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盛夏7月,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席卷而来,原本热闹的乌鲁木齐按下了“暂停键”。当城市按下了暂停键,没有了车水马龙,没有了繁华喧嚣,但无数个奔走在楼宇间的平凡人一同撑起了乌鲁木齐的万家灯火。在这些逆行的平凡人当中,有乌鲁木齐第九十中学的志愿者们身影,在危难之际,他们逆向而行,挺起胸膛直面危险,不惧前行,带着希望和光明感动着每一个人。</p> <p> 一、党员教师在关键时刻冲在前面</p><p> 7月24号,宁波街社区新馨美寓小区第一次做核酸检测,乌鲁木齐市第九十中学校长彭琪同志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他说:“党员在关键时刻就要冲在面。”根据社区安排,彭琪同志负责通知新馨美寓小区核酸检测点所有居民做核酸检测。早上7点,他便开始挨个打电话通知单元楼内居民,原计划医护人员8点开始检测,由于第一次前来做核酸检测,设备没有带全,检测暂时停止。</p><p> 他一边安抚群众情绪,一边叮嘱居民核酸检测注意事项。他一层一层开始挨家挨户敲门通知居民下楼检测。由于检测人数较多,天气较热,排队时间较久,个别居民出现情绪波动,彭琪同志立刻协同社区人员搬来凳子,让居民可以坐下排队等候,安抚群众情绪。检测完成后,他顾不上休息,又协助社区干部挨家挨户贴上封条。等后续工作全部完成,他已是汗流浃背。</p><p><br></p> <p> 乌鲁木齐市第九十中学副校长杨淑萍,加入汇展花园小区志愿者服务工作,每天为居民采购蔬菜水果、楼栋排查、居民体温测量、清倒垃圾等。酷暑季节,在防护服包裹的闷热潮湿中,值守在单元门口,彰显了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p> <p> 总务主任刁怀春,在银川路锦苑社区参加志愿者服务,在社区工作人员指导下,帮助社区的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通知、引导需要核酸检测的居民按照规定进行检测。酷暑季节,在防护服包裹的闷热潮湿中,负重奔跑,用行动诠释着奉献精神。</p> <p> 抗疫先锋—马晓颖主任,在二工街道新体社区参加志愿者服务,负责为社区居民买菜送菜,买生活用品,买药,倒垃圾,测体温,维持核酸检测秩序,用行动践行了人民教师的初心与使命。</p> <p> 7月23日,石油新村街道办事处九家湾路北社区要招募志愿者,党员教师张岩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根据社区安排,张岩同志负责为了控制人员流动,对于居民的需求,他能满足尽量满足,一户户统计需求,一户户送菜,分发消毒液、中药。六层的小楼,他不知上上下下跑了多少遍,居民需求不同,人数又多,为了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他的小本子永远随身携带,遇到居民的困难诉求,能立刻记录下来。当遇到看不懂用药说明书的居民时,他会耐心为其讲述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叮嘱按时服药。当遇到给老人讲解费力时,他还将注意事项工工整整地写到纸上。每天工作下来,收获的感谢也让他倍感欣慰,即使身体劳累,居民们给予的精神支持也让他有足够的信心坚持到疫情结束。“我只是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比起前线的医护工作者,我的工作不值一提,只是想为乌鲁木齐尽快恢复正常做一些琐碎小事。”谈及做志愿者的感受,张岩老师说。正是他们这种无数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才会护佑万家灯火一直通明。</p><p><br></p> <p> 杨颖俐老师,在九家湾社区参加志愿者服务。每天为居民采购蔬菜水果、门岗值守、楼栋排查、居民体温测量、清倒垃圾等。她面对危险不畏惧不退缩,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p> <p> 二、被人需要,也是一份感动</p><p> 社区工作至关重要,如果医护人员是冲在救治前线的战士,那么社区的基层服务人员就是“疫”线上的“人民力量”。</p><p> 7月31日,家住博香苑小区的杨洁老师看到玄武湖小区在招社区志愿者第一时间拨通了社区的电话,参加志愿者服务。博香苑小区居民较多且楼层较高,工作量较大,烈日当头,在层层防护服的包裹下,杨洁老师几乎每天汗水都能将衣服浸湿。“小姑娘,明天还来不来送菜呀!”