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乡村-万发镇

海洋

<p>  <i style="color: rgb(237, 35, 8);">优美的万发镇坐落在巴彦县版图的最北部,隔泥河与绥化市相望,幅员面积134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境内有2个火车站、一个国家粮食储备库••••••常住近2万人口,耕地近20万亩。勤劳的万发儿女在这片沃土上世世代代耕耘着、收获着,幸福地生活着。</i></p><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万发镇党政一班人,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抓发展、聚精会神干事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i></p><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众志成城,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i></p><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严峻形势,全面做好“三防一加强”,包保干部、村医、卫生院每天与包保对象至少保持一次联系,加强监测。镇纪委加大督查力度,督查包保干部、村医、卫生院等包保责任落实情况;党员干部全员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成立巡查监测小组,开展测量体温、信息登记、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等居家医学管理工作,确保不留死角;对日用品价格、医疗物资供给进行实时监管,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违法行为,依法全面关停辖区小麻将馆、饭店等娱乐聚集场所,劝停广场舞等群体性文体活动,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i></p><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稳定民生,农业生产全面有序恢复</i></p><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是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工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截止目前流转土地约106000余亩。2020年上半年顺利完成了春季秸秆禁烧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并紧紧依靠科技优化品种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二是大力发展规模化禽畜养殖产业,逐步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发展方向。太平山屯梁成毓投资50万元,新建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蛋鸡养殖场,养殖富硒蛋鸡30000只;双利养殖场投资760万元,扩建猪舍5栋6300平方米,预计年出栏生猪可达到15000头。三是恢复林带,打造乡村美丽风景线。更新恢复林带370亩,栽植花树,风景树2万余株,绿化6个自然屯,栽植各种花卉40余万株。四是加固维修基础设施,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申请资金120万元,加固维修了同胜村老水库,对二道沟进行了清淤,建立4个大功率强排泵站。汛期前投入资金15万余元对泥河堤防,旱河,拉三太河险工弱段进行加固,确保安全度汛。五是“七人普”工作有序推进,政府成立专班,由专人负责,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工作。</i></p><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局</i></p><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镇党委和各村支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5月6日前,完成全镇91户贫困户遍访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全部立行立改;利用网络科技手段,信息核查。截止5月末实现了注册APP双个百分百,并对2020年贫困户信息进行了核查;积极谋划小园经济,开发公益岗位,促进贫困户增收。全镇实现81户贫困户签订了27.11亩地的小园菜及47.7的黏玉米种植合同。镇村还开发73个公益岗用于疫情防控和秸秆禁烧,带动66户贫困户增收;加强社会保障扶贫。2020年贫困户新纳入低保23户,共有32名贫困人口新鉴定为残疾,为贫困户提供便利并保障类基本生活。</i></p><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凝心聚力,农村环境整治再上新台阶</i></p><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由县政府投资150万元购置相关机械设备,成立万发镇畜禽粪污处理服务队,解决农村养殖畜禽粪污问题。</i></p><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扎实推进“河长制”落实,落实落靠河长制工作责任,并建立长期有效管的管护机制,指定专人对镇内3条河流进行常态化管护,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i></p><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万发镇59个自然屯共清理屯内路边沟354000延长米,清运垃圾2520吨,13个自然屯边沟硬化7800延长米;24个自然屯修建水泥路面72公里,通村屯道路硬化率100%,实现了村村通,屯屯通;12个自然屯统一农户门前铁杖子72000延长米;镇内所有自然屯栽花65万株、植景观树26万棵;26个自然屯收取卫生管理费25.7万元;修建群众休闲广场25个,近3万平方米;建设文化书屋6个,藏书近万册;5个自然屯安装太阳能路灯近300盏。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提升,群众幸福感明显增强。</i></p>

贫困户

万发

包保

防控

自然

疫情

工作

养殖

秸秆

粪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