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第一次与驴友的户外穿越~2016年6月18日老黑山穿越纪实

那年那雪

一直喜欢户外运动,因为恐高所以没敢参与。自从报名参加2016大连国际登山节系列活动莲花山站自愿者后,胆子大的不可思议。 不懂得户外运动常识,也没有征求女儿意见,自作主张报名参加户外穿越…… 早5点起床,做好红豆粥,煮熟鸡鸭蛋,蒸了七穗黏玉米,带走4穗。吃完早饭,拿上黄瓜、水果等,6点整,我这个不靠谱的妈妈带着女儿踏上了户外穿越的征程…… 365户外豪华大巴,车内设有WIFI、冰箱、插座、电视、卫生间、行李间。座椅超大,舒适度极强…… 女儿性情温和,不擅长体育运动。老公心疼女儿,昨晚在她临睡前还怀着侥幸的心理告诉女儿“明天早晨妈妈叫你,你再起来。妈妈不叫你,你就装作不知道,悄悄的继续睡哈。” 上山之前,大家在路口处照张合影留做纪念。登山开始后,因个人体质不同会拉开距离。有些人会体力不支,没多远就退下来的。 登山开始了。 背包里面装着两穗黏玉米个和两瓶水,其余的吃的都留在了山下的车里。强驴“过客”看到后惊奇的问我“你就背这点东西上山?”我说“是呀。”他说“不行,太少了!”。我海猫不知水深浅的说:“没事,没问题。”泰山我都爬了,这小山一会就爬完了。没想到的是,一上一下共用了8个小时,其中的艰难和险阻是万万想不到的…… 老黑山海拔1078米,是大连地界上两座千米以上的高山之一,另一座是步云山,海拔1131米。老黑山位于庄河北部,在步云山乡、仙人洞镇、蓉花山镇交界处,老黑山主峰在步云山乡境内。 老黑山尚未开发,非常原始,充满着神秘的色彩。据介绍,老黑山上覆盖着5000亩原始次生林、有4万株天女木兰和多种稀有植物。 在老黑山主峰的半山坡,有几处由巨石汇集而成的巨大石坡,当地人称之为古石坡或乱石峤子,由于其自上而下犹如一条大河倾泻而下,因此又叫它古石河,也有人称其为天意石坡或大石峤。最大的一处在老黑山东北坡,长约350米,最大宽度约100米,远远望去,如巨石形成的瀑布。经过专家的鉴定,在距今1万至8万年前的地球末次冰期,由于冰融作用,岩石产生崩解,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整体运动,最终形成了石河。 抢拍美景…… 看看,多好笑呀,专业驴友用的是手杖。不靠谱的妈妈找了两根棍子…… 一老一小俩初驴拄着“手杖“美美的等待摄影师的拍照。 终于来到第一座山顶,可以吃野餐了。我递给女儿一个玉米,女儿说“妈妈,太累了,应该吃肠。”我说“没有”。 无奈…… 在山崖的脊梁上吃午餐…… 惊险 轻轻的,我们来了。 挥挥手,不留下一丝垃圾。 领队飞驴将垃圾全部打包背走…… 风景总在攀登的路上…… 暇姐、虎哥相偕相持,执子之手走遍万水千山! 神仙眷侣! 野餐后,向老黑山顶峰出发。我和女儿并不知道,还要翻过5-6座连绵的山峰才能到达顶峰。刚开始我们还走在前头面。翻过两个山峰后,女儿没有体力了,哭了不肯再往前走了。 玉儿姐让我先走,将哭啼的女儿留给收队良子照顾。良子开始了艰苦的收队之旅。 …… 没有人走过的山脊上布满了血管状的根系,在队友趟出的野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走。最前行的强驴是辛苦的,在结满了蜘蛛网的丛林里杀出路来…… 锐利的岩石将凤舞苍穹的裤子划破。 这是靠近主峰最后的山脊间,走了4个小时了。由于天气不好,为了安全,下午3点,领队决定下山。 遮天蔽日的大树下面生长着一片碧绿碧绿的不知名字的茂盛植物。 大家在此留影,绕过这片美景的左侧,就是下山的路了。崩溃即将开始…… 女儿在良子的帮助和鼓励下赶上来了!我上前抱住女儿,女儿说“我是恨着你爬过来的,这一刻我不恨你了”…… 收队良子=最优秀的收队。极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极强的忍隐力和耐心…… 收队是最辛苦的活,真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活…… 下山路的艰险女儿并不知道,良子说:“下山还的一个多小时。”结果良子陪着女儿用了4个小时的时间…… 要下山了,良子将身上剩下的一瓶水分给了女儿半瓶。 望不到尽头的下山路…… 天开始下小雨了。青石板上长满了绿苔…… 女儿全线蒙圈,鞋子也滑,根本不会迈步了。良子极其耐心地全程教女儿下山的技巧,甚至自己探路且用登山杖一步步地指导女儿该如何迈步,踩哪个地方。 看着女儿的手被划破,月儿拿出自己的登山手套与登山杖给女儿使用,使得女儿下山路上得了许多轻便与助力。 五点了,感觉天暗了,我们还在半山腰上。领队飞驴不放心,返回好几公里在岔路口处接应我们。 与农庄定好6点吃饭,女儿下山时已接近7点…… 还有近乎20分钟的车程到农庄。 老黑山攀爬轨迹,由天然记录完善。 再见了,如梦如幻的老黑山! 今后的岁月中,无论女儿是否登山,你都将成为她生命中永恒的记忆。再见! 节选女儿日记: 节选女儿日记:“登山如同人生路一般,有一览众山小的壮阔,亦有曲径通幽的静美。有些人满足山底的安逸舒适,有些人寻求山顶的望尽天涯路之感。山底平凡淡然,少风雨;山顶需咬牙含泪顽强坚持,山重水复地跋涉与煎熬,以为柳暗花明时,下山的艰辛险阻又是迎头一棒,往往进退维谷无回头路时,需耐着性子伴着忐忑与不安爬行于磐石与泥泞中,方安全返回。虽然山顶的路途充满着未知的危险,但亦会历练出胆识见识,这也许是山底的安稳所给予不了的;而山底的无风无雨一路平坦也是山顶所无法比拟的。每个人都面临山顶与山底的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然后付之行动,也做好对未知结果的准备,静静的在年老时享受自己壮年时的成果,轰轰烈烈波澜壮阔是美,平坦从容也是另一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