王阿姨格外喜欢这位志愿者,每次送菜杨洁老师幽默的性格都会把王阿姨逗得十分开心,在这沉闷的封闭之下,为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看到包户干部每天值守二十四个小时,来回送菜,买药,拿快递等等,中午太累了都是躺在楼下凳子上睡会儿,她十分心疼,尽全力协助包户干部减轻负担,一家一家的跑去送菜、送药、收垃圾,为居民买水、买电、买天然气,当起了居民的“免费保姆”。一户一户配送物资,即使已经过了工作时间仍然协助包户干部挨家挨户跑,哪怕能帮社区人员分担一件事情,再苦再累她也觉得值得。图上这个农夫山泉的水桶,是杨洁老师所在社区的一个志愿者自制的一个洗手装置,下面有管子,还有阀门。这张图片也被她们的社区书记拍下来了,说等到志愿者服务结束以后,给这位志愿者颁发一个学霸奖。从这幅图片可以看出,志愿者也对自己的防疫工作消毒工作要做到位。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然后保证自身的消毒措施做到位,才能保证整顿楼居民的安全。每次送菜前都会对来的货物进行一个酒精消毒,送完菜后,会用洗手液洗手,洗完以后再用消毒凝胶、酒精湿巾等,整个擦拭一遍,保证消毒措施做到位。</p><p> “被人需要,也是一份感动。虽然每天很辛苦。穿防护服很热。但我们能为大家服务。为社会做一点小贡献。内心无比充实。疫情结束我们要约一波火锅,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乌鲁木齐一定会好起来的,这是我们所有志愿者的心声。”杨洁老师说。</p><p><br></p><p><br></p> <p> 三、远亲不如近邻</p><p> 9:20社区报到,9:30到自己的岗位,自疫情发生以来,乌鲁木齐市第九十中学姜宇老师每日早上都能准时到达岗位。她主要负责测温、填写体温表、发放药物等平时琐碎工作。在这一个月的志愿者工作中她深刻的理解到“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的意思。</p><p> 刚开始测温的时候和邻居们都不熟悉,只有简单的一句,阿姨,我来测温;你好,我来测温等。有时候开门都觉得有些尴尬,随着每天测温工作的不断开展,渐渐的和邻居们也熟悉了,沟通也多了,大家开始聊聊天,说说想吃什么呀!生活需求呀!偶尔还会和你抱怨一下在家无聊等话题。3单元203有一位空巢老人,每天量体温时,都会和阿姨聊上几分钟,阿姨喜欢看看电视、斗斗地主,赢了呢!都会合不拢嘴的告诉我们;输了呢!也会微笑的告诉我们“没关系,这就是一个游戏,不能总是你赢呀!说不定下次就赢啦”!阿姨的乐观心态总能让她感觉到生活没那么烦闷、苦恼。偶尔也把阿姨的事情讲个1楼的叔叔听,叔叔偶尔着急的心情也平复了些。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每天抱怨生活、抱怨疫情。看着每天生活在发生改变心里真的很高兴。而且在测体温的时候,还有“意外收获”呢!昨天6楼美女姐姐送了一些自己烤出来的新鲜出炉、还热乎的玫瑰花囊,还有5楼阿姨送的香脆的烙饼和白白胖胖的馍馍,是不是很幸福。</p><p>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志愿者工作,突然自己内心更好的诠释了“远亲不如近邻”的这句话。</p><p><br></p> <p> 在乌鲁木齐市第九十中学,像彭琪、杨淑萍、刁怀春、马晓颖、张岩、杨颖俐、杨洁、姜宇一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守护着一方家园,守护着万家安宁,在疫情防控一线经受住了工作锻炼和实践考验,党员模范、抗疫先锋们代表着乌鲁木齐市第九十中学马兰花绽放战“疫”一线,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展现出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中学“马兰人”的风采。</p> <p>在疫情面前,有这样一群人</p><p><br></p><p>他们主动请缨、逆行在前</p><p><br></p><p>他们不计回报、无私奉献</p><p><br></p><p>他们成为这场“战疫”最亮丽的风景线</p><p><br></p><p>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p><p><br></p><p>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演绎战“疫”故事</p><p><br></p><p>让我们一起向坚守在一线的你们致敬:</p><p><br></p><p>记住你们,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p> <p>编辑:梁雅欣</p><p>发稿部门:党政办</p><p>审稿人:田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