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扫黑除恶,校园也是“战场”。与传统的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不同,近年来出现的黑恶势力活动逐渐趋于隐蔽。</p> <p> 校园贷和电信网络诈骗给我们带来了什么</p> <p> 校园贷引发的大学生自杀</p><p> 父亲的300万存款被女儿偷走</p><p> 儿子为打赏女主播偷偷转出母亲40万余额</p> <p> 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p> <p>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骗取受害人信任,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汇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p> <p> 如何识别电信网络诈骗</p> <p> 盗取QQ号码,冒充熟人,通过网络聊天、留言进行诈骗</p><p> 以“中奖”为名,拨打受害人电话或发短信进行诈骗</p><p> 冒充淘宝网,支付宝客服人员拨打电话或发短信进行诈骗</p><p> 模拟银行客服号码,以升级银行卡为由发短信进行诈骗</p><p> 凡是索要验证码的全是诈骗</p> <p> 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p> <p> 温馨提示</p><p> 合理、正确、文明使用手机,不沉迷手机聊天和手机游戏,不浏览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网站及APP,不随意在网上交友并泄露信息。</p> <p> 什么是校园贷</p><p>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诱骗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并采取威胁、恐吓甚至暴力等方式进行催债,严重危害同学们安全,同学们一定要保持警惕。</p> <p> 如何识别校园贷的诈骗手段</p><p>名为“助学”,实则“圈钱”</p><p>名为“校友”,实则“骗子”</p><p>名为“兼职”,实则“陷阱”</p><p>名为“创业”,实则“敛财”</p><p>名为“帮忙”,实则“借贷</p> <p> 如何对待校园贷</p><p> 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切勿盲目攀比</p><p> 强化自身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p><p> 慎重交友,不轻信他人</p><p> 遭遇校园贷,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p> <p> 校园贷、电信网络诈骗几乎布满社会的每个角落,我们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轻信,不转账,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联系,即刻关注其思想、行为动态,合理规划孩子的消费支出,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告知学校,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p>