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池遗址公园

紫罗兰

<p>  曲江池遗址公园,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秦二世陵遗址,占地面积1500亩。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担纲总设计。曲江池水面南北纵长1088米,东西宽窄不等,最宽处552米,分上池和下池两部分。</p><p> 曲江池,兴于秦汉,盛于隋唐,历时千年,是中国古代风景园林之经典。秦代曲江,一片天然池沼,称为隑洲,建有著名离宫--宜春宫。汉武帝时因其水波浩渺,池岸曲折,“形似广陵之江”,取名“曲江”。隋代修建大兴城,曲江被纳入城廓之中,改称芙蓉池。唐代大规模营建曲江,凿黄渠,辟御苑,筑夹城,建大雁塔,修新开门,曲江池成为水域千亩、名冠京华的游赏胜地。“曲江流饮”、“雁塔题名”、“杏园关宴”、“寒窑故事”等典故传说,更使曲江池声名远播,文脉流长。唐末,曲江池因战乱宫殿废圮,池水逐渐干涸,后被垦为田圃,园林盛景几无所存。公元2007年7月,西安市决定,由曲江新区投巨资,依照曲江池历史水系和文物勘探成果,规划建设占地1500亩,集历史文化、文物保护、城市游憩为一体的大型开放式园林生态工程--曲江池遗址公园。作为西安市重点建设项目,历时一年,于2008年7月1日建成开放。曲江池遗址公园彰显秦汉雄风,传承隋唐源脉,跨原带隰(xi),湖泊连延,是历史盛景的完美再现,也是西安“皇城复兴计划”的扛鼎之作,被誉为人文西安、古今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的建设典范。</p><p><br></p><p> 曲江池水面约0.7平方公里,池形曲折,南北长,东西窄,因地势开凿,极为自然。原来曲江两岸,宫殿连绵,楼阁起伏,垂柳如云,花色人影,景色绮丽,是唐长安城著名的游览胜地。 盛唐时期,贵族仕女,车马侍从,樽壶酒浆,笙歌画船,悠游宴乐于曲江。新中的进土,在考场及第之后,也每每成群结伴,到曲江大摆筵席,饮酒作乐,所谓“曲江流饮”,被称为“长安八景”之一。</p><p><br></p><p> 曲江池遗址公园,杨柳拂岸,烟波浩淼,公园依次分为汉武泉、艺术人家、曲江亭、明皇栈桥、阅江楼、烟波岛、云韶居、畅观楼等景区。园内结合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设置32组雕塑,或源自文坛佳话,或出于唐诗典故,或撷取民俗传说,承历史文脉,显昔日盛况,山水文化,互为辉映</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曲江池与老白龙的传说:传说隋朝时候,杨广弑杀了他父亲隋文帝,登基坐了天下,称为隋炀帝。隋炀帝是个有名的昏君,好奢侈、喜游乐,又非常残暴,他为了到杨州去赏琼花、到苏杭去游山水,曾征发数十万人,劳民伤财地开凿南北大运河。</h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天,他临时中止早朝,带着羽林军出了大兴城(隋文帝时在汉长安之南新筑大兴城,即后世的长安城)南门,驰马在鸿沟原上围猎。到了日当中天之时,盼望有一池之水能帮他们解渴消热。但眼前除了高低不平的旱原外,哪里有一汪清水。隋炀帝站在高阜上极目四望,但见大兴城北渭水如带,城西摔河、昆明池交相辉映,城东铲、灞二水平行而流,只有这城南缺水!于是他降旨道:以三年为限,必须在这土原之处开凿一池,池周广建宫室,以供游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隋炀帝派出大批的羽林军协助官府衙役,驱赶着成千上万的工匠、民夫赶凿水池、营造行宫亭阁楼台。民夫们锄挖、肩挑,异常劳苦。夏日,赤日高照,汗流如雨,却又缺水饮用,活活地渴死了不少民夫。寒冬,风雪交加,地冻如铁,—锄下去一个白印,不少人虎口被震裂,脚趾被冻烂。