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华东屋脊

掏粪倌

<p>  84年暑假,去过黄岗山,是乘车去的山顶。</p><p><br></p> <p>  前两年,想骑摩托重上黄岗山。经了解,已禁止游人上山。未经保护区许可,无法驾车上山,便断了上黄岗山的念头。</p><p><br></p> 几月前,买了无人机,黄岗山顶平坦宽阔,适合飞无人机,便又唤起了去黄岗山的念头。<div><br></div> <p>  要上黄岗山,只能走野路。走野路,海拔落差高,且在原始密林里穿越,不敢一人独去,便想找个人做伴。</p><p><br></p> <p>  玩户外虽已十年有余,一直是跟屁虫,从未提头组织过。且已属“老弱病残”一类,缺乏号召力,担心没人会应约。</p><p><br></p> <p>  在群里忽悠了下,还好,有3个“嘿蛋尼”自愿上钩。</p><p><br></p> 有3个“嘿蛋尼”陪同,信心倍增,便择日出发。<div><br></div> <p>  九曲下高速,沿峡谷溪流进山。</p><p><br></p> <p>  一路虫鸣鸟叫,溪水清澈,山风清新。</p><p><br></p> <p>  原生态的林区,非常的舒爽。</p><p><br></p> 在一块“野猴伤人”的警示牌前,野猴在悠悠漫步。<div><br></div> 在峡谷的垭口有个关卡叫“桐木关”,是闽赣省界关隘,为武夷八大雄关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div><br></div> <p>  第二天早6点开始登山。</p><p><br></p> <p>  这里开始,走大约一个半小时山涧。</p><p><br></p> <p>  今天天气好,水小,不用涉水。若是雨后,石头非常湿滑,不建议出行。</p><p><br></p> <p>  一路的密林,一路的上坡,没有平路。</p><p><br></p> 快到山顶,路才平缓了一些。<div><br></div> <p>  到山顶单程距离约8公里,上升高度1600多米。按一般住宅3米一层算,相当于533层楼。云和最高峰白鹤尖1593米,相当于从海平面开始,爬到白鹤尖顶。</p><p><br></p> 坡长路陡,每抬一次腿,每往上跨一步,都感到非常吃力。到后来,实在拖不动腿了,实实在在体会了“累的像狗一样”的寓意。<div><br></div> 狗都累成这样,何况俺一个老弱病残的老倌壳。<div><br></div> 千辛万苦,总算爬上山顶。这是精干强悍的“土根叔”。<div><br></div> <p>  精明帅气的“行有道 达天下”。</p><p><br></p> <p>  知识渊博,满腹经纶的淘山者“泥腿子”。户外山野知识非常渊博,户外经验丰富,有他的参与,会给人以极大的信心。</p><p><br></p> <p>  背着无人机,千辛万苦爬上号称武夷山脉主峰,华东屋脊的黄岗山,想从高空拍几张照片,拍个小视频,便有向人炫耀的东西。不曾想,前几天换了手机,无人机软件得重新注册,而山顶无信号,无法注册,无人机无法起飞。</p><p><br></p> 这次背着无人机爬黄岗山,就是为了到这华东屋脊飞无人机,却飞不了,白爬了一趟,估计以后不会再来,当时懊恼的真想砸了手机。<br><div><br></div> 华东屋脊,冲这名头,山是登上了。目的却没达到,非常遗憾。是十多年户外徒步最遗憾的一次。<div><br></div> 最后向打算去黄岗山的驴友提几点建议:<div>  1、徒步黄岗山,据说有多条线路,但从六只脚我只找到从西坑村走的一条。这条路,有一段约2小时的山坑,雨季水多,要涉水,且石头很滑,不建议雨后行走。一定要天晴一两天后出行。</div><div> 2、黄岗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说管理严格,禁止游人登山,会有人巡查。他们知道驴友一般是双休天或节假日登山,据说会查的严些,反而是上班时间会松点。再人员不能多,10人以内,最好三五个。</div><div> 3、如果要选农家吃住,注意“西坑农庄”,这家信用差。</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