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纯洁的心灵 岂容他人玷污 一一质疑《皮皮鲁传》

黑龙江 老姚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郑渊洁的童话故事总销量已达三亿册,可见影响巨大。我家外孙今年八岁,在读《皮皮鲁传》,他读一章有滋有味的给我讲一段。可是有一天,他告诉我这本书读不了了。我问为什么?他说书中说假话,弄了一本真假账,糊弄老师。我很好奇,拿过来一翻,很是吃惊!书中的观点和做法很是不妥,甚至升国旗这样严肃庄严的场面也拿来亵渎,触碰国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我觉得很有必要在这里按书中事件的先后顺序一一表达出来,供大家探讨批评。</p> <p>一、关于法律问题</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红沙发音乐城》里,一个作曲家到法院告了皮皮鲁,今天接到法院的传票,“明天开庭,你作为被告,要出庭。”(043页)很显然,这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普通程序的开庭传票至少应该在三天以前送达,皮皮鲁的妈妈着急了,“这么小的孩子就去法庭出庭?他还不够年龄呀!”(043页)妈妈的疑问是对的,可是爸爸的回答很可笑“这是特殊案子”(043页)。在法律上没有什么特殊案件,只要当事人属于未成年人,不够法定的承担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的年龄,是不能单独做为被告的,也是不能单独出庭的,必须由他的监护人做为法定代理人代为出庭或共同出庭。</p> <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法庭上“原告首先论述了自己谱写这两首曲子的构思经过,时间,地点以及这两首曲子如何装在书包里被丢了等等。他指控皮皮鲁剽窃他的作品。”(043页)应该是陈述而不应该是论述,这里偷换了概念,把偷窃认定为剽窃是概念上的混淆。审判长宣布,“现在请被告为自己辩解”(044页),不是辩解,应该是发表辩论意见。皮皮鲁说道“如果我没犯剽窃罪,那么,我知道曲子的作者是谁而不说,不犯法吧?”(045页) 审判长问皮皮鲁“你反诉他犯有诬告罪吗?”(045页)法律上没有剽窃罪和诬告罪这两个罪名,完整的说,有一个罪名应该是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属于公诉案件,皮皮鲁提起反诉,不符合法律规定。法官这样问皮皮鲁是不懂法,甚至连法律的基本常识都不了解,皮皮鲁做被告的这场审理乐曲剽窃案的官司,从故事情节上看可能是刑事案件中的自诉案件,这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成立的。</p><p>&nbsp;&nbsp; “整个法庭几乎全被记者占领了。各种摄影机摄像机不停的工作着,闪光灯连续不断。”(043页)这哪里是法庭啊,法庭有法庭的特殊规矩,你见过哪个法庭开成了新闻报道的现场!</p> <p>&nbsp;&nbsp;&nbsp;&nbsp; 讲解法律故事,必须严肃认真,不能拿法律开玩笑,运用法律的法言法语,传达正确的法律知识,否则就是一场闹剧,给孩子传达一些错误的知识,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p> <p>&nbsp;&nbsp;&nbsp; 二、关于外交和政治体制</p><p>&nbsp;&nbsp; 《名画风波》发生事件的国籍不明,但皮皮鲁是中国人。F国的大使在名画展览国里,俨然以太上皇身份自居。名画出事以后,“大使走到文化部官员面前:‘贵国必须在两天内破案,向我归还名画。否则一切后果由贵国承担。’F国专家补充道:‘其余的名画停止展出,由我国空运警察负责保护。’”(083页)“F国已向我国提出抗议。”大使听了陈探长的情况介绍,“'放肆!!’大使咆哮了,‘野蛮!愚昧!愚蠢!荒唐!无知!……’‘请大使先生息怒,您可以同名画的照片对照一下。’陈掏出照片递给大使。大使把照片撕得粉碎。”(092页)外交活动没有这样的规矩,大使直接对驻在国的政府官员发号施令,甚至是恶毒的谩骂。这哪里是国家与国家的平等关系?F国可以直接空运警察来保卫名画,大使的驻在国还有没有主权?</p><p>&nbsp;&nbsp;&nbsp;&nbsp; 可笑的是F国的“议会全票通过由于丢失名画撤大使职的议案。”(096页)大使的任职一般是总统或总理的职责,议会操什么心!这是议会的工作程序吗?</p> <p>&nbsp;&nbsp;&nbsp;&nbsp; 当然,名画的展览国的工作人员的任命也是有问题的。“警察局长向部下许诺,谁破了此案,他就把局长的宝座拱手让给谁。”(083页)是你局长无能,还是局长的宝座可以随便拱手让人,警察局长的任命是有一套严格的程序的,局长无权这样做,这才是真正的胡闹。