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丹仙师”葛洪——基础化学的奠基人

张传芳

<p class="ql-block">一、笑对家境勤苦学</p><p class="ql-block"> 葛洪十三岁丧父,家道中落,“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仍然坚持勤奋苦学:“贫无童仆,篱(篱笆)落不修,常披(分开)榛(杂草)出门,排(推开)草入室,屡(多次)遭火(灾),典籍(古书)尽(毁),乃(便)负(背着)笈(书箱)徒步,不顾千里,借书抄写,卖薪(柴薪)买纸,然(燃)火披览(阅读)”。</p><p class="ql-block"> 经过多年的遍访苦读,学贯百家,思想渊深,著作弘富。</p><p class="ql-block">二、炼丹通晓物变化</p><p class="ql-block"> 葛洪士不能顺,弃职求仙,著书立说,制药炼丹,以解庶民病疾之苦,贵族官绅“长生不老”之盼。</p><p class="ql-block"> 他将矿物放入密封的鼎罐,用火烧炼,最终炼出了仙丹:“密陀僧”(氧化铅)、“三仙丹”(氧化汞)、“雌黄” (三硫化二砷)、“雄黄”(五硫化二砷)等等,用作外敷内服。 </p><p class="ql-block"> 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他发现了汞的氧化与还原:丹砂(硫化汞)与水银(汞)可以相互转换;汞、硫的升华与凝华现象;“以曾青(碳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即“铁置换出铜”;并发现了磷的常温自燃:成就了“葛仙吐火”,并将这些变化规律记载成书,是我国基础化学的启蒙者、奠基人。</p><p class="ql-block">三、儒墨融合兴道教</p><p class="ql-block"> 葛洪16岁时拜神仙道士郑隐为师,并研读《孝经》、《论语》、《诗》、《易》等儒家经典,尤喜“神仙导养之法”,推崇郑隐的“神仙、遁世”思想:好学方术不惮险远,每得异闻遂以为喜。</p><p class="ql-block"> 葛洪研究总结、改造了以前道教的神仙理论和神仙方术,发现了“养生延年、禳邪却祸”,神仙长生的实存性,包括“守一、行气、导引、房中术”等; 同时又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当以忠孝、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只务方术,皆不得长生”。</p><p class="ql-block"> 并将纲常名教、道教戒律融为一体,要求信徒严格遵守:“欲求长生者,必先积善立德,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生祸,人得如己得,人失如己失;不自贵自誉,不嫉妬胜己,不佞谄阴贼;德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p><p class="ql-block"> 主张: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文章应“德行并重,有助教化”;尊君为天,重刑治乱,严刑峻法。</p><p class="ql-block"> 兼收儒、墨、名、法诸家,反对“玄学清谈”,将道教理论推向了新高度,赋予“道教”新生命,开儒、墨、道等多家哲学共融之先河,为道教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成为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p><p class="ql-block">四、急缓“三方”除病疾</p><p class="ql-block"> 葛洪炼丹时总结出很多特效药:松节油治关节炎,铜青(碳酸铜)治皮肤病,雄黄所含的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艾叶中含有芳香油可以驱蛇虫和消毒,密陀僧可作防腐剂,用于保质保鲜。</p><p class="ql-block"> 《肘后备急方》里记载了“结核”病,是我国最早观察和记载结核病的医家。杀疯狗取脑敷于狗咬伤口,疯狗虽伤而人少病(狂犬病),是中国免疫学的先驱。</p><p class="ql-block"> 葛洪最早详细记载了“天花”(麻子)、“沙虱毒”(广东、福建一带的地方性虫咬病)两种病。并通过艰苦的实践,得到了这些病的知识:原来他久住广东的罗浮山炼丹,发现了深山草地里的沙虱,比小米粒还小,它是传染疾病的媒介。比美国医生帕姆在1878年的记载,要早1500多年。 </p><p class="ql-block"> 葛洪内擅丹道,外习医术,精研道儒;还在音乐、文学、美学等方面亦多有成就。《抱朴子》为其主要著作,对文章及美学的论述就散布其中。 </p><p class="ql-block"> 葛洪敢于“疑古”,反对“贵古贱今”,强调创新,认为“古书虽多,未必尽善”,坚持贯彻“亲知为上,实验佐证”的思想。</p><p class="ql-block"> 葛洪坚持研读医书与实践收集并重,写成了百卷著作《玉函方》。并将其中“常见病、紧急病”的病状、治疗摘要,简编成《肘后救卒方》,便于医者随身携带,及时查考应用,以备急救之需,此书堪称中医史上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 </p><p class="ql-block"> 宁波灵峰寺有一座葛仙殿,供奉了葛洪的塑像。东晋咸和二年(327年),葛洪隐居灵峰山炼丹时,瘟疫流行,他广采草药,制药布施,使众多百姓起死回生。</p><p class="ql-block"> 传说正月初十是葛仙翁(葛洪)的生日,每年正月初一至初十,人们纷纷来到这里焚香纪念这位悬壶济世的仙人。</p><p class="ql-block"> 古代十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天士、孙思邈、薛生白、宋慈、李时珍、葛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