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构 大智慧 ——小一班建构区自主游戏成长之旅

<p>  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积木、插塑、纸盒等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地,创造性的构建一定的物体形象来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是一种创造性的游戏。</p> 初相遇 <p>  新学期开学,我们班的小朋友在一楼走廊建构区开展自主游戏。初次进入这个区域的活动,孩子是新奇的,他们兴奋的把各类积木一块块从架子上搬下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拼搭,也有很多孩子甚至不拿手中的积木当做积木,而是当做自己想象中的一种玩具。</p><p> 但我发现,他们好像只是对搭的动作感兴趣,而不在乎搭的是什么,甚至他们不能明确的解释自己的作品。</p> <p>  积木在他们的手中、地上随意的摆放拼搭。</p> <p>垒在一起或无规律组合。</p> <p>  或是当做一把枪或只是一块木头……</p><p> </p> <p>  充分给孩子两天的自主时间摸索着,很快,孩子的兴趣一点点在降低,游戏30分钟左右,现场一片凌乱,孩子或是坐在积木上嬉笑,或是一块一块的继续往下搬积木,但是没有出现有心意的造型。</p> 教师反思 <p>  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丰富多样的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知道幼儿心中的“建构世界”同样丰富多彩!我们提供的材料和空间是能够让孩子在游戏中根据自己的想象意愿进行构思,建造,表现一定事物的形态的。</p><p> 那我应该怎么给孩子提供支持呢?</p> 教师的角色定位 <p>  我们橱子里的每一块木头的积木,都在等待着充满灵性的"建筑师"带给它们变化,我查阅资料,去发现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特点,我了解到小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水平较低,其目的性,坚持性的培养更多的依赖于教师的帮助!</p><p> 我们教师不能将自己定位为幼儿安全的看护者,只要幼儿在自己的视线范围,活动内,生命安全不是威胁,我们就不用去管他。自主不等于放任!教师有效的介入是帮助幼儿获得收获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将自己在建构游戏的角色,定位为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去想办法,激发幼儿对建构游戏的兴趣,去发现幼儿在建构中出现的问题,他们在这个游戏中可能获得哪些发展,提高幼儿的建构技能,帮助幼儿培养建构的兴趣。</p> <p>  我开始实施自己的教育行为,我拍下区域内现有的积木的形状,给孩子讲解,让幼儿主要以认识结构材料交出其名称,认识结构材料的形状,大小,并让孩子说一说你在哪些建筑物上看到过这些形状,哪一个形状适合用来做什么。</p> <p>  我带领班级老师和孩子们学习建构的几种技能。因为,我知道任何一件复杂的建构作品都是由基本的建构技能组成的,掌握基本的建构游戏技能是幼儿开展建构游戏的必要条件。</p><p>平铺、垒高、围封、架空、组合、覆盖、桥式、塔式、联结……,每一类建构技巧打开了我对建构游戏的认识,也打开了幼儿对建构游戏重新产生兴趣大门……</p><p> </p> 正式开启建构之旅 <p>  再次的自主游戏中,孩子们自觉的用实际行动展示着的他们所学到的建构技能。</p> <p>平铺</p> <p>垒高</p> <p>围封</p> <p>架空</p> <p>开始有了简单的组合</p> <p>孩子们在用小小的积木表达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我为孩子们的创造鼓掌!</p> <p>我们每天都在进步!</p> <p>  我把孩子们的作品拍下来,让孩子去讲解自己的作品,你搭的是什么?你用了什么方法,用了哪些材料?</p><p> 孩子们兴奋的说着,他们想法是那样的可爱!我用的垒高方法、我用的架空……</p><p>我搭了一个围封!我搭的是高楼!我搭的是大门……</p> <p>  一些发展水平较高的孩子开始了大型场景的创设,虽然他们的作品还没有那么有规律,没有那么对称,但已经让我欣喜若狂。</p><p> </p> <p>  孩子们的建构技能在飞速的成长着,我也在继续思考,我应该怎样给孩子更好的指导,提更好的支持。</p><p> 我不断给孩子收集了一些关于建构的图片,让孩子在建构中感知对称美、平衡美、设计美!鼓励他们讨论建筑的细节,鼓励他们分工合作,我甚至问问孩子们今天自己想要搭什么,会用到哪一块儿材料。</p><p> </p> <p>  一周的时间过去了,再次建构区自主游戏时,孩子们的作品开始有了规律和对称性。</p> <p>我再次为孩子们的作品骄傲!</p> <p>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是高级工程师!</p> <p>你能相信这是小班孩子创造的作品吗?</p> <p>  愉快的一周又到了,这一次我们来点不一样的!</p><p> 建构区不只是积木区,不只是各种建筑材料的堆砌,这样下去,孩子们只会在这里建高塔、高楼、城门……然后推倒,重复单调的建筑工作。我想应该加入一些新的材料,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建构区。</p><p> 我鼓励孩子们,加入班级区域内的一些小材料。当加入这些材料之后,我们收获了另一个惊喜的发现,我们的建构区活了起来。</p><p> 小兔子的家、大象博物馆……</p> <p>小卖部、机器人部队……</p> <p>动物园、大象滑梯……</p> <p>迪士尼乐园!</p> <p>赛车过隧道</p> <p>烤箱</p> <p>动物滑梯</p> <p>护送小动物过桥</p> <p>  孩子们也没有忘了,游戏后将积木之后分类收拾整理。同时,在积木分类摆放的过程当中也加强了孩子对材料的认识,提高了孩子的建构水平。</p> <p>  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画下来,画出他们的游戏故事,表达着他们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p> 最后的反思 <p>  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孩子们已经能够较熟练地运用各种简单的建构技能,能够表现出自己想要搭建物体的基本特征,游戏的坚持性和目的性也增强了。</p><p> 在这一个月的建构自主游戏过程中,我成了学生,孩子成了我的学习对象!他们专注、认真、敢想、敢干,我可以确定他们在建构的过程中是快乐的,积木倒了,你们再次搭建起来,他们快乐的接受着成功和失败,他们在游戏中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协作,互助,坚持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行为品质。</p> <p>  我们的活动还在火热的开展着,孩子们也在稳步成长!我们怎样能够让孩子通过自主游戏活动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和良好的学习品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做一名“活教师”,充满智慧的教师,时刻关注幼儿的需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善于发现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自主游戏中或者真正的快乐和自由!</p><p> 精彩继续,未来可期……</p>

建构

游戏

孩子

幼儿

积木

材料

自主

教师

技能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