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话漫笔(九)

李昌杰

<p>二O0二年山东省所有85年前在编的最后一拨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我虽是最后一批考入汶上师范的,但未等到毕业民师问题就画句号了故我们来了一次第二次体检并转正。工资于十月份兑现。终于苦尽甘来。捉襟见肘的清苦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党和政府对广大民师的关爱实实在在。这年我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两年后与工资挂钩。二0O四年新学年开学后工资翻了一番,从八九百跃居到一千七八百。收入的增长,不但仅仅在于经济地位的提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环境改变,即精神生活的品质有了经济的保证,从潜意识的层次提升到自党的行动,昔日为买到一本好书挖尽心思,反复掂量,而今手头宽绰后便会不再了优豫地出手。每月购书在月薪中占到了五分之一的比例,精装的单行本及合集图书也就成为藏书中的重要成员。二00九年十二月一,济宁市妇联市电视台济宁日报社市新闻出版局等单位联合举办评选济宁市孔孟之乡“百佳书香人家″活动,经过严格的审核,我的家庭入选进入百佳书香人家。是藏书是读书使我的视角走出象牙塔,更念觉到化育社会的重要,因此尽最大可能无论在校园还是在村里,一直宣传读书的好处。在跟外地学生讲参与社会实践中更是强调读书的重要性。现身说法中以二oo四年聘副高职称为例,任城区青年藏书家证书在赋分中胜出从而实现专业技术职称的薪级跨越。平时周未节假日无偿为广大村民提供书刊借阅,一些村民同事成为我供书的常年书友,我仍在一块分享读书的快乐。</p><p> 不知不觉的数年内,又有成堆打撂的书走进书房。三个书架远不解渴,先存放积攒下一次的归属吧。我把读书自觉化为对社会的观察思索书写的入口,教务之余,对乡村文化家族文化情有独钟,与同好者二三好友,常野外作业,访碑文,查家谱,几年之内获得了关于乡村文史的系列资料。自觉的准备总有用武之地,随着長沟镇在全省全国知名度进入了山东省百强镇榜单,各方面的建设方兴末艾,跨越式发展使六万人民的生活面貌焕然一新。文化建设也被列入镇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二o一四年遂决定组建文史调研小组,对全镇五十二个村庄采取拉网式摸排,抢救性挖掘,于是我与王亚桥老师被借调到镇工作,在文化站站一只高爱国同志的带领下,不辞辛苦不讲条件不畏酷暑和严寒,走进田野街巷,与德高望重钟爱文史的老人座谈,每到一村级获满满。为获取资料凡是关于长沟历史记载的文本尽力找到,市区博物馆档案局的文案便一一入目。尤其是张山洼遗址城崖遗址的地下物出土报告,使人们了解到长沟作为新石器文化龙山文化的七千年厚重的历史。对各村的走访从口述历史的记录整理中,对故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量碑刻谱碟的佐证,几千年厚重的原生态便呈现于面前,雹子树白果树的遗存是古老的沧桑化石,孙家楼吴家楼见证了明清民居的样板。琉璃庙南北阁义和酒馆见证了运河十三街的一时繁华,作为古任城八景之一的获鳞晚渡及烟波浩荡的蜀山湖湖堤的遗存,见证了水乡的浩渺无垠。我们不分昼夜,利用两年多的时间,从二百多万字的资料中精选,编辑出版了《谈古论今话長沟》一书,成为长沟镇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填补了乡镇文史的空白,随之而有長沟乡村文化旅游区基地的建成尤其是龙山文化公园,长沟文史展馆的投入使用,使中外游客知道了長沟,驻足一览七千年历边尽收眼前。我们对家乡的文化建设尽到了一份责任。二0一五年,任城区文化局被我们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认可和赞赏,二o一四年和二0一六年,我先后被镇区推荐参与书香农家和齐鲁书香之家的评选活动,这两次都是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的。手捧着大红的荣誉证书,心情格外美好。家中有书的日子充满温馨。活动结束后,任城区文化局杨局长,在城区图书馆李馆长亲临书房给予指导,并决定赠送六节书橱装备。于是我的书屋有了根本变化,一五年冬,决定整个的主房四分之一全部作为书屋不为他用了。六节书橱送到家来,我把西间的外间环境布置一新,南墙上张挂格言四幅屏,东墙张贴了陈振生先生的道德经楷书,北墙上悬挂本镇知名书法家刘性林姜中福先生的书法。靠西墙放置了三节书橱。书橱制作得很精美,门两扇,长形的玻璃被镶边装饰,带绞的枣红漆面透露出书香固有的优雅。书橱的顶部是我钟爱的酒瓶收藏。中间则放写字台一张,每每于此伏案握卷书写,不论白昼还是夜晚,我沉醉于这静谧之赐。打开屋门便见当院之天地,关上屋门便见书房世界之浩瀚。现实与文字的世界与我食人间烟火密不不分。另外的三节便入于内间,由于中有隔壁墙,光线不够好,因此书桌自然放在了外间。</p><p> 任城区文化局赠送的书橱及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颁发的证书,是我一生的至爱。它不是用金钱可以买来的,它里面凝聚了一个读书的乡村教师对文化的忠贞不二。而这份锲而不舍的爱化在浓浓的生活琼浆里供我慢慢品赏,大概它伴我走向生命的终点也决不放手吧?</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