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岳五湖四海-中国名山

宁波青山绿水户外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山:</p><p class="ql-block">黄山 (1864.8米)</p><p class="ql-block">庐山 (1474.0米)</p><p class="ql-block">雁荡山(1056.0米)</p><p class="ql-block">五岳:</p><p class="ql-block">东岳山东泰山(1545.0米)</p><p class="ql-block">西岳陕西华山(2154.9米)</p><p class="ql-block">中岳河南嵩山(1512.0米)</p><p class="ql-block">北岳山西的恒山(2016.8米)</p><p class="ql-block">南岳湖南的衡山(1300.2米)</p><p class="ql-block">五湖:</p><p class="ql-block">鄱阳湖 洞庭 太湖 洪泽湖 巢湖</p><p class="ql-block">四海: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最早的“三山”记载来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当时徐福向秦始皇报告说,东海上有三座仙山,分别是【蓬莱山,方丈山,瀛洲山】,后来这三座山就被称为“三山”。但是我们知道,这三座山都是传说,并没有真实存在。在秦汉时期,统治重心在北方地区,随着魏晋南北朝开始对南方的开发,五岳这五个集中在北方的山就不太能代表中华名山了。因此后来我们从南方重新挑选了三座山,取代了之前的三座仙山,成为了现实存在的“三山”。这三座山,一座是位于安徽的黄山,一座是位于江西的庐山,一座是位于浙江的雁荡山。【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这里的四大特色,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海内外,家喻户晓的黄山迎客松,曾经是我们家家户户都有的风景画。黄山的名字也并不简单,传说黄帝曾在这座山上炼丹,顾问得名黄山。黄山不但是世界自然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是每一个爱好自然山川的人心目中的圣地。【庐山】位于江西九江,自古以来庐山就以其险峻和瀑布闻名于世。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来到庐山留下自己的足迹,包括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等名人,都曾对庐山发出了由衷赞叹,天下奇秀,莫过于此。【雁荡山】位于浙江温州,它被誉为“东南第一山”,每年秋天都有大量的秋雁在雁荡山主峰栖息,云蒸霞蔚,雁鸟齐飞,令人震撼。雁荡山同时也是开山凿胜的名山,从南北朝开始,一直到唐宋年间,雁荡山上建造了18座寺庙,10座寺院,16座亭台,迄今依然香火鼎盛。</span></p><p class="ql-block"><br></p> <p><br></p><p>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五绝三瀑”,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p><p><br></p> <p><br></p><p>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句。</p><p><br></p><p><br></p> <p><br></p><p>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雁荡山形成于1亿2000万年以前,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白垩纪流纹质破火山。《载敬堂集》载:“雁荡山以瓯江自然断裂,分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以景观区位分有北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东雁荡山、中雁荡山之称。”其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谢灵运、沈括、徐霞客、张大千、郭沫若、陈志岁等都留下了诗篇和墨迹。</p><p><br></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p><p class="ql-block"><br></p> <p><br></p><p>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p><p>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p><p><br></p><p><br></p> <p><br></p><p>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 “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部,西邻古都洛阳,东临古都郑州,属伏牛山系。</p><p>嵩山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通郑汴,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古京师洛阳东方的重要屏障,素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功夫之源。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亲临。《诗经》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名句。</p><p><br></p><p><br></p> <p><br></p><p>北岳恒山,从春秋战国到明代中期一直在河北境内,即今天河北省保定市的大茂山。明末清初时才被定为山西浑源天峰岭(玄武山)。古籍记载一般为曲阳恒山(后行政区域变更,位于阜平县、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曲阳恒山改称大茂山,又称神尖山,阜平人、涞源人称之为神仙山。</p><p><br></p><p><br></p> <p><br></p><p>衡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主体部分位于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衡山的命名,据战国时期《甘石星经》记载,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名衡山。</p><p><br></p><p>衡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衡山是上古时期君王唐尧、虞舜巡疆狩猎祭祀社稷,夏禹杀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黄帝委任镇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被当地尊称南岳圣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释迦牟尼两颗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台寺金刚舍利塔中。