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与田螺的区别

武松

<p>图文:武松</p> <p>福寿螺又称苹果搜索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系大型水生螺类。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后,由于该螺抗逆性强、食性杂、惊人的繁殖力和极快的生长速度,现已在我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普遍危害成灾 。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该螺对水生作物具有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的特点,直接危害是直接取食作物幼苗,造成少苗或断苗,间接危害是取食的伤口成为多种病菌入侵的通道,诱发各种病害发生和流行。</p> <p>田螺泛指田螺科的软体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田螺科,田螺在中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对水体水质要求较高,产量少,在夏、秋季节捕取,淡水中常见有中国圆田螺等。</p> <p>田螺雌雄异体,区别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雄田螺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田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田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p> <p>田螺为分批产卵,每年3月~4月开始繁殖,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同时又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100~150只仔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福寿螺与田螺的区别</b></p><p><br></p> <p>1·福寿螺的外壳颜色呈黄色,田螺的外壳颜色则为青褐色。福寿螺螺壳很脆,用手能轻松捏爆,掉地上妥妥摔碎;而田螺壳质地坚硬,不但用手捏也很难捏爆,仍地上也比容易摔碎。</p><p>2·口器:福寿螺触角细而长,田螺则短而粗;福寿螺的嘴巴略有分瓣且带两个“胡须”状的器官(等于有2对触角),而田螺则是一个圆柱(1对触角)。福寿螺一般是啃食食物,田螺则只会吸食岩石或者玻璃缸壁。</p> <p>3.螺旋纹收缩直径</p><p>福寿螺的外壳螺旋由外向内无论是螺旋的直径还是角度都收缩的很快,而田螺收缩相对较慢。</p><p>4.尾巴长短</p><p>福寿螺和田螺的体型是不一样的,福寿螺的上面大下面小,尾巴也比较短。而田螺则是从上到下逐渐变小,尾巴比较长。</p><p>5.螺盖形状</p><p>福寿螺螺盖则偏扁,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p><p><br></p> <p>6.肉色区别</p><p>福寿螺的肉颜色较浅,多为黄白色,而田螺的肉多为青褐色。</p><p>7.卵形区别</p><p>田螺卵透明且有果冻状的承载物,一般淹没在水中;福寿螺卵是粉色,一般粘在水面的植物、石头上,小螺破壳后卵变白破碎。</p> <p>8.食性:</p><p>福寿螺: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福寿螺食物构成主要以人工饵料为主,辅以天然饵料。幼螺喜食绿萍、麸皮、豆饼粉、腐殖质等细小饵料,成螺主食鲜嫩水生植物、青菜和各种无毛刺的青草,辅以商品饲料。</p><p>田螺:田螺为杂食性,米糠、菜屑、瓜叶、动物尸体及商品饲料均可投喂,一般以水生植物类、土壤腐殖类、蔬菜瓜皮等为主食。肥沃水田,鱼螺混养或水面放养红萍、绿萍、水葫芦等洼地,可少投或不投饲料。</p> <p>9.大小:福寿螺大,田螺较小。田螺1-1.5cm的占多数。田螺一般长到葡萄大小,核桃尺寸基本是极限,而福寿螺一个月即可到葡萄大小,一个夏天可长到核桃大小甚至鸡蛋大小。</p> <p>10.换气管</p><p>福寿螺有时会伸出极长的换气管,长度能达到身体长度,而田螺的换气管则依靠身体螺壳附近的一个瓣状气囊有点像耳朵。所以从这点看,福寿螺应付脏水的能力应该比田螺要强悍。田螺/石螺偏爱干净的水系而福寿螺更不怕脏,当然,这只是相对的。福寿螺头部最粗的那根,伸向上方的是换气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