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太山——龙泉寺

Gjh

<p>2020.07.26上午9:00,我们自驾去太原太山龙泉寺。我们曾经在四月来过这里,可惜因为太山防火封山未能成行。</p> <p>一大早就发现窗外雾气蒙蒙,不见太阳,开车30分钟后到达景区。</p><p>没想到景区内的停车场已经停满,我们只好停在离景区3公里外的另外一个停车场。</p><p>好在景区有免费的泊车,可惜只有一辆大巴往返接送客人。我和大猫是最后两个挤上车的人。</p> <p>太山的购票信息故意写的不完整。特别是在优惠票价一栏只写了学生半价。我是看了网络攻略,才知道景区门票给医务人员减免,临走前特意让大猫带上他的医师资格证。去了服务台才知道,除了医护人员,本人减免门票外,还允许带家属免费参观。60岁以上老人也免门票。</p> <p>在服务台拿到一张景区导览图。导览图的色彩设计对比度不大,字号太小,阅读起来很费劲。</p> <p>我们随着人流过了桥,一座高大的牌楼映入眼帘,上书“古刹龙泉”。这里是景区的检票口。</p> <p>太山龙泉寺位于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风浴沟内,是晋阳古城宗教祭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5月8日发现的唐代佛塔建筑基址,证明龙泉寺始建年代不会晚于唐武则天时期。</p><p><br></p> <p>太山龙泉寺因山势而建,高低参差,错落有致,殿堂楼阁,小巧玲珑,自成格局。</p> <p>景区林木茂盛,水草丰沛,寺庙与园林建筑融为一体。</p> <p>景区内的池塘隔一段时间就会放一次烟雾,</p><p>营造出一种神祕莫测、如梦如幻的氛围。</p><p><br></p><p><br></p> <p>沿着山路即可拾级而上,也可在林间小溪边走土路上山。</p> <p>山间林木茂盛,流水潺潺,野花朵朵,空气清新。</p> <p>走一段路就会遇到一个小瀑布,带给游人些许惊喜。</p> <p>太山景区的设计很有文化。沿途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块古诗词牌,一面为楷书,一面为草书。</p><p>宝塔晨曦</p><p>高塔巍巍凝紫气,</p><p>茫茫瑞霭掩晨曦,</p><p>菩萨定会时缘起,</p><p>性空灵净在无常,</p><p>身色涅槃期慈悲,</p><p>遗骨结真法犹颂,</p><p>千年不减枝。</p> <p>这块古诗词牌上书孟浩然的“春晚”。</p><p>春眠不觉晓,</p><p>处处闻啼鸟,</p><p>夜来风雨声,</p><p>花落知多少。</p> <p>这里的景致宜人,有山有水,满眼绿色,沁人心脾。</p> <p>若走台阶上山,一路亦是流水潺潺。人工修建的小水渠从山上一直贯通到山下。</p> <p>又是一处水帘倾泻而下。</p> <p>人工喷出的雾气弥漫了整个河谷,给人以飘飘欲仙的感觉。</p> <p>原来山上的泉水是从这对龙嘴里吐出来的。</p> <p>龙泉寺的名字大概就出于此吧。我们与龙泉合个影。</p> <p>走到斋堂门口,发现景区有给游人免费提供的酸梅汤和绿豆汤。这是其他景区所没有的善举,让人感到非常的暖心。</p> <p>这里还有太山景区的文化惠民活动。可以使用免费的导览耳机,还在护士节给护士们赠送礼品。</p><p><br></p> <p>中午还有爱心人士赠送的斋饭。</p> <p>但这个小院里的素斋是要收费的。</p> <p>太山寺庙里不管是多高的佛像,都是整木雕成。精雕细琢,讲求个性,敷以原色,栩栩如生。</p> <p>现在的龙泉寺里,仍然保存着一块唐碑。