粢饭、粢饭糕,记忆中的“天亮饭”

爱旅游的胖子

<p>  写本文前,笔者我特意去查询了“粢”的意思。</p><p> 南朝顾野王编撰《玉篇》:粢,稷米也。新华字典又解为古人以黍、稷所做的饭,用以祭祀。所以,“粢”与“饭”合在一起,一点也不龃龉。不过若用黍、稷做“粢饭”,那是做不成的,它们都不含糯性。因此,准确地说,标准的“粢饭”,是用糯米掺和粳米,用冷水浸泡、沥干、蒸熟,粘性恰到好处,不这么讲究,无以为“粢饭”。</p> <p>  “粢饭”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天亮饭”(宁波俚语,意思早餐)。以前卖粢饭的店家,颇多与卖大饼油条的同框,只不过大饼油条站在C位,粢饭“叨陪末座”而已。之所以这样安排,盖因大饼油条要比粢饭受众广泛,粢饭需要借油条的光。我们先前住中营巷弄堂口就有家门面不大的点心店,每天早上生意好得不得了。店堂有限的空间里,摆满了桌凳,仅留下小小的过道让人通行,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不顾油腻,为美味的早餐而挤在一桌。小小的店里,供应着刚出炉的籽麻大饼、浓浓的甜咸豆浆,油条和麻球则在油锅里上下欢腾,还有的,就是这粢饭了。</p> <p>  店堂墙角处摆着个人腰那么粗的大块头木桶,里面盛着煮熟的糯米饭。木桶盖半掩着,另一半半圆形的开口上覆着一块灰白的纱布,用以保温和遮挡灰尘。来顾客了,点心师傅将木桶盖掀开,解开布,一股热腾腾的蒸汽伴随着一股糯米的黏香一块冒了出来。只见师傅左手托起一块不太湿的毛巾布,右手沾点水,探下身子,从木桶里挖出一坨拳头小些糯米饭,平摊在左手的毛巾上,右手捣实一下,形成一个凹坑,然后撮取旁边滤网上沥油的油条,可一根、可半根,悉听顾客选择。师博仅用右手的几根指头,就可把油条拗成二截,嵌进凹坑里,小时候的笔者我见了,常常会傻傻的想,这手势了得啊!最后,师傅用那块毛巾,将米饭紧紧包裹住油条,左右手开弓不断地揿、按、捏、封,直至米饭结实、圆润为止。分分秒秒,一个冒着热气,成椭圆的粢饭团就做好。</p><p> 粢饭的馅,油条是绝配,回想想,说粢饭占了油条的光也不冤狂,炸得脆酥油条配扎实糯韧的饭团,吃口提高了至少八度。搭配咸菜丝、榨菜碎也不错,咸菜的酸爽和榨菜的鲜香刚好中和油条的油腻,还可提调咸味。小资些,可以要求师傅加点绵白糖,糖粒被糯米饭的温度漾化,甜度适口,味道再好没有了,当然“升舱”的好味道自然要多加点钱的。至于粢饭里面掺和肉松、香肠、里脊、干贝、生菜之类的馅,那是近年的事,豪华版粢饭,受了台湾饭团的影响。</p><p> 我接过粢饭团,在粢饭团的两端是看不到油条,也见不着咸菜和榨菜的,师傅手艺了得,全被包进了饭粒里面。咬一口,最先品尝到的是清香扑鼻的糯米;再咬一口,满嘴的糯米香,油条的焦香,又参杂着咸菜、榨菜的清香,再一口,满嘴充实。粢饭团握在手里边吃边走着去上学,是与笔者我同仿年纪宁波人的童年记忆,每一口吃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滋味,从清淡到口味丰富,再回归于平淡,意犹未尽,胃垒就这样被粢饭团填塞得满满当当,元气开启整整一天。</p><p> 吃粢饭有个过程,一口下去,饭团会松散,就要不断捏捏按按,保持成型。我则即使把粢饭团吃掉一半,还是不停地揿、按、拿、捏,又变成那么一团,好像总也吃不完,赚发似的,孩子气,开心!</p><p> 如果时间充裕,不心焦,则进去店堂坐坐,舀上一碗甜豆浆,配着粢饭团,那味道最是宁波了。</p> <p>  粢饭还有个兄弟,叫粢饭糕。做早餐的点心店是不做的,费油,要吃得去鼓楼沿的“赵大有”。粢饭糕,因其做法也叫“油氽粢饭糕”。简单说,就是一长方形、比香烟盒略大些的饭块,入油锅炸制而成,成品色泽金黄,食之外脆里软。做粢饭糕,也得先煮好米饭。这米饭不能纯用糯米,太粘;也不能单是粳米,过糙,须按一定的比例配制。饭要煮得干湿得当,不散不烂,而这种种细节的把握上,比粢饭团更精细,赵大有的师傅最是深谙其道。</p> <p>  据说,米饭烧好后,要起到另一口锅里,撒上盐和葱花,宁波人爱吃苔条,就加一些苔条进去,用锅铲搅拌至起韧头;将饭倒进专属的方型木框,压实抹平;凉透后把框子拆散,米饭就定型成一块巨大的饭坯了。随后,用一把长长的薄刀将饭坯割划成细长条,每条比香烟盒略宽,再移到一块长木板上,便开始切片了。切片是很需要技巧的,起码厚薄要均匀,否则买到小块,换谁心里肯定都会不乐意。</p><p> 粢饭糕现炸现吃,口感最好,赵大有就在店堂支上一口大铁锅,让食客看得见。师傅倒入大半锅油,将粢饭糕贴着锅边轻轻滑入,油锅立马欢腾起来,“滋啦啦......”翻滚,不一会,粢饭糕渐渐变成金黄色。师傅用大钳子翻几下一一夹起,排在铁丝网格上沥油。刚出锅的粢饭糕,金黄的外皮上一个个油泡还在争先恐后地“卟卟”爆响,师傅随手夹起一块往油纸里一包,递到久候的吃天亮饭顾客手中。</p> <p>  地道的粢饭糕拿在手里就像一块小砖头,炸得外酥里糯。趁着这股子热乎劲,赶紧咬上一口,外皮喷香酥脆,吃起来有些像锅巴,很有骨感;中心部分则是雪白烫口的软糯米饭,还均匀的散布着绿色的苔菜丝,吃上去有一种湿润的感觉,配合隐约的咸味,连呼出的热气都是有米香的。粢饭糕最好吃的部分还是坚挺的四边,硬硬的,香香的,咀嚼起来,咸、鲜、脆在嘴中蔓延开来,而咬在嘴里那嘎吱嘎吱的声音,亦成了那时侯清晨的久远记忆。</p><p> 现在有卖粢饭、粢饭糕的早餐店很少见了,“赵大有”已早歇业不氽粢饭糕了,据说大酒店里面倒是推出了粢饭糕作餐后小点售卖。</p><p> 小时候的“天亮饭”成了心心念念的古早味。</p> <p>  本文照片借用自网络,谨向原作者表示谢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