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火气一定要发泄出来—怒伤肝

美友6305425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医有谓,食多伤身,气大伤人。赌气伤财,怄气伤肝。吃饭生气,打嗝岔气。少怕贪色老怕气。任何一种情绪的过激表现,对人体的健康都有害,俗话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人在发怒时肝气上逆,血随气而上溢,故伤肝。肝气上逆,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生气,人一生气没处发泄就会蕴怒,怒极必伤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内经》说怒则气上,这里气指气机,是说生气时会使气机向上。从气机的升降运行来看,因为肝主条畅气机,照气宜条达舒畅,柔则血和,怒则气上,气机逆行,血随气涌。肝经跟着受累,两胁疼痛,胀闷不舒。患者轻则头晕头胀,重则昏迷。人发怒时,通常会面红耳赤,这是因为气血上涌的缘故,严重的时候据说头发也根根直立,所以有怒发冲冠的成语。如果遇到一些非常愤怒的事情,这个时候就会觉得血往上涌。所以如果有心脑血管方面疾病的人就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发怒。因为怒的时候,一下子气血往上冲,那就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黄帝内经》上讲,肝脏是藏血的,发怒的时候直接影响到肝脏,肝血、气血往上冲往上涌,这时人非常危险,有的就会脑出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肯定会对“诸葛亮三气周瑜”记忆犹新。周瑜大喊“既生瑜,何生亮”后便气得吐血而亡,就是因为怒伤肝而致气血损伤。所以,想要保护肝脏,一定要做到少生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但人非圣贤,哪有不生气的道理?如果做不到并不生气,那么至少要做到生气后把火气发泄出来,把“火”窝在心里,会比发脾气更伤肝。所以,当别人冲你发脾气,吼两声时你千万别往心里去。他把心里的“火气”发泄掉了,他的肝脏也就安全了。如果这股火憋在体内,反而会很危险。我们的身体是有一定的调理机能的,你不帮它排泄,它自己就会想办法排解,只是排解的方式会使我们患上很多疾病。所以,我们要“该发火时就发火”。尽管这在别人眼里看来有伤大雅但总比跟自己的身体作对要好得多。当然,能做到不生气是最好的。古代养生家都提倡制怒。《老老恒言·燕居》说:“虽事值可怒,当思事与身孰重,一转念间,可以涣然冰释。”何不学得豁达些,大度一些。这就需要我们博览群书,增加内心的智慧和力量,胸怀坦荡可以正确处理那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先要修心,才可以养性。当你战胜自我时,也就自然不会生病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