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伦敦无名墓志铭说起

呼兰江

<p>  前两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震撼世界的一块墓碑》,在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墓碑中,有一块闻名遐迩的墓碑,其墓志铭震撼世界,影响着很多人,各国游客慕名而来。</p><p> 这块墓碑没有墓主人姓名,没有生平,一块普通的花岗岩墓碑刻着一段文字:</p><p>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p><p>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p><p>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p><p>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然后做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下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p><p> 当年轻的曼德拉看到这篇墓志铭后顿悟,声称找到改变南非甚至世界的金钥匙,他立刻改变了自己的思想和处事风格,从改变自己、家人和亲朋好友着手,历经几十年,终于改变了国家。据说,很多人看到这个墓志铭都深受触动,甚至世界政要和名人看到这块墓碑,都感慨不已。远大的理想,宏伟的目标,需要从改造自己开始。</p><p> 看到这篇墓志铭后,我也非常感慨,想起一张照片。照片上三个青年,下面有一句话,“自强不息,振兴中华----此乃吾属之志”。这张照片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三个人是我和另两个高中同学。当时国家开始改革开放,社会万象更新,恢复高考也没几年,青年人都热血沸腾,踌躇满志,要为改变自己的国家做贡献,我们三个好同学相约照了一张合影,在下面写上了我们的理想。去年年底,我回东北,在三哥家看到这张旧照片,我沉思了良久,已经奔“六”的我就在想,如果现在我们三人再次合影,在下面再写句话,肯定不是这句话了。正好另两个同学约我第二天聚会,我就给他们发微信留了作业,希望他们也考虑这个问题。在哈尔滨教育宾馆,三十年多年后,我们再次聚会,酒没有喝多少,更多的时间是在叙旧聊天。我们毕业于不同大学,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在不同的领域,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这些年虽然联系不多,但仍然有共识之处。根据我们三人对人生的态度,可以说,“独善其身,力及他人”,可做为我们新的座右铭,与英国无名墓志铭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早看到这篇墓志铭,也许我们改变的更早,更快,好在我们还没有行将就木。</p><p> 这个墓志铭还让我想起姜太公的一则话:“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四千三百多年前商朝末年,周文王问政姜子牙,是姜子牙告诫周文王的一段话,收编于姜子牙《文韬﹒文师》中。 </p><p> 到了春秋时期,后人总结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警句,这句话收编于《礼记﹒大学》。后者更是精确地概括了英国无名墓碑主人的墓志铭。</p><p> 不知为什么?不知从何时?在我们的文化传承中,开始忽略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齐家”,每个人的理想和目标注重“高大名”了,似乎志向远大,理想宏伟,成名成家,才“高大上”。要不是最近看了这个微信,我也不会对姜太公的“以家取国,以国取天下”,有了新的、深刻的认识,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改变自己做起,至少我自己意识到了。</p><p style="text-align: right;">&nbsp;2014年3月10日</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