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格尔木市支行联合格尔木农商行、邮储银行开展人民币知识进农牧区系列活动

喂太饱🍊

<p>  积极畅通不易流通人民币回收渠道</p><p> 努力提高农牧区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p> <p>  为稳步推进“创建模范机关、提高人民币整洁度”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切实强化“人民机关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质量。8月14日,人民银行格尔木市支行组织辖内农商行,邮储银行以“聚众力、突特色、稳推进、见实效”为目标,走进河西农场六连,依托助农服务站点开展小面额、残损人民币兑换服务,深入农牧区、枸杞采摘园开展人民币反假综合知识宣传系列活动。</p> <ul><li><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人民币知识进农牧区</span></li></ul><p><br></p> <p>  宣传小分队在人员较为集中的河西六连广场,以积极畅通“社会公众-金融机构-人民银行”不易流通人民币回收渠道,强化农牧区现金综合服务工作为主旨,积极开展小面额人民币及残损币兑换服务和人民币综合知识宣传。宣传中采取悬挂“杜绝假币、爱护人民币”等宣传横幅,用方言对比人民币实物讲解、宣传折页发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向当地村民详细示范介绍人民币防伪特征及新版人民币发行等相关金融知识,做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简洁易懂。有效提升了农牧民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假币鉴别能力和反假意识,增强了防范假币侵害和自我保护的能力。</p><p><br></p> <p> 农商行和邮储银行分工协作,分别设立小面额及残损人民币临时兑换点,为当地枸杞种植户、便民服务站点以及村民提供残损人民币兑换服务,并对小面额需求较大的农户做预约登记,前往网点兑换小面额人民币。残损币兑换现场由人民银行格尔木市支行货币金银科人员现场教学,向负责兑换残损币的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讲解如何使用兑换尺等。活动现场气氛活跃,群众参与度极高, 部分村民自发通过村委群通知有兑换需求的村民前来活动现场。</p> <p>小面额人民币、残损人民币兑换现场</p> <p>人民银行货币金银部门老师现场讲解残损币兑换尺使用方法</p> <p> 在进行小面额人民币兑换的时候,发现其中夹杂有反宣币,在对反宣币按残币做收兑处理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向村民重点讲解反宣币相关知识以及收到反宣币的处理方法。</p> <p>  此次宣传共兑换残损币3939.6元、兑换小面额人民币20000余元。既有效的帮助了当地村民和枸杞采摘户了解到各类金融安全知识,扩大宣传反假货币知识覆盖面,又为广大农牧民兑换零钱提供了便利,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p> <p>金融志愿者深入惠农金融服务点、河西六队卫生室主动换零钱,讲解人民币知识。</p> <ul><li><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人民币知识进枸杞园</span></li></ul> <p> 在进行固定式宣传的同时,各行金融志愿者走向田间地头,进入枸杞园,向枸杞采摘工进行人民币知识宣传,因枸杞采摘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对假币识别能力较差,宣传人员用人民币实物对照宣传册上的图片一一指点,用一看二摸三听四测的假币识别方法详细介绍人民币防伪特征,使真假货币的区别一目了然,有效增强了枸杞采摘工防范假币意识和识假辩假能力。宣传时为周边村民和正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枸杞采摘工发放印有反假知识的遮阳帽、杯子、围裙等反假宣传品,深受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喜爱。</p> <p> 此次人民币知识“进农牧区、进枸杞园”是“创建模范机关、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主题活动系列宣传续曲,收到了良好成效:一是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充分了解到假币的危害性,认识到制、贩、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提高了农牧区反假货币知识缺乏弱势群体的假币防范意识和反假货币识别能力。二是切实缓解了枸杞采摘农户的小面额人民币需求。三是对继续加强反假货币工作站点功能建设,推进反假货币工作站点功能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调动了便民服务站点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反假货币工作站的辐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四是为全方位推进人民币知识宣传“六进”活动,以宣传活动惠及更多群众、提升群众人民币知识知晓率和现金服务民生水平、切实提高辖内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和人民群众用现满意度起到了积极作用。</p><p><br></p> <p>审签人:王世元</p><p>审核人:杨志军</p><p>制作人:魏蓉</p>

人民币

兑换

反假

残损

枸杞

知识

宣传

假币

面额

农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