村子曾多次被国家主流媒体报道,也曾霸屏央视。雀噪声起,引得国内骨灰级驴友纷纷踏至。来自山南的,海北的,野狼的,强驴的等,齐拥小村。因为无论从哪个方向来的游客,都必须在此休整,住宿。所以村子又成了驴道上的驿站。因此,村子户年均收入超出十万元。</p><p> 在此影响下,我早曾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在前几天“国庆、中秋”前夕,我和家人,连襟,小姨四人成行,踏上了抱犊之旅。</p> <p>我们乘坐城际公交来到了“王莽岒”景区。</p> <p>因“国家太行一号”风景道,王莽岒以西路段正在紧张施工中,故陵川至马武寨班车不通。我们打面的租车,经过一个小时后到达马武寨。一路上小哥的五菱红光胜似赿野,拐弯抹角,爬山下坡,颠簸四起,尘灰飞扬,好不惊心,紧握车上把柄,手心冒汗。</p><p> 中午前到达一个“农家乐”就餐。</p> <p>“农家乐”门前一株古老的核桃树。</p> <p>站在老板的三楼凉台,眺望马武寨村村貌。</p> <p>房前两株钻天高的山楂树,红艳艳的果实十分诱人,就是不能采摘呀,很难钩到。</p> <p>暖阳下正在等饭。</p> <p>匆匆午饭后,我们离开马武寨,老板娘护送我们出村认路。路经村子中的一座古庙。</p> <p>村中的村民聚积中心。</p> <p>远处一棵漂亮的古树,由于赶路不能近前细观。</p> <p>一户人家修的民宿,崭新漂亮,准备接客。</p> <p>走出村子,进入主路。</p> <p>路边政府树的一块牌子,看见它心就颤。</p> <p>开始走上驴道,路边一根棍子也不放过,柱上它给腿减轻压力。</p> <p>队伍按距离一字排开。</p> <p>难度增升,但这仅是开始。</p> <p>小路穿过一片杨树林。</p> <p>路从一块巨石旁钻下。</p> <p>又从巨石边上去。</p> <p>又是一块巨石霸道。</p> <p>登上巨石顶上,山风微微吹过,脸上掠过一丝爽意。</p> <p>稍歇一会。</p> <p>站在高处,看着远去的路。</p> <p>这就是路吗?😲</p> <p>注意安全,注意脚下。</p> <p>在这里和远方的亲人通了电话。</p> <p>下到了河谷。</p> <p>河谷里濒临干涸,有小溪可洗手。休息一会。</p> <p>找个水果吃觧一下渴。</p> <p>石上一棵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树种。</p> <p>顺着河沟向前走,去寻找心中的那份美。</p> <p>河道就是路。</p> <p>走上来了,自知行路难,偏向难中行。</p> <p>河道前面出现悬崖式断层,路开始向两边的崖壁上攀爬。</p> <p>眊一眊,前头的人是踩着树上去的。</p> <p>本身没有路,走的多了就成了路了。</p> <p>贴着山崖继续前行。</p> <p>少歇一会。</p> <p>打个招呼吧。</p> <p>下到河底又遇一棵红豆杉。“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p> <p>乱石河滩,这还是好路嘞。</p> <p>一块大大的石板,平整光滑,好想歇一会。</p> <p>又是一段乱石路。</p> <p>乱石丛中仍从容。</p> <p>在石头上反反复复的上着下着。</p> <p>路在逐步的下降,沟在不断的纵深。</p> <p>幽深的峡谷,无止无境。</p> <p>你说说,这块巨石是怎么支住的?</p> <p>这就是路。</p> <p>向前,向前,向前。</p> <p>出现了水潭。</p> <p>踏水而过,好险,滑了一下。</p> <p>告诉后边的人注意。</p> <p>前面的路更虐,出现了村民们拉起的铁链和石缸。</p> <p>铁链前面陡然下降,让人望下心悚。</p> <p>开始小心的下去。</p> <p>下了一个台阶。</p> <p>一下再下。</p> <p>给后面的人拍个照。</p> <p>给我也拍一张。</p> <p>石臼里的石杵。</p> <p>再望来时路。</p> <p>站在高处向上望。</p> <p>自拍自乐。</p> <p>无限风光在险处,来个留影。</p> <p>这怕是要钻地吧。😲</p> <p>村民们怕“国庆、中秋”双节人多,新捆绑了护杆,做好安保工作。</p> <p>下得让人胆战心跳。</p> <p>这样的路还有多远,不得知。</p> <p>这样的路,村子里的村民们还要背着粮食去交公粮来着。</p> <p>大人背七十斤,妇女背四十斤,往返古郊粮站,二万斤公粮,往返交足。为交粮的人点赞。中国人強大。</p> <p>小心脚下的路哟。</p> <p>路去哪了?路在前方。</p> <p>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p> <p>来时的路,不堪回首。</p> <p>走到了平坦处。</p> <p>吸支烟,歇一会。</p> <p>终于走出了“一线天”。</p> <p>有人打手机了。</p> <p>峡谷底部的原始植物树种,人称“鬼见愁”。</p> <p>这种树扭曲生长。</p> <p>一潭清泓,清澈无比。</p> <p>快到终点了,路边的一棵古树。</p> <p>路上这样的树很多。</p> <p>精疲力尽后,终于走进了村子。</p> <p>这是我们入住的民宿,这可是村子里最好的了。</p> <p>老板娘在煮柴火南瓜粥,炉子生的通红。