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踏当年知青之路,探寻记忆里的痕迹

俞永芳

重踏当年知青之路 <p> 重踏当年知青之路</p><p> 探寻记忆里的痕迹</p><p> 人生70古来稀,一晃我也晃进了稀的圈子,可现实并非如此,时代改变了俗话的定义,如今79以上才算老人,突然,我又成了中年人,多幸运啊。虽然曾经的岁月我们有过不公(插队9年),但现在岁月还是给了我们年龄的宽限,所以乘还末老,了却有生之年的宿愿,不给余生留有遗憾,这就是:重踏当年知青之路,探寻记忆里的痕迹,回味怀念里的味道。</p><p> 此念正合同是硚头的插兄朱金荣之意,决定各带夫人结伴同行,此时也得知硚头人一直想念我们,团湖村书记也期盼和欢迎我们,离别40多年的心又一下被牵动。</p><p> 2020年7月1日中午,我们延着当年走过的轨迹出发,当火车开动时,50年前的一慕又浮现在眼前:随着火车气笛声响起,全站顿时哭声响彻云霄,变成一片哭的海洋,冤屈的心灵、离别的伤感、迷茫的前景,成为海洋里的飘浮物,此刻,岁月又给了我们心灵的补尝,我们没有一丝那时的心情,相反,我们安逸、快乐、有美好的向往,我们去余江寻梦。</p><p> 当晚6点半火车到鹰潭站,鹰潭,早已熟悉的地方,现在却陌生了,方向也模糊了,还好,来文书记早已在车站等侯,他的热情、真诚,深深地打动着我们,从此,我们有生之年难忘的这段日子开启了。</p><p> 第二天上午,我们第一去团湖大队。</p><p> </p> <p>团湖村委会的标牌醒目地矗立在路旁,欢迎您几个字格外亲切。</p> <p>这是通往硚头的路。</p> <p>转身看到巨大的樟树,依然耸立在记忆里的地方,它是唯一可靠的标记,几百年来默默地给寻乡的过客指路。</p> <p>大樟树边上就是村委会大门,伸向门上粗壮的支干像一棵迎宾松,与路边村委会标牌正好相呼应。</p> <p>大门进口,左边一排是宣传栏。</p> <p>正面是卫生计生服务站,当年有个叫什么凤的赤脚医生,是孙玉昆的师傅,现在还在里面工作,老头老太大家见面一说就记起来了。</p> <p>右边是村委会办公楼。记忆中的模样都改变了,没有大樟树告知,还真不知这是原来的大队部。</p> <p>初次到访留念还是不能少的。</p> <p>还要来一张。</p> <p>这宣传栏是村委会特意为纪念知青下乡50周年而做的专栏。</p> <p>老朱在讲解,他写的一首诗就在上面。这就叫“老板娘”店铺出秀才,秀才上榜,娘子增光。</p> <p>宣传栏首页就是朱金荣的纪念50周年感语,用诗的形式表达。</p> <p>照片放大可看清真面目,都是姑娘小伙。</p> <p>这是来文书记的办公室,受到热情招待。</p> <p>书记又用茶招待。</p> <p>这是大队部也是村委会。</p> <p>这张照片是特意向群友打招呼而拍的。</p> <p class="ql-block">中间是当年大队副书记青鼎,现已82岁高龄,特地赶来见我们,在浮石州与我们共同相处过。</p> <p>我当年的好朋友,孙女送他来和我见面。</p> <p>大樟树雄姿。</p> <p>发现年迈的老樟树撑起拐扙了。</p> <p>看,布满身上的青苔多么像老年斑啊。</p> <p>第二我们去浮石州。</p> <p>从大队部出来上马路,远方的云高峰呈现在眼前,非常熟悉。</p> <p>拉近距离看看,以前还没走到这么近过。</p> <p>公路旁的机干道,直插云高峰方向,一望无边,当年硚头有一大片稻田在这里,机干道上留下过我们的足迹,也洒落下无数的汗水。</p> <p>书记开车艰难地沿着弯曲的小路向浮石州行驰。</p> <p>到空地停下,我下车辨明东南西北,发现记忆里的一切都面目全非,到处淒凉、荒芜一片,脚下破旧的空地是当年的晒谷场,一边残留的墙基是当年的仓库和住房,本想看看我在宿舍后面一排墙上写的十几个标语大字,现在整排墙壁都没了。对面的破屋我也记不清是什么房了。当年的厨房没有了.厕所也没了,岁月、风雨总算给我们的记忆保留点痕迹。往昔的酸甜苦辣、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曾经都在这里发生过,如今这些在我们脑中也成为残缺的痕迹了。</p> <p>两对夫妻在此留念,更觉现在生活满美。</p> <p>我俩插队在一起,农场也在一起,这次又一起去,真是老伙伴了。</p> <p>这一对是不同意义的老伙伴。</p> <p>这墙脚以前是仓库,高房那方向是信江。</p> <p>还留下的残墙。</p> <p>车路过时看到坑口的宣传台。以前没有。</p> <p>第三,我们去硚头。</p><p>硚头是我和老朱插队的地方,当年我们共有8个男生,故事很多。</p> <p>硚头的标牌也在公路边上。</p> <p>一眼望去村庄大变样。</p> <p>到村口,大樟树还在,边上多了一幢房。</p> <p>到硚头第一个碰到的人,我一下就认出是“三狗”,彼此40几年没见,他一下就叫出了我的名字。哈哈,说明我变化还不太大。</p> <p>他头上的斗笠吸引了我,我拿来戴上再装回知青的模样。</p> <p>第二个碰到的曾经是我的老朋友,和我差不多年纪的他,模样让人心酸,我泪水情不自禁夺眶而出,老薛和我夫人见我动情也被感染了。如果我没回城,我不也跟他一样蒼老吗?