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西古镇

冷瑶

<p>  </p><p> </p><p> 一路呢喃细语。一路风景如画,车外的青草绿树,高楼大厦如匆匆倒流的神画,快速的扔在了车的后方,穿过那一条条宽敝的柏油马路,来到了余西古镇。</p> <p>  跨过一座古式的石拱桥,拱桥两头柳树依依,桥下细水潺潺,倒有点像白蛇传里断桥模样,绕过七弯八拐,来到了余西古镇最老的一条西衔上。</p> <p>  三尺宽的小巷一眼望不到头,两边的青砖黑瓦像两条古龙蜿蜒起伏在两旁,鳞次栉比的小瓦房下几乎家家门前都挂着一串串的红灯笼,向你告示着少主们的安康。</p> <p>  我移步在小巷间,这里没有来往的行人和车辆:,没有灯红酒绿,没有鸟语花香,没有绿树成荫,没有店铺花坊,让你入目的仅有一家家紧关的旧木图门,门前的小红灯笼,甚至有的年久失修的残瓦断墙。</p> <p>  我穿着粉红高根鞋,踩在用拳头大小铺成的石路上,发出不谐调的声响,与友相拥慢步在无人的小巷,一块块无棱的石块诉说着它经过了多少年头的苍桑与繁华。我好奇的张望着一间间的紧闭的大门,大门内有多少神秘的故事被隐藏,给人无比的想像和向往。有几家稍高的门檐下有一方块木篇,上面清晰的写着 清 某某盐铺,某某布庄 某某茶馆 某某药店等 。从木块上读懂了当年这些店曾经有多少的辉煌和主人的尊贵与威望。</p> <p>  良人侃侃而谈,讲说着这里是文学之乡,这里的人们都很有文化底蕴,古镇有几百年的历史上千年的文化,这里的后辈们大都是满腹经纶出行在外,或有的经商在拱桥东那条繁华的街道上,这里留着供后人参观游赏,见证祖先们曾经辉煌的历迹,在我们慢行小巷的中间,终于看到有几扇大门开着,我好奇的探头观望,低矮的门房里还算整洁宽敞,一位八九十岁的老奶奶手里正忙着叠纸钱,见我望她,立马露出慈祥的笑脸,在没有阳光的小巷里给人一种温馨的舒畅。我也以灿烂的笑脸意别。还有一家两老大爷玩着高雅游戏,认真的下着象棋,看上去是那么的脱俗优雅,过着如诗如画与世无争的惬意生活。我猜想着这几位老人肯定留恋自己的老屋,对这有特别的情感,无论儿孙们在外住什么高楼大厦,不到终了,绝不离房。</p> <p>  我走着望着忽然间,小巷两边的店门全部打开,几家店里摆设着各式各样的绫罗绸缎,茶馆里高朋满座,书店药店珠宝店客人络绎不绝,茶馆店点心店哟喝不断,盐商店门口的商人南来北往,三五成群的小儿郎手拿着糖胡芦你追我赶。我与良人身着长衫,手撑纸伞漫步在深深的熙熙攘攘的长街小巷上。</p> <p>  朝辞沙坝彩云间</p><p> 余西古镇一日还</p><p> 古龙邀凤同翱翔</p><p> 共醉他乡旧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