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本系列故事由蓟州区著名民俗作家、速画家丁连举撰写并速画插图。</p> <p>20、何老五捐枪</p> <p>朱成把何老五的儿子带回何家。何老五万分高兴。朱成将来龙去脉向何老五如实讲了一遍,动员他要识大体顾大局,国难当头要做开明绅士,尽力支援抗战。次日,何老五带数百枚银元,长短枪各一支,同朱成一起面见廖益之和杨华福,廖、杨二人当即表扬了何老五,鼓励他继续做下去。</p> <p>21、三人交心</p> <p><br></p><p>后来朱成又碰到了廖益之(即王克兴)和杨华福两人交流了思想。廖、扬两位与朱成深入谈了抗日大暴动的事,现在全冀东暴动起来了,坚决抵抗日寇,更加需要你这样的有威望的老先生,你出来吧!我们一起干吧!朱成闻之大喜,并说你知我也。党知我也老朽将不遗余力也跟着干。</p> <p>22、又见李子光</p> <p>老友们谈后,廖、扬两同志带朱成去见李子光。廖、扬二人向李子光将朱成的来意说了一遍,李子光特别高兴说:“咱们全民族抗战,正需要你这样有威望的老兄啊!”告诉朱成暂时还要以教书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不仅为抗战教书育人,还要发动周围知己、老相识、老朋友和上层人物,一起为抗战出力。</p> <p><br></p><p>后来朱成又碰到了廖益之(即王克兴)和杨华福两人交流了思想。廖、扬两位与朱成深入谈了抗日大暴动的事,现在全冀东暴动起来了,坚决抵抗日寇,更加需要你这样的有威望的老先生,你出来吧!我们一起干吧!朱成闻之大喜,并说你知我也。党知我也老朽将不遗余力也跟着干。</p> <p>23、民团抗日</p> <p>1938年三月初三蟠桃会,县委在盘山千像寺召开了扩大会议。李子光、王祟实等十多位县领导参加。会议研究了进一步开展统一战线问题,对如何开展抗日武装大暴动做出了决议。会后,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全面展开。六区的救国会有了很大的发展。六区民团团总张翠辞等接受了党的抗日主张。</p> <p>24、骨干会议</p> <p>朱成与李子光、王祟实、王克兴等见面交流后,回家邀集刘子明、朱兆英、魏广奎、杨旺、朱云,杨生、刘洪俊、朱兆瑞、朱长有等十多人,和朱成的家人开了一个座谈会。朱成介绍了见到李子光谈到如何组织发动抗日大暴动,发动大家积极参加。大家畅谈之后,又商讨了行动计划。</p> <p>25、别山暴动</p> <p>县城一带的救国会员组建了抗日联军第五总队,由商香阁任总队长,王崇实任政治主任。为避开县城,商香阁带一部转向四、五区,收枪扩军。王崇实又到六区发展。别山暴动队伍在王祟实的领导下,在便衣队和学校老师的配合下,分别向窦家楼、后楼、秀金屯进发了</p> <p>26、暴动热潮</p> <p>经过宣传动员、个别谈话,掀起向抗日大暴动队伍捐款、献枪和踊跃参军的热潮。当天募集银元2000多块,献出长短枪20余支。此举旗开得胜,鼓舞着大家又分别向八沟、潵水头、姚辛庄、东九户、螺山等村进发,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了宣传动员,又捐献募集大批银元和枪支弹药。有力地支援了抗日队伍。</p> <p>27、广奎献枪</p> <p>经朱成向廖益之、杨华福同志介绍,附近有不少人参加便衣队。其中就有本村的魏广奎和大苏庄朱林青的老舅,一起投奔了王祟实领导的暴动便衣队。魏广奎是带着募集来的4支手枪出来交给王祟实的。他们在别山老当铺门前集合,约有200多人。</p> <p>28、攻打玉田县城</p> <p>经朱成反复工作,六区保董张翠辞也带队参加了暴动。县委书记王祟实领导的暴动队伍在六区别山一带,与下仓来的暴动队伍汇合,两支队伍合而为一,当即成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五总队军事委员会,然后向玉田县发。于8月16日配合冀东东部抗联洪麟阁部一举攻克玉田县城。</p> <p>29、崇实殉国</p> <p>然后挥师回蓟,在六区別山鎮与日本石川部队展开战斗。8月17日,我抗联一部被石川部队包围。当日夜,王祟实率一部支援被敌包围部队突围,次日晨与日军发生激战。