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朔城区第三届丰收节乡镇长网络直播助推消费扶贫行动,

hly

<p>  金秋是丰收的时节,朔州大地五谷丰登,勤劳的人们正唱响一曲丰收的歌。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在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的支撑和引领下,我区一项项增收致富的产业蓬勃发展,一座座漂亮整洁的村庄焕发新颜,适逢全国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朔州广播电视台开设了”乡镇长话丰收”栏目,各乡乡镇长走进直播间面对镜头向全国网友介绍当地的特色农副产品、民俗文化及当地农业的发展,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助推全区消费扶贫行动。</p> 窑子头乡 <p>  窑子头乡王文举乡长笑容满面走进了直播室,介绍说:窑子头乡是桑干河水源的发源地,由于境内无污染企业,所以当地水质特别好。8500亩土地分为山区和平川区,平川区以种瓜果和蔬菜为主,如青圪塔的西瓜、香瓜非常出名,丰玉村、井子洼、梨元头、窑子头村以种露地蔬菜为主,生产的茴子白、洋葱、牛椒、大葱、豆角、西红柿等蔬菜可为全区市场提供1/3的蔬菜。全乡三个合作社大棚蔬菜都是国家认证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山区以种小杂粮、发展牧畜业为主。西套村的谷子色泽光亮,品质好口感佳,响誉雁同;上下圪姥的高粱糖分高,皮薄肉丰是做酒的好原料,黑豆皮薄质坚,是很好的饲料原料;趄坡、官堡沟测土配方施肥大面积种植的荞麦,品质绝佳。通宝农牧有限公司就座落在我们乡,加工一些杂粮产品,特别是荞麦产品往年远销日本。</p> <p>  主持人称赞道:窑子头乡有着丰饶的土地,能够种植、养育出丰盛的农畜产品,对全乡的发展大有帮助,通宝公司呢不仅可以使我们的荞麦走出国门,还在销量上为农户带来了大比收入,窑子头乡全乡都是宝啊!</p> <p>  王文举乡长向全国网友们推荐了通宝农牧有限公司生产的荞麦产品,一种速食的荞麦晶,口感爽滑,胃口舒适,吃不腻,营养健康且方便美味,特别适合三高人群食用,也是中老年人的最佳选择。</p> <p>  通宝农牧有限公司薜兵佐向网友们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开发的主要产品、销路、价格等问题。</p> <p>丰收了</p> 福善庄乡 <p>  福善庄乡蔚小青副乡长在直播间与全国网友分享当地的特色,福善庄乡位于朔城东南21公里,辖20个行政村,人口1.2万人,面积96万平方公里,是个纯农业乡。全乡土地属于盐碱地,耕地面积8万亩,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高粱。特色产业是种植辣椒,东小寨党支部书记带领农户种植100多亩线椒,主要做辣椒酱。可带动周边20多个农户科学种植,亩产6000斤左右,批发价1.6元/斤,村民亩纯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黄水河、长润、东小寨村种植的制种青椒,合作社签订供销协议,青椒籽收获后出口法国。每亩产量可达60~70斤,市场价630元/斤,亩纯收入可达2万元左右,效益可观。最后他向全国网友推荐了当地两家企业,一是青英养殖场,二是山西新梦源酒业有限公司。</p> <p>  主持人:福善庄乡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可带动贫困人口经济收入增加,让他们的生活有改大的改观。蔚乡长欣慰的回答:是的,种植户大部分是贫困人口。</p> <p>  青英养殖场合伙人刘娥英与网友们分享她们追花逐蜜的风雨历程,以及如何签别各种花蜜的产品品质,不同的人群怎样选择蜂蜜等。</p> <p>  新梦源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讲解了白酒的酿造工艺,确保纯粮酿造,酒味芳香醇厚,绵软甘甜,让网友们可以喝到放心酒。</p> <p>丰收了</p> 贾庄乡 <p>  贾庄乡副乡长相伟走进直播室,他介绍: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的贾庄乡位于朔城区东南15公里处,辖13个行政村,人口1万多,耕地面积9800多亩。今年播种期降雨较少,但我乡水利条件较好,水利设施覆盖率达95%以上,主要农作物玉米继续增产增收,总体来看相较去年在产量和品质上都有所提升。从主导和特色产业来看,我乡8万多亩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其余是小杂粮,经济作物中蔬菜种植主要以辣椒为主,线椒每亩收入可达7000~8000元,效益相当可观。</p><p> 接着他向网友们介绍了几种当地种植效益较高的一些农产品。其一是彩椒,我乡有个贫困村农户共种了52个大棚,种前便与忻州签订了定向销售合同,一个棚种好了,亩收入可达4万元。说着他拿起桌上比拳头还大的彩椒,比划着大小。主持人接过色泽鲜艳的彩椒啧啧称赞。</p><p> 其二是贝贝南瓜,我乡三个村今年试种,一颗苗可结5~6个瓜,一斤瓜超市能卖到6元左右,效益可观。其三,便是远近闻名的南曹村千亩枸杞基地盛产的枸杞了,个大,色泽鲜艳,品种为朔州独有。</p> <p>  接着薜家店村的村支书赵海军与盛丰农牧杨董事长也走进了直播室,分别与网友们分享了薜家店村玫瑰、果树产业的发展,无公害鸡蛋在品质上与其它鸡蛋的区别等,与全国网友共话丰收。</p> <p>喜获丰收</p> 滋润乡 <p>  “滋润乡是朔城区占地面积最大的乡,辖30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3万亩,其中承包地9.2万亩,盐碱地4万亩,主要产业是农业和牧畜业。"