</p> <p>厨房门口放着开水,随时供应。</p> <p>村口边一村民正在杀羊。一位女驴友买下了这只羊,搞好每斤二十五元,现杀现煮。</p> <p>这只羊活称七十五斤,按三斤杀一斤肉算,这顿餐算下来在城里顶两桌酒席。😄</p> <p>一只乌黑亮丽的猫在盯着。在村子里一到晚上杀鸡宰羊的很多,都在犒劳白天的疲劳。</p> <p>这是村里最大的标语牌,也是村子里的网红墙布。驴友们走时都在这拍照。</p> <p>村子里的墙子挂满了驴友们的打卡锦幅。什么野狼,蚂蚁,骆驼,领攀五花八门。</p> <p>总共七、八个院子住宿满满的。有的村民干脆在河滩搭起了帐蓬。在价格上和院子里自有差别。</p> <p>到处是这样的锦幅。简直成了村子里的一道风景。</p> <p>这是抱犊村村委会。</p> <p>“云居阁”中居云客。</p> <p>自从驴游们的不断到来,给村民们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有的村民又从城里返回了村里,搞起了农家乐。</p> <p>村子里唯一的一个小卖铺。</p> <p>家家都是住宿满满,虽然条件差,却别有情趣。</p> <p>老板在为我们做饭,在我们之后又来了个郑州的驴游队,一行十一人。</p> <p>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从山崖间吐出。大地一片寂静,寒蝉在残喘鸣叫。</p> <p>这也是风景吗?反正在城里见不着。</p> <p>村子里的公共厕所。</p> <p>小卖部里也灯火通明。</p> <p>此时的村子里却热闹了起来,家家院子里都是客人满座,酣畅淋漓的喝着啤酒,吃着烧烤,卤肉,猜拳声,讲话声,一片喧嚣。有的唱起了卡拉OK。</p> <p>因为一路疲困,晚饭后我们就早早入睡。一声雄鸡的啼叫,把我们从睡梦中惊醒,睁开惺忪的眼睛,天已蒙蒙亮。长夜的酣睡,送走了昨日的疲劳。起床拉开门,掀起门帘,院子里下起了雨,远处的高山顶上云雾缭绕,阴云飞渡。天公不作美,昨天晚上还月亮当空,早晨却下起了雨来。洗漱完毕,早饭过后,郑州驴游队提前冒雨上路了。我们也收拾行囊,和老板道别,离开了终于认识了的抱犊村。一路向南。</p> <p>雨似乎没有停的意思,但是,却没有阻挡住我们前行的脚步。</p> <p>离开村子不足一公里,来到了一个乱石河滩。昨天幽深的峡谷逐渐开朗了许多。</p> <p>又向前走了二、三百米,眼前的景象震憾了我们。这就是网红刷屏的老龙口。</p> <p>奔腾的大河一路欢奔来到了这里,突然收紧汹涌澎湃地跌入深不见底的垂直断崖。巨大的水流把坚硬的褚红砂岩冲刷出了一道豁口,激流喷湧而下,出现了壮观的瀑布景观,大自然就是这样无畏神奇。</p> <p>美丽壮观的水刷砂岩,呈现出褚红色,层层迭迭。</p> <p>大自然的精雕细琢,给了这里一幅美丽的画卷。</p> <p>红色的砂岩在雨水的冲刷下,更加鲜艳。</p> <p>你不美,我不来,一路辛苦,只为一睹。</p> <p>丰水期巨大的水流从这里喷湧而下,泻入深谷,场面十分壮观。</p> <p>断崖上的一座小庙,守望着老龙口。</p> <p>由于雨天,深谷底下腾起了云雾,看不到谷底。</p> <p>粗犷雄伟的太行山把美丽给了这里。</p> <p>邃黑幽长的峡谷。</p> <p>又有一群驴友冒雨而至。</p> <p>绿和红的和谐。</p> <p>站在谷口向下看,心惊胆战。</p> <p>离开老龙口,向八里沟前进。</p> <p>经过抱犊村人吊生产、生活用品的地方。一部滑杆树在崖头,旁边安着卷扬机,村民在河南卖上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用车送到崖底,在进行拆卸吊上山顶。</p> <p>此吊杆深八百米,每次限吊八百斤,极大的方便了村里的生活运输。</p> <p>抱犊村简易的界桩。</p> <p>贴着崖边蜿蜒曲折的路继续行走,一边是矗立的雄壮的大山,一边是万仞绝壁的悬崖。一路风景绝美无限。</p> <p>只是天气不好,不能远观。</p> <p>时隐时现的山头拍几张。</p> <p>遇上了一队驴友。</p> <p>快到八里沟附近的景区指示牌。</p> <p>来到八里沟天梯的顶上,山头云遮雾障。</p> <p>八里沟景区是河南新乡市辉县的一个五A级景区。是一个山水游览区。</p> <p>我们乘坐天梯下去,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梯是全国第二。张家界第一。我看壶关八泉峡的梯不输与此。</p> <p>不过梯子还是够高的。</p> <p>景区的“一线天”景点。由于身体太累,没有在此逗留。</p> <p>景区内山大水清,风景秀丽,景色迷人。</p> <p>笔直陡峭的山峰。</p> <p>景区的导览图。</p> <p>景区的步道。</p> <p>红红的,诱人的山楂果。</p> <p>乘坐景区区间车来到了景区的大门。高大气派的门楼。</p><p> </p> <p>大门前的一个水泥雕塑。</p> <p>景区门外的停车场。</p> <p>景区门外的一个游客接待中心。</p> <p>走出八里沟景区大门,一场自虐性的旅行就此结束。一路上山高而雄伟,路险而刺激,精疲力尽了还要继续前行,因为前方有迷你的绝美风景。风雨中自有乐趣。坎坷中磨练了意志,自信和美景就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