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摄影、文字:映中</h3><h3>《极品洋兰鉴赏》(一)之续集</h3><h3><br></h3><h3>依照生物学家建议,每个兰花品种附上学名或英文名。</h3><h3></h3><h1>7. 疣斑长萼兰<br>学名:Brassia verrucosa Bateman ex Lindl</h1><h1>产地:弗罗里达、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委瑞内拉及巴西等地,生长在海拔900~2400米的林中,附生类珍稀兰花。</h1><h1>长萼兰品种1868年在英国植物园首次开花, 植株高大,约50~100cm。外形优美富有吸引力, 唇瓣呈三角状,花瓣多细长呈丝带状,花大多数为淡绿色或黄绿色,带有褐色或栗色条纹或斑点, 从春季到夏季自然开花,白日有浓烈香气。 因看上去似蜘蛛,又称之为蜘蛛兰。</h1><h3></h3> <h1><b>8. 须唇喙果兰(大猪哥蕾丽兰)</b><br>學名:Rhyncholaelia digbyana 英文名:Digby's Beaked Laelia<br>原产于墨西哥、 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地。罕见的珍奇类兰花, 長得像聖誕老人的花,脣瓣顏色淺綠色或白色,瓣緣流蘇狀缺刻花大、白天香味很淡,晚上散发出迷人美妙的芳香。 </h1> <h1><b>9 .文心兰</b><br>学名:Oncidium hybridum ,又名吉祥兰,跳舞兰等。<br>世界重要的盆花和切花种类 ,被插花界誉为切花”五美人“之一,文心兰是观赏价值极高的洋兰类新宠 ,主要分布在美洲热带地区的巴西、美国、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家。 文心兰的花朵颜色有纯黄、洋红、粉红,或具茶褐色的花纹和斑点。花序变化多,有竖开一两朵、几十朵至数百朵 。其潇洒和文雅,恰似超脱的舞女,故又称跳舞兰。<br><br>建筑师詹姆斯·霍本按照18世纪英国乡村建筑风格设计了白宫,并将似翩翩起舞的跳舞兰摆放在白宫的案桌上,宋美龄访问白宫时,发现这种兰花的花瓣像中国汉字中的“吉”字,寓意吉祥, 于是给它取名“吉祥兰“。此后,中国的许多达官贵人便在自己的府邸栽种这种兰花,”吉祥兰“逐渐在华人圈以及台湾地区流传开来。</h1> <h1><b>10. 黄花鹤顶兰</b><br>学名:Phaius tancarvilleae (L'Hr.) Blume<br>广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大洋洲,生长在海拔700-1800米的林缘、沟谷或溪边阴湿处。株型较大,有的株高可达1米, 花朵呈管状的唇瓣非常有特色,极具观赏价值。鹤顶兰还具有令人愉快的芳香气息,是人们喜爱的盆栽花卉.</h1> <h1><b>11. 兜兰</b><br>学名:Paphiopedilum,<br>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入极危物种。中国云南西南部、缅甸均有分布。品种全世界约有 80 余种,中国已知有18种 。兜兰盆花生产需要3到5年, 兜兰花形似爱神维纳斯所穿的鞋,故又称拖鞋兰。兜兰大多生存在生态环境极佳的野外,尚有很多需要探索和发现 。 <br><br>兜兰花雅致,色彩庄重,花及带有不规则斑点或条纹,花朵奇特,大大的肚囊,小小的口径,变幻莫测的颜色。神秘迷幻的半透明“口袋型唇瓣”,是为了吸引昆虫和小飞虫进入,左冲右突的情况下浑身沾满花粉,从而起到绝佳的传粉效果。兜兰口袋唇瓣陷阱,只是为了传花授粉,而不像“万恶”的猪笼草,昆虫一旦进入等待的将是消化液,一命呜呼 !</h1> <h1><b>11.1 杏黄兜兰</b><br>学名:Paphiopedilum armeniacum 。<br>野生品种生长在海拔1400至2100米的石灰岩壁积土处,或多石而排水良好的草坡上。花朵为金黄色或杏黄色,退化雄蕊有紫红色脉纹<br><br>杏黄兜兰花大色雅,含苞时呈青绿色,初开为绿黄色,全开时为杏黄色,花期长达40-50天,罕见的杏黄花色填补了兜兰中黄色花系的空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h1> <h1><b>11.2 北美紫毛兜兰</b><br>学名:Paphiopedilum villosum <br>中国云南南部文山、勐腊、景洪、缅甸、越南、老挝和泰国也有分布。 </h1> <h1><b>11.3 紫纹兜兰</b><br>学名:Paphiopedilum purpuratum,<br>生长于海拔700米以下腐殖质丰富多石的地方及溪谷旁苔藓砾石丛生之地或岩石上。 紫纹兜兰在中国的状况为濒危,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名录,受香港《动植物(濒危物种保护)条例》所保护, 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管制。 紫纹兜兰1850年在香港岛首次发现。又名香港兜兰。</h1> <h1><b>11.4北美 飘带兜兰</b><br>学名:Paphiopedilum parishii<br>生于 海拔 1000-1100米的林中树干上。 飘带兜兰在中国云南勐腊、缅甸、泰国有分布。</h1> <h1><b>11.5 彩云兜兰 </b><br>学名: Paphiopedilum wardii Summerhayes<br>彩云兜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全球范围内濒危,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禁止在国际间交易;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入极危物种(CR)。该物种对环境变化敏感,只能在海拔 1200~1700米的山坡草丛多石积土中 生存(中国云南西南部、缅甸有分布)。</h1> <h1><b>12. 万代兰</b><br>学名:Vanda<br>附生兰,最早在印度被发现 。万代兰属植物大约有 60 -80 个种 , 广泛分布于中国 、印度 、马来西亚 、菲律宾 、美国夏威夷以及新几内亚 、澳大利亚。 <br><br></h1> <h1>万代兰的花色繁多,从黄、红、紫到蓝色都有,是具有南国情调的洋兰,雍容华贵,花姿优雅动人。万代兰品种很多 , 有几千种 , 新加坡人称万代兰为胡姬花。其中最著名卓锦万代兰(学名:Vanda 'Miss Joaquim')为新加坡国花。</h1> <h1><b>13.蝴蝶兰</b><br>学名:Phalaenopsis<br>蝴蝶兰以气生根附着于岩石或树干生长,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养份,属附生兰,1750年被发现。大多数产于潮湿的低纬度热带海岛,原产地为热带亚洲至澳大利亚,台湾原生种白花蝴蝶兰世界闻名,迄今已发现七十多个原生种,因花似蝶,故名蝴蝶兰。 蝴蝶兰色彩从纯白、粉红、黄花着斑、着线都有。由于花大、花色艳丽,花形别致,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洋兰皇后”。</h1> <h1><b>13.1 白蝴蝶兰</b></h1> <h1><b>13.2 黄花着斑蝴蝶兰</b></h1> <h1><b>13.3 粉红着斑蝴蝶兰<i></i></b></h1> <h1><b>13.4 紫红着线蝴蝶兰</b><br></h1> <h1><b>13.5 紫红蝴蝶兰</b></h1> <h1><b>13.6 红蝴蝶兰</b></h1> <h1> 杜邦先生在长木花园的办公室</h1> <h3> 2020年7月28日完笔于新泽西州西蕰莎市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