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湘西十八洞村和矮寨大桥研学之旅

鸿~

<p>  本周末一大清早,天气凉爽,凉风习习,我们一路向西,开启了十八洞村、矮寨大桥和凤凰的研学之路。</p> <p>  一路上,大家通过相互了解交流,彼此谈笑风生,忘却了旅途的劳顿和无聊,经过近四个小时的车程,于中午12时左右抵达湘西的十八洞村。</p> <p>  十八洞村隶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部,武陵山脉中段,湘黔渝交界处的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全村总面积14162亩,耕地面积817亩,全村人均耕地仅有0.83亩,林地面积11093亩,森林覆盖率78%。全村辖4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225户939人,属纯苗聚居区。村内有莲台山林场、黄马岩、乌龙一线天、背儿山、擎天柱等风景点,特别是十八溶洞,洞洞相连,洞内景观奇特,神态各异,鬼斧神工,被誉为“亚洲第一奇洞,”十八洞村也因此而得名。</p> <p> 2013年11月3日,总sj考察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经过6年多时间,十八洞村铺上了沥青路,修起了游道和护栏,村里的房屋修缮一新,十八洞村开始换上了新颜。</p> <p>新修通的砂沙路和设计精美的路灯杆十分好看,路旁的标语超级大气: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鼓足劲,加油干,奔小康!!</p> <p>通村的旅游小巴士舒适度还蛮高滴!</p> <p>村里设置的扶贫便民邮局绿色快捷高效!</p> <p>中国人寿保险在这进村入户了!</p> <p>村镇银行在这里设点了!</p> <p>路旁各式各样的土特产、手工制品和水果,认识的不认识的,到处都是!!</p> <p>村口的思源餐厅用于接待各方宾客,"思源"应该有饮水思源之意!</p> <p>这道红红的特色菜叫玉米酸,是用孺苞谷做的,酸酸甜甜的确实蛮好吃!!</p> <p>餐厅墙上悬挂的各式农具有多少勾起了儿时的记忆?</p> <p>当时总书记与乡亲们拉家常坐的椅子和篝火已成为了旅游景点!!</p> <p>现在正好是秋收季节,村民们正在晒稻谷!</p> <p>十八洞村非遗中心书画作品琳琅满目,老先生用人名即兴赋诗,可谓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这《毛瑟雄兵藏于胸,泽润华夏傲苍穹。东风吹遍神州地,赞歌一曲东方红》好大气!</p> <p>当时老先生用人名赠送给了总Sj一首诗:习文兴武振国邦,近思远虑引新航。平益精准扶苗寨,功在扶贫奔小康。</p> <p>我也臭美了一回,要老先先用名字即兴赋诗一首:X府精英意从容,文采风华事业丰。理国为民积百善,德义双修腾蛟龙。</p> <p>总书记到过的退休教师杨老师家已办起了农家乐,经营起了各种水酒!!</p> <p>这里的十八洞酒和十八洞水颇具特色,品种繁多,价格适中!!</p> <p>这里的白芨中药材种植基地!!</p> <p>长得像葫芦一样的东瓜,漂亮极了!!</p> <p>这栋用泥巴筑成的老式房屋保存十分完整,外面是一个进行重大活动的广场!!</p> <p>这是之前十八洞村的旧貌!!</p> <p>苗族人信崇"打人不打脸,骂人不骂娘。"和我们流行的"宁可打个死,不可打张耳光子”是不是有点相像?</p> <p>结构精美设计别具特色的木结构村部办公楼和乡旅驿站,处处洋溢着家和商品的气息。</p> <p>十八洞村四字经的村规民约。</p> <p>十八洞村精准识贫"七步法”,有效解决了"穷人落榜,富人戴帽"的问题。</p> <p>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激发内生动力。</p> <p>因地制宜,拔穷根,走好产业发展路。</p> <p>实施专项扶贫,改善人居环境。</p> <p>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启示:紧扣"精准拳",去除"软肋病”,苦练"造血”功,打好"组合”拳。</p> <p>通过6年多的发展,村民收入从2013年的人均1668元增加至2019年的人均1万6千多元,增长了大约10倍之多,这不仅是数字上的递增,还是沉甸甸的实惠,更是乡亲们鼓鼓的腰包和口袋。</p> <p>目前的十八洞村已成功入选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p> <p>在返回凤凰的途中,我们又近距离目睹了矮寨大桥的芳容。因在参观大桥之前有一段玻璃栈道,一直有些恐高,在登过华山,走过崀山的栈道后,恐高症状有所减退,但还是不敢过多拍照,一心只想快速通过此处,心里仍然战战兢兢,但还是心有余悸,甚好未留下什么笑柄。</p> <p>矮寨大桥下面是德夯苗寨,听说是远近闻名保存较完整的大型苗寨之一。</p> <p>矮寨大桥,是中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高速通道,是吉首市西北部公路的构成部分,也是包头—茂名高速公路关键控制性工程。于2007年10月28日动工兴建;于2011年8月20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大桥全线贯通;于2012年3月31日通车运营,并举行通车仪式。西起坡头隧道,上跨德夯大峡谷,东至矮寨三号隧道;全长1779米,桥面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p> <p>矮寨大桥设计精美,恢宏大气,乃鬼斧神工之作。</p> <p>矮寨大桥首次提出了塔梁分离式悬索桥新结构,实现了结构与环境的完美融合;采用在主缆无吊索区增设竖向岩锚吊索的方式,解决了无索区过长造成的结构问题;</p><p><br></p> <p>  两地研学之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感觉很深,感受颇多。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快速脱贫致富的良好途经。一是发展乡村旅游,设施是基础。水,路,电,灯,网,吃,住,行一样不可或缺。二是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关键,也是支撑。无业不兴,无商不活。只有产业发展了,才有可能搞活乡村经济,才有可能保持村民收入只增不减。三是发展乡村旅游,宣传是窗口,也是平台。酒香也怕巷子深,网络经济,地摊经济,直播带货需多管齐下,电视台,网络,报刊,抖音,快手需共同发力。四是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很重要。无特色产品,无特色产业,无特色景点,一时的旅游可能只是昙花一现,难以长久发展。五是发展乡村旅游,环境很重要。环境改变人,环境也影响人,环境更能吸引人。六是发展乡村旅游,改变观念很必须。观念一新,天地宽。思路一变,市场一片。领导主动决策,乡村两级狠抓落实,村民自我求变的思路相互统一,相互发展,相得益彰。研学之旅虽然很短暂,也很匆忙,但收获颇多,不但拓宽了眼界,感受了首倡地的巨变,也改变了固有的思维定式,更新了思维模式,同时也释放了心情,锤炼了心智,心理上有所洗礼,心灵上有所震撼!感谢一路上的陪伴和付出!感谢拥有,期待再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