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孙子48岁时回大陆祭祖,看见蒋家祖宅后,忍不住失声痛哭

天涯行客(茅明辉)

<p><br></p><p><b>前言</b></p><p><b><br></b></p><p><b>罗贯中《平妖传》言:"树高千丈,叶落归根"</b></p><p><br></p><p>自古以来,思乡之愁一直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愁绪之一,更是古代诗人们在诗词方面的重要题材,例如"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等。同时,在儒家学说中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传统思想教义,因此,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中华人民对故土都有着极深的依恋之情,注重归故土,落叶归根。</p><p><br></p><p>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台湾与大陆之间虽相隔咫尺,但是两者之间却隔绝了几十年的时间。这样的隔绝,致使分隔在两地的家庭不能够相聚团圆,只能在海峡两岸深深的思念。台湾就是一个在外的游子,当这位游子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的时刻,身居两地的亲人们,也终于盼来了相见的时刻。</p> <p><br></p><p><b>1、 年少聪慧,被寄厚望</b></p><p><br></p><p>1948年在上海出生的蒋孝勇,是蒋介石的第三代孙,在孙子辈中,聪慧、孝顺的他得到了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的喜爱,并被寄予了厚望。在这样的期许下,蒋孝勇按照父辈和祖辈的愿望,顺利进入了军校进行学习。但是遗憾的是,最终没有顺利自军校毕业,这缘于在一次训练中的受伤。正是由于这次受伤,致使他在休养后已经很难跟得上学校的进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得已自军校转学,选择了政治学专业。</p> <p><br></p><p><b>2、 爱国之情,永在!</b></p><p><br></p><p>出生在政治世家的蒋孝勇,作为蒋家的第三代孙,自出生起头顶上就有着极其炫目的政治光环。在这样的光环映照下,从事政治将是再顺其自然不过的一件事情,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蒋孝勇且在大学毕业之后选择了政治毫无关系的一条路来走——经商。</p><p><br></p><p>这样的选择,也许是对政治的黑暗面的厌恶,也许只是个人兴趣爱好的个人选择,但是无论自哪方面来讲,这样的结果都不是祖辈和父辈的人愿意看到的。可是即便如此,对于蒋孝勇的决定,父辈在表示了失望之后,对于他的选择还是给予了最大的尊重,这是一位父亲对儿子最大的维护。</p> <p><br></p><p>当父亲病重后,下海经商的蒋孝勇按照父亲的愿望接手了一段时间的政治,这是对父亲的一份孝心,一份体谅。在父亲病逝之后,蒋孝勇再次远离了政治,并选择了定居他国,这样的选择毫无疑问是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的。也许,对于当时的政治,蒋孝勇有着自己的远见,对台湾的远离,也许是出于一种眼不见心不烦的自我蒙蔽,但是对于靠自身的力量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种上策。</p> <p><br></p><p>真正的爱国主义是不分党派的,毫无疑问,蒋孝勇是深爱着自己的国家的,在骨血深处深深的印刻着自己是中国人的印记。哪怕是在加拿大的家中所使用的家具,都要在中国购买,这样的行为并不是一般的人会采取的,可是蒋孝勇却是。他虽离开了中国的范围,但是他的那颗心一直属于中国。坚持用中国家具,这是一个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爱的表达。</p> <p><br></p><p><b>3、 回归时泪流满面</b></p><p><br></p><p>落叶归根,这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挂念,对于蒋孝勇也同样如此。作为一个在外的游子,当得知自己命不久矣时的第一夙愿就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祖父的家乡看看,这对于1995年查出癌症的蒋孝勇来说是唯一的夙愿。对此并有着深深的执念,坚信这是他必须完成的一个愿望,否则没有办法闭上自己的眼睛。</p><p><br></p><p>在第二年,也就是1996年的那一年,蒋孝勇去了自己的老家。当看到祖宅的那一刻,属于一个游子的心安定了,不禁潸然而下。这是几代人的夙愿,在他的身上终于实现了。蒋孝勇同时也是在蒋家的第三代人中,唯一惦念着祖宅,惦念着自己的根的这么一位。甚至,在蒋孝勇去世后,他留下了一个遗愿,那就是葬在大陆,死要回到老家。这样的遗愿是同他的父亲一样的,是一种传承。</p> <p><br></p><p><b>结语</b></p><p><br></p><p>蒋孝勇的走是了无牵挂的,他在完成了唯一的夙愿之后离开了这个人世,这是好几代人的夙愿,在他的身上完成了。这对于蒋孝勇是人生的一种幸运,但是也是不幸的,毕竟在有生之年都家乡都怀着深深的思念,且这种思念还无法排解。"落叶归根"这是中国的传统,更是根植在炎黄子孙心中的执念。但愿天下所有在外的游子们在年老之时能够免去对家乡的思念、对故土的掂怀,能够在幼时熟悉的环境中,熟悉的人和事中安享晚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