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我们到大西北游玩👫,(16)清甘小环车游1,(2020.7.22)

素素

<p>  8点离开西宁,拼车开启青海~甘肃小环线,6天车游行程。</p><p> 我俩是由同行喀拉峻的驴友—雪舞茶语介绍的车队马队长(联系电话13086299287,微信号同号)统一安排一切,价优实惠,省心安心,爽👍</p><p> 另俩同车队友均80中后,帅哥—小王、靓女—小康,是分别报了不同旅行社,安排给车队。</p><p> 司机—小马,回族人,特别忠厚善良。</p><p> 天南海北陌路人,因对美景的痴迷,不约而同,走到一起。</p><p> 志趣相投,话就多。不一会儿,一车5人,就如一家人。</p><p> 第一站:湟源古城。</p> <p>  湟源丹噶尔古城,位于青海省湟源县,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40公里。</p><p> 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p><p> 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美称。</p> <p>  丹葛尔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枢纽和军事重镇,也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p><p> 自西汉以来,丹噶尔便成为商贸要地,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商业贸易达到高峰,城内商贾云集,贸易兴盛。</p><p> 拥有大小商户及手工业1000余户,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贸易总额白银达到500万两以上。</p><p> 每当黄昏来临,城内各个店铺和洋行的门上制作的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灯箱式广告招牌灯火辉煌,大放异彩,可以说湟源排灯是中国最早的广告灯箱。</p> <p>  最吸引我们的是保存相对完整的丹噶儿府衙。</p><p> 据记载,明朝古城修筑后,同年设丹噶尔营,驻扎参将一员,千、把总共三员,建参将署一、千总署一、把总署二,及演武厅、军火库、火药局、草场各一、廒仓二十间。</p><p> 道光三年(1823年),由于军事需要,将丹噶尔营升格为镇海协营,驻副将一员,负责环青海湖等地的军务,并保证丹</p><p>噶尔商业贸易的正常进行。设立丹噶尔营、镇海营、将军府、千总府等,先后派副将14名、副总17名、参将7名、都司29名,千总4名,把总31名,足见其军事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是名符其实的“兵城”。</p> <p>  修旧如旧的府衙,让我们对历史有更多了解。</p> <p>当年府衙的对联和标语,很亲民。</p> <p>  匆匆逛一圈,上车。</p><p> 第二站:路边野景~油菜花地。</p><p> 油菜花并不稀奇,哪里都有,但清海油菜花气势壮观,绵延上百里,宛如金黄的大海。</p><p> 浓艳的黄花,在高原深蓝的天空,飘逸的白云衬托下,与远山近水,村落人家相辉映,一望无际金灿灿的明黄显得异常斑斓,令人慨叹,大色块的简单构图给人丰富的遐想。</p> <p>这里偷拍到了白牦牛😄可爱的骆驼🐫</p> <p>  各种拍拍乐后。</p><p> 继续第三站:日月山。</p><p>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西南40公里,属祁连山脉,长90公里,是青海湖东部的天然水坝。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为海拔3520米。</p> <p>  日月山不仅有恢宏的历史意义,它还有非常重大的地理意义。</p><p> 它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区。</p><p> 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线,划分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p><p> 日月山东侧是青海的农业区,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风光;西侧是一望无际的牧场草原,草原辽阔,牛羊成群,一幅塞外景色。山体两侧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实属国内罕见。