“陈拔出手枪对着上司说,如果上司不同意莎莉和皮皮鲁回家,他就开枪。上司在枪口的威逼下不得不妥协,。”(097页)陈探长动不动就拔枪,还要威胁上司,警察就是这样工作的吗,让人不可思议。</p><p>&nbsp;&nbsp;&nbsp; 这样的故事,儿童无法接受到正确的知识,反而误导孩子接受错误的知识,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p> <p>三、关于真假日记</p><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皮皮鲁日记》中,皮皮鲁害怕写作文,对老师安排写日记的作业,认为是“馊主意”,“苛捐杂税"(103页)。为了应付老师,皮皮鲁开始写两本日记,一本是真日记,留给自己看的,一本是假日记,用来应付老师。假日记当然不是真心话,装装样子,哄老师高兴。可是皮皮鲁的日记有真有假,这不也是在加重自己的负担吗?当然,皮皮鲁是要坚守说真话的做人底线。</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可是,皮皮鲁却在拿假话骗人,我们需要培养说假话的孩子吗?学校的环境那么恶劣,是在鼓励孩子们说假话吗?皮皮鲁的真假日记有许多篇,我们看其中的一篇,时间是星期一,标明是假账,事件是升国旗。升国旗开始了“我的眼前浮现出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真理抛头颅洒热血的场面,我们能够生活在今天真是太幸福了!每次参加升旗仪式,我都有脱胎换骨的感觉,我一定要努力将自己的考试成绩弄上去,不辜负革命先辈的期望。”(120页)请注意,这不是皮皮鲁说的真心话,而是皮皮鲁说的用来欺骗老师的假话。什么是假话,就是违背自己心愿的话,心口不一,口是心非。对于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面对以这种心态对待升国旗的心理描写都是不能容忍的。每年都有几千万的中国人不辞辛苦,自费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的仪式,难道他们都是来作秀?装装样子,做给别人看?皮皮鲁的升国旗日记是鼓励孩子们热爱祖国吗?不是!这是鼓励孩子们对祖国的大不敬!是对国旗的蔑视。其实质是鼓励孩子们都来蔑视国旗,不要去热爱祖国,都去说假话,用假话去骗人,骗我们的祖国。皮皮鲁的做法让人无法忍耐,其心可诛!</p> <p>&nbsp;&nbsp; 四、关于春节联欢晚会</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是万众瞩目的文化盛典,可是在皮皮鲁那里,却成了乌七八糟的大杂烩。</p><p>&nbsp;&nbsp;&nbsp;&nbsp;&nbsp;皮皮 鲁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歌星,受到春节晚会导演的邀请,&nbsp; 但是皮皮鲁看到的春节晚会的排演现场却是铜臭熏天。“参加春节晚会是几乎所有歌星的共同心愿。他们甚至不惜动用一切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挤进春节晚会。”“导演收了人家的心虚,当然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所有有所表示的歌星在晚会上露一面。”(117页)导演“没有办法在有限的晚会时间里安排无限的掏了腰包的歌星,”(118页)……”再牛的歌星到了春节晚会导演面前也成了孙子。”(119页)</p><p>&nbsp;&nbsp;&nbsp;&nbsp; 这是《皮皮鲁日记》里的真账真心话,是皮皮鲁针砭时弊吗?不是,是皮皮鲁对春节晚会的抹黑。至今为止,我们没有看到关于春节晚会的点滴负面新闻和批评报道,更没有人民法院和政府纪检部门的有关案情通报。皮皮鲁的话无根无据,纯属造谣污蔑,儿童读物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社会风气真到了这一步吗,往下不好再深加评论。</p> <p>&nbsp;&nbsp;&nbsp;&nbsp;&nbsp; 五、关于理想与追星及金钱观</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书中没有关于皮皮鲁未来理想的任何描述,对于成为明星却有详细的描写,他成了名闻天下的歌星篮球明星,这才是皮皮鲁的人生理想。在追星的年代,皮皮鲁的理想无可厚非。这正是迷茫的年青一代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也无法逃出这个窠臼。</p> <p>&nbsp;&nbsp;&nbsp;&nbsp; 皮皮鲁出了名,直接的利益就是金钱滚滚来,名利双收,“加固银行账户,别让波涛汹涌的滚滚财源把账户冲塌了。”