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历史所在地 威海刘公岛一一历史在这里沉思

HAO REN

<p><b>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汉代刘公刘母的美丽传说,又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炮台等甲午战争遗址,还有众多英租时期遗留下来的欧式建筑,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b></p><p><br></p> <p><b>配音歌曲《舰过刘公岛》</b></p> <p><b>趙 國 海 : 拍 照 编 制</b></p> <p><b>張 雅 雯 : 视 频 录 制</b></p> <p><b>中国甲午战爭纪念馆</b></p> <p><b>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b></p> <p><b>历史在这里沉思</b></p> <p><b>定远舰(仿制)</b></p> <p><b>定远舰于1885年10服役,为北洋水师旗舰。</b></p> <p><b>刘公岛炮台</b></p> <p><b>  刘公岛上有清代炮台6座,分别位于黄岛、麻井子、旗顶山、迎门洞、东泓、南嘴,与南北两岸炮台遥相呼应,均由德国人汉纳根设计。除炮台外,还建有与之配套的地下通道、兵舍、弹药库等,并相互贯通。炮台使用花岗岩砌筑、水泥灌浆,施工严谨,造型巧妙,坚固实用。其工程规模之浩大,结构之复杂,令人赞叹。</b></p> <p><b>東泓炮台</b></p> <p><b> 海军忠魂碑是1988年10月为纪念北洋海军成军100周年而建,呈六棱形,高28.5米,上部正面是“北洋海军忠魂碑”七个金黄大字,下部碑文两侧是北洋海军将士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群体浮雕。远远望去,此碑好似万绿丛中刺向蓝天的一把宝剑,象征着中华民族反抗异邦侵略的不屈灵魂。</b></p> <p><b>  北洋海军提督署建于1887年,占地17000平方米,又称“水师衙门”,是北洋海军的指挥中心,当年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就在这里谋划指挥军事事宜。</b></p> <p><b>威海海边</b></p> <p><b>幸福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