</p> <p>  日月山自古就是历史上“羌中道”、“丝绸南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p><p> 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堵塞而开辟的“丝绸南路”,即经日月山、青海湖,过柴达木盆地通往西域。</p><p> 唐代开辟的“唐蕃古道”更是由东北入境从西南出境前往河源去拉萨,贯穿海南州腹地。</p><p> 日月山曾经是会盟、和亲、战争以及“茶盐”、“茶马”互市等等重多历史事件的见证。</p> <p>  日月山顶部由第三纪紫色砂岩组成,山体呈现红色,故古代被称为“赤岭”。</p><p>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为首的吐蕃雅隆部落,兼并了其他部落后,在逻些(拉萨)建立了吐蕃王朝,与当时的唐王朝就以赤岭为界。</p> <p>  唐代以前叫赤岭,因远望高山“土石皆赤,赤地无毛”而得名。</p><p> 这座海拔仅3200米的小山,在群山巍峨的青藏高原上,本不值一提。</p><p> 但在群山环绕中透出一个隘口,成为中原通向西南地区和西域等地的重要通道。</p><p> 公元638年,唐贞观15年正月,一支庞大的送亲队伍护送着一位美丽的公主,</p><p>穿越青海远嫁西藏,必然要沿着这条祖先拓展的古道,走向遥远的西部,让守望高原的日月山,迎来这铭心刻骨的历史感动,守望着无尽的苍凉和沉甸甸的传说。</p> <p>  相传,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时曾经过此山。她在峰顶翘首西望,远离家乡的愁思油然而生,不禁取出临行时皇后所赐“日月宝镜”观看,镜中顿时现出长安的迷人景色。</p><p> 公主悲喜交加,不慎失手,把“日月宝镜”摔成两半,正好落在两个小山包上,东边的半块朝西,映着落日的余辉;西边的半块朝东,照着初升的月光。</p><p> 日月山由此得名。</p> <p>  沿古道上行到一个平台,正中是高达9米的文成公主雕像。贵族装束的公主身着披风,怀抱宝镜,坚定地目视前方。</p><p> 她的背后,是一组再现她进藏故事的青铜浮雕。</p> <p>  文成公主庙,为中轴对称建筑布局,二进院落。由庙门、中殿、后殿、廊房组成。均以黄琉璃瓦覆顶。</p><p> 庙门为重檐歇山式顶建筑,内置四大天王塑像。</p><p> 前院有公主衣冠冢。中殿供释迦佛塑像。后殿祀奉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塑像。 </p><p> 两侧廊房为罗汉堂。</p> <p>  这里的骆驼和小羊都含情脉脉,似乎在诉说千古流传的铭心刻骨历史感动。</p> <p>  第四站:倒淌河。</p><p> 日月山下这条华夏大地惟一一条我行我素倔强地从东流到西的倒淌河,承载着美丽传说。</p><p> 青海民间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当文成公主行至赤岭,将要离别唐朝管辖的土地,心中一片怆楚。向前西望吐蕃,天高云低,草原苍茫;回头东望长安,更加留恋故土。遂拿出皇后赐予的“日月宝镜”,从中照看长安景色和亲人,不禁伤心落泪,思乡的泪水汇集成了倒淌河,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p><p> 但当她想到身负唐蕃联姻通好的重任时,便果断地摔碎了“日月宝镜”,斩断了对故乡亲人的眷恋情丝,下定了毅然前行的决心,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西行的道路。</p><p> 倒淌河凝聚了公主太多复杂的泪水,幽静而温柔地倒淌着,是倒淌那段千年不断的感情?是倒淌那千年流不断的眷念?</p> <p>  第五站:青海湖</p> <p>  从远远望去依稀看得到天边的一线水光,到湖水近在眼前,青海湖就这样躲猫猫一样,推拉般的在身边若隐若现。</p> <p>  湖边一眼望不到边的金黄娇艳的油菜花,与大西北特有的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变幻出一道道独具特色的迷人风光,令人迷醉其间。</p> <p>  进入油菜花田收费人均10元,尽情尽兴拍照后,可以沿田间小道,慢慢一直步行至湖边。</p> <p>  一路拍一路前行,景色宜人,美不胜收。</p> <p>情不自禁,各种秀。</p> <p>忘乎所以,各种拍。</p> <p>马背上赏青海湖,会有别样情趣?</p> <p>这样如诗如画的美景,马儿也陶醉。</p> <p>  醉得意,在这样美景中,偶遇精灵一般的蓝蜻蜓和小鸟们,各种自由自在,如梦似幻的神情、舞姿。</p> <p>  这一天行程400多公里,赚足了。</p><p> 感谢小马师傅辛勤付出,感谢感悟人生勤奋拍照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