尤其是夜晚住在不遮风雨的工棚之中,冻饿至死者不计其数,被凶狠的羽林军和衙役们鞭打至死的就更多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三年后,池周围的行宫殿宇全建好了,但池仍未挖成。隋炀帝大怒,派了大批羽林军抓了一千多名民夫、工匠,连同监修此池的官员、衙役,在沟沿上开刀问斩,直杀得尸骨成山,血流成河,染红了整个沟岸,从此这个地方得名叫红沟岸。这样又修了半年,一个南北长四百零八丈,宽约一百五十丈的人工湖总算挖成了。但这里地势高,东边沪河里的水无法引上来。隋炀帝怪罪修池的民夫、工匠和监修官无能。于是又抓了五百民夫,限期三月修通渠道,给池中注满碧水,并在池中广栽莲藕,池周围植满垂柳。眼看三月期限将到,渠道才只挖了一少半,而且引水上原的法子也还没有想出来。大伙看到实在没有指望完工了,而违期将全部被处斩,大伙实在无法了,不由地放声痛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这成千上万人的哭声,惊动了终南山石砭峪河里的老白龙。老白龙心地善良,曾违玉帝圣旨,救了石砭峪口外水寨等九村十八寨百姓的性命,被玉帝罚贬在石砭峪里受罪。这天它被众百姓的哭声所惊动,掐指一算,知是京城万民有杀身之灾,于是冒着再次违玉帝旨意被斩的危险,挣断铁索冲出封固的石洞。它腾空而起,飞至东海,饱饱地吸了一大口水,趁夜深人静之时,吐水入池。第二天,人们起来等着引颈受戮,谁知一看满池是清粼粼的水,水上浮着鲜嫩的碧荷,池周广栽着婀娜多姿的垂柳…一时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个热泪满面,跪地谢天。</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隋炀帝听监修官说水池和宫室均已修好,便带着萧后和众妃子前去游玩。他见湖水荡漾,莲荷放香,垂柳成荫,宫室华丽……不由得龙颜大悦,称赞连声。隋炀帝一行乘上特制的龙舟,绕湖一周。刚刚登岸,便责令务必要在三个月之内凿通渠道,引来活水,如违限期,全都活埋不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眼看三个月的限期又要到了,民夫们边修渠边痛哭,这哭声再次惊动了石砭峪里的老白龙。由于老白龙三个月前偷吸东海之水注入水池,被东海龙王告到了玉帝面前。玉帝嫌老白龙多事逆旨,便命天兵天将用铁索穿了它的锁子骨,囚困在石砭峪的山洞中受罪,同时命当地土地封死石砭峪山口,严防老白龙再次出走救人。这时老白龙又听到百姓绝望的哭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于是,它忍着剧痛奋力地一挣,终于挣断了铁索,锁子骨同时也断了,痛得它直冒冷汗。但救民要紧,它顾不得这些了。它绕开被堵的石砭峪口,从义峪出山,途经杜陵原,硬是用自己的双角,四爪和整个带伤滴血的身子,拱了长长的一道水渠,引义峪水流入人工湖,又一次救了万民。由于又一次地违旨,玉帝要斩老白龙,多亏太上老君和太白金星据理相救,玉帝方赦了老白龙一命。人们为纪念老白龙之功,便把这条渠称作“龙拱渠”。至今,这条渠还残留在“义峪”至“引驾回”之间。</p><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由于老白龙的相助,湖成渠竣之后,人们见此湖弯弯曲曲如同葫芦,修湖过程又如此曲折多难,便把此湖称作曲江池,简称曲江。众民夫、工匠们在返回家园之前,都纷纷来到池边,用清澈的池水洗涤全身,希望除掉往日的不祥,今后能够得到幸福安宁,这天正好是农历三月初三。因此,农历三月三日踏青曲江、水边洗涤、去祸祈福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泛舟】</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史载,唐时,每至中和、上巳之时,曲江池水涨船高,碧波荡漾,皇帝亦亲临曲江池,乘彩舟巡游,“倾动皇州,以为盛观”。百姓亦泛舟曲江池,穿梭其中,是谓“满国赏芳辰,飞蹄复走轮”。</h3><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