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以“七夕”之名,赴健康之约</b></h3> 为了给精神病患者提供全病程、全方位的诊疗服务,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浏阳市脑科医院全院上下通力合作,经过近四个月的筹备,<font color="#ed2308">精神医学中心精神康复区于8月25日正式运行啦!</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div><br></div>9点整,首批精一科17名病友,经过风险评估后,在4位医护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康复区。工作人员曾莉霞首先给他们简单交代了注意事项:不能抠广告牌,不能吵架,要团结。 <div><br></div>大家井然有序的进入各个区域。32岁的小唐迅速的走到电脑房,熟练的开了两台机,看到我站旁边,有点不好意思的主动跟我说,以前在家里就是玩游戏上瘾的,好久没玩了,现在看到电脑特别亲切。话音未落,就有两个年龄相仿的小伙子走过来,围住他点开了游戏。<div><br></div> <div><br></div>打麻将是最受欢迎的项目 <div><br></div>杨大哥不会打麻将,拉着曾莉霞到了乒乓球室。两圈球打下来,杨大哥眼睛都闪着光,兴奋地跟我说,“我在医院住了五年了,长胖了十来斤,打乒乓球很好,又能锻炼身体又能减肥。我的名字里有个‘柳’字,你会写吗?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柳’,我还想学下象棋、打麻将... ...”言语里充满期待。 几个病友在护工的带领下,随着音乐踩起了动感单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用专业的爱,续一段情缘</b></h3> <div><br></div>十点半,上午的康复治疗时间愉快的结束了,大家吃着西瓜,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李大爷开心的说,我明天还要来! <div><br></div>中心主任高俊介绍,为了向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更全面的心理-社会康复服务,科室成立由患者、家属、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参与的精神障碍康复联盟,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需求,将<font color="#ed2308">“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治疗模式</font>引入日常工作中。开展了药物自我管理、疾病自我管理、情绪管理、防复发团体治疗、社交技能训练、家庭治疗、社会认知交互训练等各具特色的康复训练项目。<div><br></div><div><br></div><div>高俊最后说:“成立精神康复区一直是‘精医人’的梦想,更是所有精神患者的心声,今后康复区将引进物理治疗、中医药保健、经颅磁治疗,开展农娱疗等项目,让病友走出医院后更好融入社会生活。“<br><br><br></div> <p><br></p> 精神康复区的正式运行,标志着我院三大中心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填补了全市精神康复区的空白。 <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