(113页)“星探当即开价5000万美元请我去公牛队打球,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于是中止了学业去美国NBA打球,”“我的收入自然不菲。”“现在干什么都得花钱。”(135页)“没钱的人恐惧,恐惧没饭吃。有钱的人也恐惧,恐惧别人拿他的钱买饭吃。”(125页)皮皮鲁编了一个电脑软件《八股作文万花筒》“光是买BGZW软件预装权的国内电脑厂家就付给我七十亿人民币版税。”(125页)出名了,挣到钱了,金钱至上了,趾高气昂了,也成了不折不扣的吝啬鬼,这就是皮皮鲁的赤裸裸的金钱观。</p><p>&nbsp;&nbsp;&nbsp;&nbsp;&nbsp; 金钱,如何面对金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皮皮鲁的金钱观,很显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p> <p>&nbsp;&nbsp;&nbsp;&nbsp; 六、关于学习观</p><p>&nbsp;&nbsp;&nbsp; 学习从来就没有什么捷径可言,唯有刻苦二字。一蹴而就只是莘莘学子的幻想而已。皮皮鲁为了迎合大家的幻想,红沙发音乐城的音乐家们“给皮皮鲁的所有课本都谱了曲,从这以后,皮皮鲁的考试成绩直线上升。本来考试成绩就不错的鲁西西更是锦上添花。”(021页)只要听了神奇的歌曲学习马上变得十分轻松,学习成绩马上赶上来,学习不再费力。不用刻苦,一切都可以轻松搞定。这就是皮皮鲁学习的办法。行得通吗?包括后来的《八股作文万花筒》(这是对老师的讽刺)在现实中根本行不通,仅仅是对莘莘学子的无用安慰而已。这样的童话故事,对广大少年还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吗?画饼充饥而已,没有一点作用!</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七、关于语文教学问题</p><p>&nbsp;&nbsp;&nbsp; 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教育问题尤其是语文教学又是皮皮鲁最为诟病的一个问题。</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皮皮鲁认为作文教学是“将我们这些原本才华各异的孩子活生生塞进一个模子里,我们在这个模子里被挤压得没有语言个性没有创造灵感没有对这个世界的真切感受,只有枯燥只有干巴巴只有味同嚼蜡只有抄袭只有模仿只有千篇一律只有千人一面。”“老师却将学生的优点认定不是正路,将学生的优点强制变成缺点。”(101页)这是皮皮鲁对语文教学的评价,语文教学摧残千千万万的青少年的心灵,十恶不赦!</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皮皮鲁反问这个世界,“老师为什么不遗余力地把我们往动物方向培养呢?”(101页)毫不客气的讲,这是最恶毒的语言了!动物是什么?动物的同义词是什么?语文老师也太可恶了,他们要把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培养成动物!这就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吗?教育有问题,教育要改革,教育难道是这种处境吗?当然,郑渊洁是幸运的,郑渊洁之所以能够成为名作家,是因为他“没有惨遭语文教学的摧残”!(102页)</p> <p>&nbsp;&nbsp;&nbsp;&nbsp; 皮皮鲁的这种观点,是对语文教学的彻底否认和诅咒,也是我绝对不能接受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  童话故事就应该海阔天空,充满魔幻,还应该充满正能量。但是一些做事的基本的原则和规律不能 击穿,这是底线,如同孙悟空把自己的尾巴变成旗杆立在寺庙的后院,这违反常理,就要成为破绽,成为笑谈。现在看来,庙后竖旗杆的事在童话故事中还屡见不鲜。大量的似是而非,需要有人较真一下,不要污染了孩子的心灵。我出生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受毛主席教育多年,“中毒”很深,已经无药可解。所以,看了《皮皮鲁传》多有反感,虽然看的可能不准,话也讲的不到位,但是不吐不快。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育无小事,欢迎大家的批评,诚恳地希望作者对自己的作品加以修改,应该给青少年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p> <p> 写于2020年6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