滋润乡闫首副乡长介绍道。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新一届乡党委提出了南菜、中粮、北草的种植布局,南菜包括里仁村的萝卜、西瓜等,五花营的青、尖椒个头大,色泽鲜艳,品质好。五花营也盛产羊肉,远近闻名,当地还种植苦参等药材。中粮包括滋润、河淋禽、王东庄等17个村庄,以种植玉米、高粱为主,也种一些向日葵。滋润乡是全区的产粮大乡,也是玉米的主产区,产量高,销路好。北草以南西河底、罗疃村为依托种植紫花牧草,紫花苜蓿一年种,六年受益,且一年可收三茬,投资少利润大……说起种植业,闫乡长如数家珍。</p><p> 滋润乡牧畜业也较发达,有11个养殖园区,主要养殖奶牛,大约有1万多头,蒙牛、伊利的奶源我们滋润乡占很大一部分。滋润乡的农户有两大优势,一是卖玉米不用愁,二是牧草销路非常好,11个养殖园区是11万亩玉米和8千多亩牧草的坚强后盾。我们乡还有全市唯一一家生产巴氏奶的乳品企业------山西滋润乡乳业有限公司,说着闫乡长露出自豪的笑容。</p> <p>  在闫乡长的推荐下,滋润乡乳业有限公司的乔玉华董事长走进直播间,向全国网友介绍她们自已生产的“滋润香”鲜奶,她诚挚的话语让网友们牢牢记住了他们的宣传语:滋润香零添加,补钙有希望,营养有保障!连主持人都忍不住想要电话去订购巴氏奶。</p> <p>丰收了</p> 南榆林乡 <p>  南榆林乡组织委员马宏裴和副乡长张志卿相约走进了直播间。马主任介绍了南榆林乡的基本情况,总占地192.4平方公里,辖23个村,外出打工人口较多,常住人口5千多人,耕地9.6万亩。南榆林自然风光秀丽,交通便利,雁阳路横贯东西,朔广路纵贯南北,还有一条旅游线路直通紫金山风景区。近年在下疃村引进了70万头种源猪养殖项目,总投资10.5亿元,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对农民务工增收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p><p> 张乡长简单介绍了紫荆山风景区白云观、青云庵景点及青钟村昭君出塞等景点的情况,让广大网友充满向往,想着一定要去有着植物的王国、动物的乐园、天然氧吧之称的紫荆山一游。</p> <p>  朔州市毫朔公司董事长张伟英在张乡长的推荐下走进直播间,与广大网友分享她的芍药事业,让大家明白,在2020年无论你多有实力、有能力、病毒来了,如果你没有免疫力,你将无能为力。每天一杯芍药茶轻松提高免疫力,茶的味道,药的功效。</p> <p>丰收了</p> 沙塄河乡 <p>  沙塄河乡副乡长周宝龙面对境头介绍道:沙塄河乡位于市区东南15公里,占地1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万亩,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全区的农业大乡、瓜菜大乡、资源大乡,辖16个行政村。</p><p> 沙塄河以种玉米为主,特色产业有芦笋,目前试种了50余亩。于去年育苗,今年耕种,预计明年可收获上市,每斤可卖到16元。如果上市后效益真正好的话可带动更多的农户去种植。这是订单农业,和北京一家公司签的合约,项目如果成功,农户会有一个很高的收入,可以帮农民增收致富。随后他又介绍说圪塔峰的大葱也非常出名,当地地理条件优越,旱地大葱根系发达,叶绿,中间空,便于长期存放,而且特别有味道,秋天收获时销路还好,在地头就让商户买走了…… </p> <p>  当主持人谈及今后的发展,周乡长信心百倍,他说,目前我们在东官井村大力发展养殖业,养殖肉猪。如果上市的话年产可达9千头,总投资是1000多万元,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4个猪棚,投入600多万元,这个项目可带动周边老百姓共同致富。</p> 张蔡庄乡 <p>  “张蔡庄乡位于朔城区西部,距市区仅7.5公里,面积196平方公里,人口约1万多人,境内有西山生态公园,生态治理面积20多万亩,68%的面积被天然植被覆盖,被誉为天然养吧,环境优美,生态宜居,耕地面积7.6万亩。主要产业是种植业、牧畜业和旅游餐饮业,主要作物是玉米和小杂粮。境内还有朔州比较有名的帅林有限公司”马霄峰副乡长介绍说。</p><p> 主持人:张蔡庄旅游业发达,有哪些景点可以供我们网友国庆长假去转转呢?</p><p> 马乡长:张蔡庄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千百年来留下许多承载历史的遗迹,有晋西北古民居-----寇庄的12连城、传奇迷人的双华晚照、惨烈的杨业殉难地、巾帼英雄穆桂英的圈马场、明长城古迹等……听着马乡长的介绍,广大网友已在暗暗规划国庆长假的去向了。</p><p><br></p> <p>  随后,帅林有限公司的郝济林董事长应马乡长推荐走进直播间。为广大网友带来特色农产品黎麦、地皮菜、摘麻花、豆类大礼包等,并介绍黎麦的食用方法、地皮菜、摘麻花的采摘产地、时间等,让广大网友买的放心,吃的开心。</p> <p>丰收的喜悦</p> <p>  直播间里热情洋溢,通过各位乡镇长的推荐各企业的特色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与此同时进行的是现场购物,直播间外的丰收节会场上人山人海,各个摊点前市民的询问声不绝于耳,身旁走过的行人或手提或车推满载而归……希望所有的网友、市民们都能支持本地农业的发展,选购当地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并关注电商平台,关注所有走进直播间的各个企业,购买他们农产品,助力消费扶贫行动。据统计从9月23日栏目开播到25日下午3点网上点击率高达5.8万人,各摊点现场与电商销售额直线上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