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街”,了解古老的鬱林,东环小学1806班中队研学活动

柠檬

<p><br></p><p>西街里的每一条巷弄,每一栋建筑乃至每一面墙体、每一块砖瓦,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记载着城市曾经的繁华。</p><p>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玉林西街,今天东环小学1806班中队将走进“西街”,了解古老的鬱林。通过玉林市博物馆、城市规划馆、西街为主干线,进行对“西街”开展更加深入的研学活动。</p><p><br></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一、研学地点</b></p><p> 玉林市博物馆—城市规划馆—西街</p><p><b style="font-size: 20px;">二、研学目标</b></p><p> 通过西街纵横交错的这些巷弄,了解玉林历史文化演变,以及历史风貌、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人文轶事。</p><p><b style="font-size: 20px;">三、研学内容</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了解西街的古建筑及文化遗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2、西街“鱼骨式”街坊布局铺就出老玉林的肌理和底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3、西街是玉林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走廊,是名副其实的“通州大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4、岭南特色建筑--骑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5、玉林特色美食牛巴。</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四、研学前准备</b></p><p>1、查阅主题相关历史文献及新闻链接,到实地进行采点并规划研学线路,制定研学方案。</p> <p>2、发布研学通知,并分组布置研学作业。制作知识微卡、签到表、横幅。准备小黄帽、医药箱。</p> <p>3、知道准备去研学了,小朋友们开心得不得了,但研学和普通的游玩是不一样的。1806班的小朋友们可是做足了功课的。请看如下视频:</p> <p>4、1806班三位小讲解员王晨曦、罗紫阳、卢奕莱也在认真查阅资料,整理出最佳讲解稿,准备在研学时为同学们的解说。</p> <p><b style="font-size: 20px;">五、研学流程</b></p><p><br></p> 玉林市博物馆 <p>广西玉林市博物馆浓缩了玉林千年的发展历史,侧重于玉林设州至1949年城市形态演变的历史,概括叙述了旧玉林发展的轨迹。请进入视频跟随1806班同学们步伐一起进入博物馆领略一下玉林魅力。</p> <p><br></p><p> </p><p> 随着沟通合浦的南流江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明永历初期福绵船埠兴起,自那时起至民国时期,船埠便成为玉林商品集散地,而从船埠陆路入城的必经之道——西街,自发形成各种商铺。</p><p> </p> <p>博物馆里,同学们找到了有关西街的典故。以及了解了玉林历史文化演变,历史风貌、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人文轶事。正在认真做好笔记。</p> <p>骑楼修建于民国时期,联排的房屋延伸出一条长长的外廊。人们逛街时从外廊下穿梭而过,外廊则为他们遮阳挡雨。骑楼以外廊为特色,它可以为往来的人们遮挡烈日,阻挡风雨,营造阴凉的环境。尤其适用于我国气候炎热,雨水丰沛的南方地区。</p><p>骑楼既有商住两用之功能店铺临街而设开门见市,一楼是店铺和仓库,二楼则是店家的生活居住区,功能齐全,非常便利。</p><p><br></p> <p>我们1806随队的小医护手胡子浩同学,时刻都提着医药箱并关注着同学们的健康状况,为我们研学活动保驾护航。我们为他点赞👍</p> 玉林市城市规划展示馆 <p>规划展览馆是一个城市的缩影,也是推进公益规划的重要平台。它是展示城市历史和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进行城市经营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p><p>今天请跟随我们的视频带大家进入“玉林市城市规划展示馆”。了解玉林西街及玉林市未来发展。</p><p><br></p><p><br></p> <p> 西街在城市形态上“鱼骨式”街坊布局紧致密集,纵横交错,在整体上铺就出老玉林的肌理和底色。在人居文化上这里是数百年来玉林百姓生生息息、岭南历史文化传承演变的生动场所,是玉林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根”之所在。</p><p> </p> <p> 西街改造工程将西街口一带原来独具特色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比如粤东会馆、大北小学、西街口、普庵堂、玉皇堂、云龙桥等都得以保护和修缮,将成为新西街的一颗颗明珠。相信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繁荣商业,同时带有玉林符号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对传承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都很有意义。</p><p><br></p> <p><br></p><p>斗转星移,21世纪的西街显然已经不是玉林城的中心,但是作为岭南都会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西街以其不可替代的人文意义依旧成为老玉林的地标性街区。</p><p>伴随着玉林旧城改造工程不断推进,西街的明天更加值得期待。 </p><p><br></p><p><br></p> <p>孩子们的幸福快乐就这么简单😊</p> 走进西街 <p>通过对玉林市博物馆及玉林市城市规划展示馆的调研,同学们已经对西街及玉林的历史风貌、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人文轶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就跟随我们视频到真正的西街重温一下。👉</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玉林粤东会馆历经二百多年,原为三进两厢院落式硬山顶砖木结构。现存两进(前座和中座),每进三开间。石檐柱、木雕檐板、抬梁木构件、涂金木雕壁画等古貌犹存,是玉林不可多得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艺术精品,1996年10月11日县级玉林市人民政府公布粤东会馆为“玉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p> <p>小讲解员王晨曦同学正在给同学认真进行粤东会馆的讲解。</p> <p>玉林牛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p><p>南宋时,玉林牛巴始制,已有800多年前的加工历史;玉林牛巴颜色半透明,色似咖啡,油亮,香味浓郁,咸甜适口,鲜美爽口,韧而不坚,具有“甘香味道妙”的特点,是玉林最负盛名的传统特色风味小吃。</p> <p>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听罗紫阳小讲解员讲解玉林特色美食牛巴的典故。</p> <p>1806班同学们对玉林特色美食牛巴店铺老板进行现场采访,了解到牛巴的制作过程及牛巴文化。老板邀请同学们品尝美味的牛巴。</p> <p>来到了西街特色建筑--骑楼</p><p>卢奕莱讲解员正在给同学解说骑楼的独特构造以及它商业作用。</p><p><br></p> <p>各小组成员在接受任务卡后,开始集体去寻找西街最美的街景并合影留念!</p> 品尝玉林美食 <p>牛腩粉是著名的传统风味食品。因以调制好的熟牛腩做佐料而得名。起于民间,解放前就已出名。至今已遍及两广。 将选好的牛腩、牛筋等用沸水“飞过”捞起过冷水。中火起镬,下料把牛腩炒至收水后,配以沙姜、甘松、草果等煮30-40分钟即可。将炖好的牛腩、米粉下碗,然后把牛腩汤、骨头汤、肉丸调味下碗即成。清香、可口,富含高蛋白。</p><p>进入视频感受一下美味可口的玉林牛腩粉。</p> <p><b style="font-size: 20px;">六、研学成果展示</b></p> <p>东环小学1806班同学们参加了《走进“西街”了解古老的鬰林》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了解了玉林历史文化演变,以及历史风貌、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人文轶事。同学通过绘画作品、思维导图、作文、手抄报、书法作品、诗歌等形式进行了总结。</p> 微社团研学评价表 <p>通过此次研学,提升了同学们的历史人文素养。经历是最好的学习,游学是最美的相遇。东环小学1806班的同学们在旅行中研学,探索玉林文化,追根溯源。充分感受了历史文化魅力,体验生活,学以致用。</p>

玉林

西街

研学

玉林市

同学

牛腩

牛巴

骑楼

文化

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