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新疆十大兵团城市!一个比一个建的美丽!</p><p> (新疆观赏石协会网2020-09-10)</p><p><br></p><p>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十座主要城市,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动听且寓意深远的市名,这十座城市分别是第一师阿拉尔市、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第五师双河市、第六师五家渠市、第七师胡杨河市、第八师石河子市、第十师北屯市、第十四师昆玉市。</p><p><br></p><p>1、阿拉尔市</p><p> 阿拉尔市古称昆岗,意为发源于昆仑山的多条河流交汇冲积成“岗”。汇聚的意义更加符合阿拉尔的本意,因阿克苏河与和田河、叶尔羌河三河交汇于阿拉尔从而形成了塔里木河。寓意兵团第一师的前身359旅部队从祖国大江南北转战数万里,最终汇聚并屯垦在边疆的塔里木河畔,通过一代代军垦人不懈的努力,终于把这个亘古荒原变成了一座生态绿洲城市。</p><p><br></p><p>2、铁门关市</p><p> 铁门关市名源于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的铁门关,铁门关位于库尔勒市北郊8公里处,铁门关在铁门关市区东边直线距离38公里处。铁门关属于库尔勒市,不属于铁门关市。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峡谷的出口,曾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古代“丝绸之路”中道咽喉。晋代在这里设关,因其险固,故称"铁门关",号称“天下最后一关”。</p><p><br></p><p>3、图木舒克市</p><p> 图木舒克市原名“吐木休克”,古波斯语,不详。现代维吾尔语,“鸟的嘴”,“突出的一角”。图木舒克市建市时根据地名从雅的惯例,将市名改为图木舒克市。从卫星和飞机上遥望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沙漠西面有一道广袤的绿洲挡住了它沙漠黄色的触角,这道突出的绿色屏障名叫图木舒克,维吾尔语意为“鹰面上突出的一角”。</p><p><br></p><p>4、可克达拉市</p><p> 可克达拉市名来源于兵团四师64团团部可克达拉镇,取名于享誉国内外的人文景区、著名的东方小夜曲《草原之夜》的创造地可克达拉。取名可克达拉市既体现了兵团人屯垦戍边大无畏精神,又表现了新疆最美的伊犁河谷绝世风光。如今,可克达拉真的变了模样,虽然看不到绿野里牛羊遍地、琴声里起舞的美丽姑娘,却能感受到现代化垦区的美好,城市规划科学合理,职工生活环境优美宜居,薰衣草沁人心脾的芳香,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忘了故乡。</p><p><br></p><p>5、双河市</p><p>双河市名源于唐代在西域的博乐一带建立的双河都督府,取自于精河和博尔塔拉河双河之意。寓意双河市所在的第五师来源于哈密垦区和博尔塔拉垦区两个历史源头,1949年11月,十六师进驻哈密地区创建了哈密垦区。1953年5月27日,十六师改番号为第五师,1960年5月到1963年1月第五师官兵西迁博乐市,最终创了现在的兵团第五师双河市。</p><p><br></p> <p>6、五家渠市</p><p> 清末民初有杨、冯、杜等5户人家,为种地从老龙河引出一条水渠,人称“五家渠”。五家渠被作为自然镇名称沿用到2001年。2002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五家渠市。</p><p><br></p><p>7、胡杨河市</p><p> 胡杨河市名来源于兵团第七师130团奎屯河下游的胡杨河景区,取名胡杨河市有取胡杨“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顽强生存之意,有兵团天山雪松、绿洲白杨、戈壁红柳、沙漠胡杨四种精神内涵,体现兵团人在新疆两大沙漠周边、边境沿线,像大漠胡杨一样扎下根来,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以对祖国、对民族的赤胆忠心和巨大的牺牲精神。</p><p><br></p><p>8、石河子市</p><p> 之所以叫石河子市,源于石河子旁8公里处有一条布满石头的玛纳斯河,石河子市就建在数丈深的砾石层上,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子城。</p><p><br></p><p>9、北屯市</p><p> 北屯原名为“多勒布尔津”,1958年8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镇边将军张仲瀚为即将恢复重建的十师师部选址定点,因“多勒布尔津”成为中国最北的屯垦戍边重地而命名“北屯”,寓意为兵团屯垦最北之地。</p><p><br></p><p>10、昆玉市</p><p> 昆玉市名源于中国最早的文化典籍《山海经》——昆冈出美玉。昆仑山自古出产美玉,而又以和田玉为最佳,将昆仑山与和田玉相结合,即昆仑山的美玉。虽然十四师人口少,耕地规模小,但其战略作用却如同昆仑山玉石一样弥足珍贵。</p><p> 这10座新疆的主要兵团城市你都去过吗?新疆还有哪些兵团城市?欢迎在下方留言补充!</p><p><br></p> <p>第一师阿拉尔市</p> <p>第二师铁门关市</p> <p>第三师图木舒克市</p> <p>第四师可克达拉市</p> <p>第五师双河市</p> <p>第六师五家渠市</p> <p>第七师胡杨河市</p> <p>第八师石河子市</p> <p>第九师北屯市</p> <p>第十师昆玉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