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报告的理性解读

杏林小兵

<p>  以前做临床,有时候对超声报告有时也是疑惑,但本着互相尊重理解原则,大家交流学习,其乐融融。一改做超声工作,才发现原来超声科室比网红美女是非更多,这可能源于:1、对于超声存在不合理的期望值,要求精准程度很高,其实医学不确定性很多,临床误诊漏诊是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以前看了一本关于临床误诊的书籍,发现有时候思维和视野不开拓,一下子就误诊漏诊了,但太活跃也不好,最好从常规多发病常见病考虑,要是无法解释症状体征再考虑罕见病。2、有些人喜欢把报告做对比,院内对比,院内和院外对比,然后再来解读谁做得好做得差,其实源于信任的这种对比,本无可非议,也容易理解,但因为不是最科学的对比方法,最后要是解释不到位在目前环境底下很容易造成误解,引起医疗负性事件,甚至纠纷。</p><p> 我浅谈个人理解,超声采集图像需要很多技巧和手法,这和工作年限可能有关系,工作久了可以熟能生巧,但精髓部分不一定到位,最主要还是悟性和高人的精华传授,因为平台差距,高手一般都在大医院,加上大医院言传身教、质控好,准确程度肯定比基层高,这也是老百姓目前看病首先去大医院的原因吧。对于准确率,是要对比病理,还是对比临床,还是同行对比,这个现象很有趣,虽然无奈但不可回避,对比同行,有时都对,有时都错,对比临床,有时符合,有时不符合,对比病理,有时病理在不典型时,病理医生会负责任的建议再取切片复查,或者建议结果其它辅助检查,或者不同医院病理诊断报告都不一定一样,所以说百分百精准是不存在的,这犹如要求百分百把疾病治好是永远不存在的原理一样,所以请用医学的局限性理性解读超声报告,加强沟通理解,构建多方共赢。</p><p> 超声原则上不提倡使用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但在图形典型和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给予做些病理诊断提示,以便临床给临床提供最有参考价值的诊断,例如:附件单纯性囊肿,临床要是要求精准度很高,到底是滤泡囊肿,黄体囊肿,黄体血肿,还是卵巢冠囊肿,还是浆液性囊腺瘤,甚至是罕见的单纯囊肿型的巧克力囊肿(注意这里讲的不是典型巧克力囊肿)……,有时候一次的超声检查真的很难判断,所以很多超声医生为了不让临床说不准确,就写附件囊肿,这种报告参考价值有限,因为很多临床医生自己解读不了,所以我还是提倡允许超声医生写倾向性囊肿以便给临床提供更多参考,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不要以苛刻的准确率要要求,不然这种附件囊肿讲永远是基层最主流的超声报告,里面含有很多无奈的选择。我主要要表达的是:请不要对比式的解读报告,苛求完美准确率,多按照提示去福尔摩斯式的分析排除诊断,解决患者实际问题最重要。</p><p> 以前自己做临床医生都是告诉患者,目前超声(或者某个)检查有某个异常,然后按照我自己的认知,给予适当评估风险和告知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如需要,我都会说不然建议做某项检查,包含进一步确诊的特异性项目,告诉患者要是没事情,也就放心,当成做次健康体检,要是万一真的有问题,也可以进一步早点干预治疗和复查,我都没有发现患者对超声报告或者其它辅助报告的准确率提出质疑。</p><p><br></p> <p>  举个例子看对比好不好,图像是工作站的,传输是模拟图像模式,清晰程度比彩超机子差,我想这要是有了解超声图像采集传输最好的是数字传输</p> <p>  前面两个纵切面,没有发现宫腔内点状强回声的钙化灶,第三图看到,后面最后三图在横切面再次确认。</p> <p>  隐约可见肌瘤,为了显示,多角度多切面,外加增益调整,肌瘤周边点条状血流信号显示,所以感觉有一个小肌瘤,其实这种我个人认为可不报,第一女性60%~70%都有肌瘤,只要没有影响月经或者其它症状,小肌瘤可以不用过度诊断提示,但又因为很多人要求精准,不报就有可能被解读技术差,漏诊,所以报了。第二,日系书籍认为小肌瘤没有形成肌瘤核,可以不报,但国内赞同这种观点的没有发现。</p> <p>  ZOOM放大细看内膜,因为有钙化灶,要排除宫腔黏连,排除内膜其它疾病,其实钙化灶,追询病史后,发现患者有流产病史,推测可能是当时留下的,对于这种没有影响月经的,我想完全可以不描述不报,口头告知患者就可以,尤其是对于年轻未婚女性,要是报了,万能的度妈妈有可能引起热恋小两口分道扬镳,这你懂得的,但怕被误解为漏诊,还是再次报了。</p> <p>  上两图黄体囊肿,没有使用ZOOM,所以显示效果不一样,以前自己太迷恋频谱,想给更多的频谱信息,会经常测量,最近为了追求速度,被同化了,都很少测,所以没有看黄体周围是卵巢动脉还是子宫动脉卵巢支,所以医学就是要么同化他人,要么被他人同化,古人说的近朱者赤真的有理由。</p> <p>  报告写了,也画蛇添足给了一点建议,以前还会写建议6~8周复查,这是大家对生理性囊肿的合理建议,最近不敢给更多提示 ,但这个报告,存在无奈之处就是把小病灶写进去了,不写患者一对比其它医院可能疑惑重重,跑题:目前看了很多写双肾小结石,肾脏小结晶,患者和一些临床医生不懂,一看,哇塞,他们这么准确啊,小结石(小结晶)都看得到 ,看不到的反而是技术不好的代表,所以在基层大家一拥而上报了写了来体现自己的精准度很高,当然很多大医院为了避免过度诊断,会告诉患者有小结石,但不会提示诊断,我是赞成这种大医院做法。其实对于3×3毫米一下的结石,因为后方没有典型声影,所以都是主观性较强,有时候是无法和血管壁钙化灶鉴别的,另外要是没有肾绞痛,我想提示这个无法就是让患者改变生活饮食模式,多饮水 ,避免高尿酸高钙饮食,不是去给予排石治疗,提示真的意义不是很大,但不提示就会被误解,所以沟通解释很重要。</p> <p>  患者今天来复查了,图像如下</p> <p>  在诊断上请抓大放小,不要在一些没有很大临床诊断价值的疾病做对比,在操作上请给予🔍放大看感兴趣区。超声指南说的,盆腔少量积液可能是正常的所以给予描述可以了,宫颈纳囊和宫颈肥大需要临床有需求才给予提示,要是整天纠结于这些小问题,那肯定没有精力去辨别其它疾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