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盖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p><p><br></p><p><br></p><p><br></p><p><br></p> <p><br></p><p>鄱阳湖,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九江、南昌、上饶三市,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是长江中下游主要支流之一,也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重要湖泊。湖区面积,在平水位(14米~15米)时湖水面积为3150平方公里,高水位(20米)时为4125平方公里以上。但低水位(12米)时仅500平方公里</p> <p><br></p><p>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p><p>湖盆周长为803.2公里,总容积220亿立方米,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以南,湖南省北部。以洞庭湖为核心,向东、南、西三周过渡为河湖冲积平原、环湖丘陵岗地、低山,为一碟形盆地。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岳阳、华容、湘阴、南县、安乡、汉寿、澧县、临澧、桃源、望城10县,临湘、沅江、汨罗、津市4县级市,以及岳阳市的岳阳楼区、君山区、云溪区,益阳市的资阳区、赫山区,常德市的武陵区、鼎城区7区,共计21个县市区,此外还涉及湖北省的松滋、公安、石首等县市。</p><p><br></p> <p><br></p><p>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居第二。太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其西和西南侧为丘陵山地,东侧以平原及水网为主。</p><p><br></p><p><br></p> <p>洪泽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在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苏北平原中部西侧,淮安、宿迁两市境内,面积2069.00平方公里,原为浅水小湖群,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后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代始名洪泽湖。1128年以后,黄河南徙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东潴水,原来的小湖扩大为洪泽湖。洪泽湖湖面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既是淮河流域大型水库、航运枢纽,又是渔业、特产品、禽畜产品的生产基地,素有“日出斗金”的美誉。</p> <p><br></p><p>巢湖,曾称南巢、居巢湖,俗称焦湖。是位于长江中下游的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安徽省中部,由合肥、巢湖、肥东、肥西、庐江二市三县环抱,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1公里, 湖岸线周长176公里,平均水深2.89米,面积780平方公里,容积20.7亿立方米。湖水主要靠地面迳流补给,流域面积为13486平方公里,集水范围包括合肥,巢湖、肥东,肥西,庐江,舒城、无为等两市五县。沿湖共有河流35条。其中较大的河流有杭埠河、白石天河、派河、南淝河、烔炀河、柘皋河、兆河等。从南、西、北三面汇入湖内,然后在巢湖市城关出湖,经裕溪河东南流至裕溪口注入长江。巢湖主要名优水产有银鱼、秀丽白虾、湖蟹,三者被誉为“巢湖三鲜”。</p><p><br></p><p><br></p> <p><br></p><p>渤海是中国最北的近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同时也属于内水范畴。渤海是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中央海盆组成,《山东省志·海洋志》则还包括渤海海峡,共5部分。入海的主要河流有黄河、辽河、滦河和海河,年径流总量达888亿立方米。地势由沿岸向中央和海峡倾斜,地形单调平缓。海底分布有古海岸线和古河道残迹。渤海为中、新生代沉降盆地,基底为前寒武纪变质岩。第四纪沉积物厚达300~500米,主要为陆源物质。三大海湾都分布有粉砂质粘土软泥和粘土质软泥。中部多细粉砂、粗粉砂、细砂。海峡北部为砾石、贝壳残片,海峡南部却为细粒沉积。</p><p><br></p> <p><br></p><p>黄海是太平洋西部的边缘海,是西太平洋典型的一个半封闭边缘海,它位于我国与朝鲜半岛之间。是一个近似南北向的半封闭海。黄海是太平洋西部最大的边缘海,位于我国与朝鲜半岛之间。黄海平均水深90米,海底比较平坦,大部分水深超过60米。黄海的名称来源于它的大片水域水色呈土黄色,由于历史上黄河有七八百多年的时间注入黄海,使得河水中携带的一些少量的泥沙将黄海近岸的海水由蓝色染成了黄色。在韩语环境中,则因其位于朝鲜半岛西侧也称为“西海”或者“朝鲜西海”;但国际上通常沿用中国的称呼“黄海”。黄海从胶东半岛成山角到朝鲜的长山串之间海面最窄,习惯上以此连线将黄海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两部分,北黄海面积约8.1万平方千米,南黄海面积约40.9万平方千米。</p><p><br></p><p><br></p> <p><br></p><p>东海是由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岛以及朝鲜半岛与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等围绕的边缘海。东北部通过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通,西南部通过台湾海峡与南海相连。面积:770000 km2,平均水深:349米,最深处:台湾东北(2322米),海水温度:20℃~24℃东海的海湾以杭州湾最大,流入东海的河流有长江、钱塘江、闽江及浊水溪等。大陆流入东海的江河,长度超过百公里的河流有40多条,其中长江、钱塘江、瓯江、闽江等四大水系是注入东海的主要江河。因而,东海形成一支巨大的低盐水系,成为中国近海营养盐比较丰富的水域,其盐度在34‰以上。</p><p><br></p><p><br></p> <p><br></p><p>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该海域自然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领海总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为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南海南北纵跨约2000公里,东西横越约1000公里,北起广东省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一线,南至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西依中国大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东抵菲律宾,通过海峡或水道东与太平洋相连,西与印度洋相通,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闭海。