碑额盘龙戏珠,龙体交错,石碑整体气质淳朴浑厚,有典型的初唐风格。只是它的一半掩埋在地下,地上的一半风吹日晒,雨雪漫漶,基本上看不出碑刻的内容,这便淹没了无比重要的历史信息。但从碑的规制来看,是目前全国发现的,包括武则天的无字碑和唐玄宗的孝敬碑在内的唐代第三块大碑。</p> <p>由于时间紧迫,我们只能走马观花地沿着山路走一遍,好些庙宇都没有进去参观。</p> <p>太山上的一眼泉水。</p> <p>说太山龙泉寺1000多年前的不一般,这并非空穴来风。2008年5月8日,太山文管所因消防蓄水池年久渗水,为了修缮加固而开挖,上午10时左右,突然触碰到了坚硬的石板,随着工作的进展,又挖到了石条、石块等物件。之后,竟然出现了一个“石门”。于是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测探,埋藏于太山龙泉寺的唐代佛舍利塔地宫被发现。</p> <p>这个地宫的发现,不仅整理出1000多年前的五重宝函,还发现了石函最核心层金棺里的佛舍利。这个震撼人心的发现,不仅为研究中国的文化史、宗教史、社会史、经济史和科技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而且也印证了龙泉寺,在建寺之初的规模和等级。一个寺能建一座佛塔,佛塔里还建有地宫,地宫里还珍藏着五重宝函,宝函的金棺里又供奉着佛舍利。试想,全国数以万计的佛教圣地,有几处能有这样的殊荣。而这个佛教寺院,当时一定是很辉煌、很耀目的。</p> <p>进入地宫参观时,每个游客必须换上鞋套。</p> <p>地宫里陈列着五重函棺和舍利子,还有释迦牟尼涅槃的卧佛像。卧佛身长4.91米,完全都是用黄铜铸造。</p> <p>地宫里的墙面和藻井都是黄铜浮雕,且呈现着佛教故事,加上塔基须弥座的纯铜雕砌,一片金灿灿的色相,彰显了龙泉寺的雍容和大气,地宫则成为太原地区佛教文化的室内博物馆。</p> <p>参观完唐佛塔遗址已经10:30,一看地图还有东面的寺庙没有参观,于是赶紧上路。</p> <p>太山三面环山,一面带水,形异势妙,曲径通幽,按中国传统堪舆学来讲,实属一处风水宝地。</p> <p>地宫舍利塔巍峨挺拔,在苍翠的山峦中显得格外壮观。</p> <p>通往望都阁的朱红色木台阶,在绿色山峦的映衬下像一条舞动的巨龙。</p> <p>可惜雾气弥漫,无法眺望到太原新城和晋阳古城。</p> <p>东坪东侧制高点的望都阁,海拔1100百多米,是独立的景观建筑。站在这里可以一览众山小。</p> <p>望都阁里供奉的菩萨。</p> <p>从望都阁下山来到东坪寺庙群。公共卫生间上的对联写得非常有趣。</p><p>雪隐西净</p><p>万古贤愚皆入内,</p><p>一身糟粕不粘身。</p> <p>太山东坪上的东寺确实宏伟。它的规制趋于历代皇家寺庙的比例,超过所有民间寺庙。从第一重的寺前广场到龙王庙和钟鼓楼,从第二重的大雄宝殿到文殊殿和普贤殿,从第三重的藏经楼到必备的经房堂舍,以及殿后一般黉庐别业所特有的精舍院。规制严整,品格高雅,唐风晋韵,古色古香,而寺庙里的塑像,完全都是楠木雕凿的。</p> <p>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进寺庙里去观赏这些用楠木制成的塑像,留个念想下次再来。</p> <p>从龙泉寺东门出发,一路都是下坡,台阶很少,比起登山难度更大,因为爬山已经走了两个小时,下山时双腿都有点吃不消。</p> <p>12:00终于到达山下出口,还得坐景区的区间车到停车场。</p><p>若下次再来此地参观,一定要选一个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的日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