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小学语文课本曾读《趙州桥》一文:“河北省趙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趙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返津时特选经石家庄市趙县这条线路以一睹趙州桥的芳容。<br>到达趙州桥公园已是傍晚时分,虽到了闭园时间管理员看我们远道而来还是很热情的欢迎我们入园游览。</h3> <h3>趙州桥乾隆碑题字。</h3> <h3>2020年8月14日上午我们到达这次出行的最后一站——定州古城。<br>定州是中山古都,拥有26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三大历史文化之一“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传承地。由于定州所处地理环境自古就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h3> <h3>定州文庙。<br>定州文庙又称“孔子庙”始建于公元848年(唐大中二年),是河北省历史较久的州府文庙之一。</h3> <h3>苏东坡在定州为官时栽种的两棵槐树。</h3> <h3>定州开元寺塔,因塔建于开元寺内,故通称“开元寺塔”。<br>开元寺塔位于定州城内南门里东侧,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始建于公元1001年,建成于公元1055年。塔全部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三层,高84.2米,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比例匀称,外观秀丽。当年,宋辽对峙定州处于宋国北疆,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宋王朝为了防御契丹,利用此塔了望敌情,据《定州志》载:“盖筑以望契丹”,故又有“料敌塔”之称。</h3> <h3>世界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旧居。</h3> <h3>定州贡院(又名考棚),是我国北方目前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社会选拔秀才和贡生的考场,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由州牧王大年创建定州贡院,汇集辖区内文武考生应试,为考取秀才、贡生之所。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州牧王仲槐劝捐于民,展拓场地、重修、增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考场。<br>贡院的建筑气势雄伟壮观,别具一格,显示了清代建筑风格与高超的设计技巧,行置其中,即可领略雄伟壮观的建筑群落,又可想象当年宏大的考试场面,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历史见证。</h3> <h3>乾隆双槐。穿过三开间大门,两棵枝干虬劲的古槐郁郁葱葱笑迎宾客,传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驻跸定州亲手所植。</h3> <h3>魁阁号舍是贡院的主体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九间,是考试的正式场所,可容纳上百人,最南间魁阁为半四角攒尖结构,殿脊叠涩四层出檐,翘起的翼角如鸟似翼,如翼似飞,結构严谨复杂,与出三檐硬山卷棚顶形式的号舍相连,构造独特别致。</h3> <h3>之后的大堂、后楼为考官办公、住宿之所,构件精雕细琢,体现出我国古代匠师们高超精湛技艺。</h3> <h3>魁阁后楼又称“揽胜楼”,登临其上,俯瞰贡院全景,更能体味出学子们金榜题名时“春凤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喜悦心情。</h3> <h3>定州公署。</h3> <h3>这个坐落在定州署衙西侧的威武的雕像是北宋宰相、词人韩琦。定州人之所以纪念他,是因为他不仅有着传奇的一生,他还曾经任职定州,为定州的历史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