中国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清代逐渐改称南海。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南海中国大陆海岸线长5800多公里,沿海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台湾。南海北部沿岸海域是传统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场。</p><p><br></p> <p><br></p><p><br></p><p>三山五岳遍布华夏大地,或绵延千里,或高耸平原盆地之上,格外险峻。其中三山是华夏远古传说之地;五岳是中华文化的兴盛之地。三山五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与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p><p><br></p> <p><br></p><p>国内还有这些名山:</p><p>武当山(湖北)</p><p>齐云山(安徽)</p><p>青城山(四川)</p><p>龙虎山(江西)</p><p>合称中国道教四大名山。</p><p>五台山(山西)</p><p>峨眉山(四川)</p><p>普陀山(浙江)</p><p>梵净山(贵州)</p><p>九华山(安徽)</p><p>称作佛教名山。</p><p>五指山(海南)是海南第一高山,物产丰富。</p><p><br></p> <p><br></p><p>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武当山的最高海拔是金顶所在的天柱峰,1613米。</p><p><br></p> <p><br></p><p>齐云山,古称白岳,因遥观山顶与云平齐得名;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地处休宁县城区西约15千米处,距屯溪区33千米,总占地面积110平方千米。齐云山内有月华街、云岩湖、楼上楼3个景区。有奇峰36座,怪岩44处,幽洞18个,飞泉洞27条,池潭14方,亭台16座,碑铭石刻537处,石坊3个,石桥5座,庵堂祠庙33处。</p><p>齐云山是江西诸广山脉的主峰,海拔2061.3米,赣南第一高峰。</p> <p><br></p><p>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的主体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真龙门派圣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成都十景之一。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p><p><br></p> <p><br></p><p>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br></p> <p><br></p><p>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是中国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有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金阁寺、万佛阁、碧山寺等。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最高处北台顶海拔3061.1米,有“华北屋脊”之称。</p><p><br></p> <p><br></p><p>峨眉山,位于北纬30°附近,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br></p> <p><br></p><p>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相传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普陀山地形呈菱形状,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12.52平方千米,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南北长8.6千米,东西宽约3.5千米,岸线长30千米。中部佛顶山天灯台最高,海拔291.2米,向四面延伸,西为茶山,北为伏龙山,东为青鼓垒山,东南为锦屏山、莲台山、白华山,西南为梅岑山,主峰均在100至200米间,连绵起伏。</p><p>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p><p><br></p> <p><br></p><p>梵净山(Mount Fanjing),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海拔2572米,为国家5A级风景区。</p><p><br></p> <p>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相传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佛教认为地藏菩萨是“大孝”和“大愿”的象征。九华山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九华山的最高海拔1342米。中国佛教名山“九华山”蜿蜒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南望黄山,北瞰长江。著名景点化城寺、天台寺、祇园寺、芙蓉。山间古刹钟声,香烟缭绕,灵秀幽静,古木参天。为国家5A级风景区。</p><p><br></p><p><br></p> <p><br></p><p>五指山区遍布热带原始森林,层层叠叠,逶迤不尽。海南主要的江河皆从此地发源,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构成奇特瑰丽的风光。五指山林区是一个蕴藏着无数百年不朽良树的绿色宝库。五指山曾经是中国红军在海南的根据地。著名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故事背景就是海南,其中不乏以五指山区为背景的情节。黎族民歌《五指山歌》更是唱出黎族人民与红军战士的军民鱼水情。</p><p>五指山是海南岛第一高的山脉。它位于海南岛的中部,因峰峦起伏形似五只手指而得名。 五指山是海南岛的象征,也是中国名山之一,被国际旅游组织列为A级旅游点。五指山的最高峰是二指,海拔1867米。</p> <p><br></p><p>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其中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怀玉山脉的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