为争夺山头,王崇实身先士卒,勇猛沖杀,吸引了敌人的火力。被围部队突围了,但是我党年轻的县委书记王崇实却英勇牺性了。以后,这支暴动队伍在大队长王楫、参谋长吉养田带领下,在蓟运河沿岸继续与敌战斗。</p> <p>30、抗战歌声</p> <p>由于以朱成为首的老前辈闹革命抗日,双杨树村的人们觉醒了,从过去闭口不谈国家大事,有不少青少年和儿童,公开唱起《松花江上》和《九一八》的救亡歌曲,校园内外更是一片抗日歌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推动了斗争形势的发展。</p> <p>31、开辟地区</p> <p>1939年春,学校开学了,任教老师和入学新生比往年要多得多,全校呈现一片活跃气象,课堂上老师可以公开地进行抗日救亡教育。这时,上级党组织派王克兴来此开辟地区。他从学校入手,进而和老师们深入到附近各村,他除了与老师交朋友、宣传抗日、发现人才、培养骨干外,还特意动员老师们,以家访的形式广泛地接近父老乡亲。</p> <p>32、平章来村</p> <p>开学初,王宗义(即王平章)奉党的派遣,以教书为掩护来到了杨家楼高等小学。经区委书记王克兴介绍,王平章认识了在该校任教的朱成老师,王平章也常在学校授课,讲革命故事,讲抗日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抗日启蒙教育。当时学生有朱子样、朱林青等。 </p> <p>33、老师家访</p> <p>开学不久,王平章、王少伯、陈守谦等老师,来双杨树村开始家访。一下子轰动了全村,学生家长深受感动。人们说:“从来没见过老师走出校门来家访。”从此,老师同学生家长建立起了感情。接着,老师们常来常往,与当地群众有了深厚的感情。在此基础上,老师们开始讲解抗战形势和面临的危机,动员全民参加抗战。</p> <p>34、朱成入党</p> <p>1939年的冬天,随着革命活动的深入,抗日高潮的到来,经过半年多的了解和考验,王平章和王克兴两同志来到本村,名义上是来检查和布置教学工作的,实际上是特意来找朱成个别谈话,并宣布上级党的决定:正式接收朱成老师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不仅是双杨树村、同时也是楼上八个村子中的第一名共产党员。</p> <p>35、秘密小组</p> <p>时过不久,村里成立了抗日秘密小组。成员有杨旺、朱长有、刘洪俊等。很快又吸收了朱长海、刘庆、朱文凯、丁玉明和魏焕勋。当时有一条纪委:“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妻子。”。这个抗日秘密小组,后来又从本村发展到刘庄、前楼、窦家楼、毛庄子和秀金屯等村。</p> <p>36、任重道远</p> <p>王克兴根据朱成为人师表德高望重善于接近上层人物的特点,指示他为适应革命需要,注意搜集敌人的情报,尽力争取上层人物为抗日出力量。要以教书为掩护,争取长期与敌据点内保持潜伏关系,进行广泛的抗日活动,特别要注意争取上层人物和敌伪内部同情抗日的人士。朱成当即愉快地接受了任务。</p> <p>37、婆媳放哨</p> <p>白天来朱成家里学习的人很多,到了深夜,这里就成了他们从事革命工作的场所。有时,白天也开会,学生就放假,有的就留在这里,朱成的妻子、儿媳一起站岗放哨。</p> <p>38、堡垒户</p> <p>县区干部经常住在双杨树村朱成家里,他们的公开身份都是教书先生,以此做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当时来往的同志很多,有王平章、邱和仁、海飞、杨二、李尚武、硕夫、岳华以及县里主要领导人和县妇联的杨大光、曹建星(即林江、卜淑英,城西板桥人)等一批同志。就吃住在朱成家。</p> <p>39、全家抗战</p> <p>县里的同志们常来朱成家里。有时为蒙骗敌人,年轻的同志们有时假装以朱成的子女相称,如县妇女干部曹建星等人就是如此。还有朱成的儿媳李秀英、女儿朱静荣(后改为朱桂芬)陪伴曹建星到邻村开展妇女工作。成立儿童团,组织识字班,建立妇救会等。朱成的孙女朱连芳也参加了儿童团(盘山风云第二集32页蓟水别山话深情明文记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