我多么希望昔日在我们最困难时期对我们有过帮肋的善良村民,能像我们现在一样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也多么希望缩小城乡差别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p> <p>这是进村的桥,比以前宽2倍,以前还没有护栏,是石板铺的,后面两边房子以前是没有的。</p> <p>富不富要看路,说明硚头生活已大改善。</p> <p>以前我们出工,全村人都在此集中,一排高出地面的石板路,就是大家坐的地方。边上房子也没有。</p> <p>这是书记母亲的家。当年她是硚头的美女,年青时就是妇女主任,“双搶”运动时,又是“铁姑娘”队长,为人豪爽。</p> <p>现在村里用上自来水和电,当年用煤油灯,79年我走时还在用。被石板盖着的是水井,全村人用水都在此。</p> <p class="ql-block">中间层的石块,是井口。井的位置在河边的斜坡上,地势较低,每当4,5月份雨季一发大水,河水就会淹没井口,全村人只能用河水了。</p> <p>村里新房建的不少,有的老房仍没拆。</p> <p>像这老房是存心保留的,有观赏价值。</p> <p>这旧房已不住人了,前面杂草丛生。</p> <p>这是新建的住房。</p> <p>这是无人房,门口放的东西值得一看。</p> <p>这些东西大家都熟悉。,我们都用过,都淘汰了。</p> <p class="ql-block">中间地上的是以前放稻谷的箩筐。</p> <p class="ql-block">扇稻谷的风车。</p> <p class="ql-block">此物是打谷用的农具,当地人叫它“窝夫”。</p> <p class="ql-block">这是用脚踏的打谷机。</p> <p>第四,去锦江镇。</p><p>锦江镇离硚头8里路,那时走这段路很平常,寄信、吃一碗面、买杂物都要去,现在镇规模扩大,老街还保留着,特意去拍了些照。</p> <p>下面这些是在锦江街上专门一间陈列室里拍的。</p> <p class="ql-block">风车。</p> <p class="ql-block">蓑衣,用棕丝编织的雨衣。</p> <p class="ql-block">独轮车。</p> <p>回团湖时特意从蓝桥过,是以前上街必经之路。</p> <p>蓝桥侧面。</p> <p>过蓝桥去团湖的闸门口。</p> <p>过闸门口通向团湖的老路,红泥路面加两边木子树。</p> <p>受付培华之托,到她以前当老师时工作、生活的地方拍照。公路上拍下去,正前方大概就是以前的商店。</p> <p>像不像付老师比我们清楚。</p> <p>我过去寻问,几个老俵还说:记得以前这里有个付老师。</p> <p>上面两项任务完成,回到团湖村委参观办公楼房间。</p> <p>这是军人烈士纪念室。</p> <p>会议室。</p> <p>军人烈士纪念室内部。</p> <p>书记在介绍。手机上有烈士墓地的照片,其中有他亲舅舅,28岁时在对越反击战中牺牲。</p> <p>这些字是书记办公室墙上挂的,字虽少,但是座右铭里的精髓。</p> <p>这是村委会食堂。</p> <p>老朱享受贵宾待遇,有酒陪伴真是喜上加喜,喜上眉梢。</p> <p>喜欢拍照就再来一张吧。</p> <p>村大队长与两女士互敬酒。</p> <p>夫人陪我们出来,总不能亏待她们,所以我们4人又去玩了两个江西著名的景区。</p><p>第一个是位于万年县的神龙宫,此洞有7公里长,一路干姿百态的溶岩石在彩光照射下五光十色、璀璨夺目,如入梦境,让我们余江寻梦真有梦幻的感觉。</p> <p>神龙宫门口合影。</p> <p>两夫人满怀喜悦,一脸的春色与画面太融合了,一定要定格留住。后面的老朱在耐心等待。这回我和老朱当配角专为她俩服务。</p> <p>此处来一张也不错,可惜三缺一。</p> <p class="ql-block">虽然我算是中年人了,但头顶已稀,就戴个帽装嫩一下。</p> <p>这张景色也不错哦。</p> <p>第二个景区,鹰潭市的龙虎山,它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龙虎山的崖墓文化悠久灿烂,极具科学研究和审美价值。“此境只应天上有”的仙境风光,是龙虎山真实写照。</p><p>升棺表演是此景区里的重头戏。</p> <p>棺木由船送达崖壁下,山顶放绳挂下。</p> <p>起吊进洞穴</p> <p>近照。</p> <p>后面的山峰也像一对夫妻,可没他俩亲近。</p> <p>我自然地把手搭在她肩上,老搭子了。</p> <p>在碧染如洗的泸溪河上我们乘竹排飘流。</p><p>书记和我们共三对夫妇全身心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色。</p> <p>  6天愉快的走访和游玩,以及来文书记为我们的辛劳付出,成为我们此生又一次难忘的回忆,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p><p> 梦行千里总是情,梦寻万里总要醒,醒时发现我们现实生活好像还在美好的梦里,美好的中年生活还有好长,愿大家尽情享乐。</p><p> 最后祝团湖村在书记带领下蒸蒸日上,幸福美满,我们所有的团湖知青兄弟姐妹在有生之年能尽快看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